电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781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锤,包含:一支撑有工具保持部分的机壳;一置于机壳内的电机;一将电机的转动传递成对工具的转动和/或冲击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含一中间轴,中间轴上设置有转动传递部件及冲击传递部件,转动传递部件及冲击传递部件可分别独立于中间轴单独转动;一离合装置,具有使转动传递部件和中间轴一体转动的第一离合部,及使冲击传递部件和中间轴一体转动的第二离合部;一可从机壳外对离合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装置;其中: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可相对独立地分别由操作装置拨动而在沿中间轴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锤,在各档位时离合装置均与操作装置无摩擦,提高机器寿命,并且整机结构紧凑,功能易于实现、使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对顶端的加工头传递转动和/或冲击的电锤
技术介绍
电锤又称锤钻,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凿削工具。电锤是由传动机构带动活塞在一个汽缸内往复压缩空气,汽缸内空气压力周期变化带动汽缸中的击锤往复打击钻头的顶部,使钻头在做旋转运动的同时,还受到一个方向平行于钻头的往复锤击运动,以同时实现打击、钻孔功能。就电锤而言,已广为熟知有如下结构,如日本专利技术公报特许第2828657号所示,在壳体内如部支承有可转动的王轴(如端工具保持件),该王轴可在如端保持加工头,在壳体 内后部设置有冲击机构,该冲击机构通过往复运动的冲击单元经由中间单元间接对加工头加以冲击,在壳体下部,以与前端工具保持件平行的方式支承有可转动的中间轴,该中间轴用于传递马达输出轴的转动,中间轴的前部设置有与前端工具保持件那一侧的部件啮合的小齿轮(转动传递部件在中间轴的后部设有运动变换部件(冲击传递部件),该运动变换部件用于将中间轴的转动变换为前后运动并传递到冲击机构在小齿轮和运动变换部件之间设置有离合器部件,该离合器部件可与中间轴一体旋转且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换言之,通过从壳体外部滑动操作离合器部件,使小齿轮和/或运动变换部件与离合器部件离合,由此可选择如下几个模式即,电钻模式,使离合器部件仅与小齿轮卡合,向加工头仅传递转动电锤模式;使离合器部件同时与小齿轮、运动变换部件卡合,向加工头传递转动和冲击电镐模式,使离合器部件仅与运动变换部件卡合,向加工头仅传递冲击。在上述这种电锤中,由于在离合器部件与其配对部件卡合时,存在相对一致的爪因相互干涉而不能顺畅地卡合的情况,因此,在电锤中设置有弹性部件,用于使离合器部件在弹力的作用下经滑动与配对部件卡合。如上述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报特许第2828657号所示,通过设置在中间轴上的螺旋弹簧,向小齿轮侧对离合器部件加载,以使离合器部件在转动时能立即与小齿轮卡合。但是,如果如上所述地采用一个离合器并设置弹簧加载,在弹簧压力下离合器和操作离合器的部件之间始终接触,因此,在机器工作时会产生摩擦,磨损及大量的热,从而导致机壳温度上升,并影响整机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锤,在其离合装置与其配对的部件进行离合状态切换时,可相对独立地由操作装置控制,操作装置可与离合装置的旋转部分不相接触,减少机器工作中产生的摩擦、磨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电锤,包含一支撑有工具保持部分的机壳;一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一将所述电机的转动传递成对所述工具的转动和/或冲击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含一中间轴,中间轴上设置有转动传递部件及冲击传递部件,所述转动传递部件及所述冲击传递部件可分别独立于所述中间轴单独转动;一离合装置,具有使所述转动传递部件和所述中间轴一体转动的第一离合部,及使所述冲击传递部件和所述中间轴一体转动的第二离合部;一可从所述机壳外对所述离合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离合部和所述第二离合部可相对独立地分别由所述操作装置拨动而在沿所述中间轴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分别设置在相互独立的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上。所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分别置于所述操作装置的致动部的两侧。当所述第一离合部处于使所述转动传递部件和所述中间轴一体转动的位置上时,所述操作装置和所述第一离合件无接触,当所述第二离合部处于使所述冲击传递部件和所述中间轴一体转动的位置上时,所述操作装置和所述第二离合件无接触,当所述第一离合部处于使所述转动传递部件和所述中间轴一体转动的位置上并且所述第二离合部处于使所述冲击传递部件和所述中间轴一体转动的位置上时,所述操作装置和所述第一、第二离合件均不接触。所述第一离合件在第一离合部处以花键接合的方式不可周向转动、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传递部件上。所述第二离合件在第二离合部处以花键接合的方式不可周向转动、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冲击传递部件上。所述中间轴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第二离合部上的花键适配的花键。所述第一、第二离合件上分别作用有使所述第一、第二离合部向与所述中间轴花键接合的位置偏压的弹性元件。所述中间轴的花键部位处设有可对所述第一、第二离合部限位的限位部。所述第一离合部被所述操作装置拨向使所述转动传递部件脱离和所述中间轴一体转动的位置上。所述第二离合部被所述操作装置拨向使所述冲击传递部件脱离和所述中间轴一体转动的位置上。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电锤,其离合装置的第一、第二离合部可相对独立地由操作装置控制,当操作装置将其中一个离合部拨离接合的位置时,并不必然地与其中的另一个离合部联动,从而可与所述的另一个处于接合位置的离合部无接触,即本专利技术的电锤产品在实现钻档——第一离合部处于接合位置使得转动传递部件和中间轴一体转动;锤钻档——第一、第二离合部均处于接合位置,使得转动传递部件、冲击传递部件和中间轴均一体转动;调整档及凿档一第二离合部处于接合位置使得冲击传递部件和中间轴一体转动的不同档位功能时,各档位离合装置均与操作装置无摩擦,提高机器寿命。离合装置采用两个独立离合件分别离合钻功能和锤功能,操作装置简单可靠,可通过旋钮销等直接拨动,此机构用于电锤,使整机结构紧凑,功能易于实现且使用可靠。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电锤在除去外壳后显示出其内部构造的示意图2是电钻模式下的电锤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其中,离合装置的第一离合部处于接合的位置上,转动传递部件和中间轴一体转动,而第二离合部被操作装置拨离开接合的位置,冲击传递部件脱离与中间轴一体转动的状态;图3是锤钻模式下的电锤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其中,离合装置的第一、第二离合部均处于接合的位置上,转动、冲击传递部件均与中间轴一体转动;图4是电凿模式下的电锤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其中,离合装置的第二离合部处于接合的位置上,冲击传递部件和中间轴一体转动,而第一离合部被操作装置拨离开接合的位置,转动传递部件脱离与中间轴一体转动的状态;图5是显示离合装置的局部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至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电锤的内部构造示意图,其中,为清晰起见,电锤的机壳被拆除,在机壳内的主轴20的前部支撑有可转动的工具保持部分21,在该工具保持部分21的前端可安装作为加工头的工具,该工具可以是钻头、螺丝批或铲凿等,在机壳内的后部设置有马达(未示出),在与工具保持部分21相平行的一侧支撑有中间轴1,中间轴I被马达的输出轴所转动。在中间轴I的前部设置有作为转动传递部件的小齿轮2,小齿轮2可转动地设置在中间轴I上,并与设于主轴20上的大齿轮3啮合,当离合装置30将其与中间轴I不可周向转动地固结在一起时,可随中间轴I 一体转动,从而将来自中间轴I的转动传递到工具保持部分21 ;在中间轴I的后部设有作为冲击传递部件的摆杆轴承11,摆杆轴承11的呈毂状套筒式的内圈12可转动地设置在中间轴I上,当离合装置30将摆杆轴承11的内圈12与中间轴I不可周向转动地固结在一起时,摆杆轴承11和中间轴I 一体转动,并将内圈12的旋转运动转化成具有摆杆形状的外圈13的摆动,并通过汽缸22内的击锤23将中间轴I的连续旋转运动转换为对工具头的往复直线冲击。在小齿轮2和摆杆轴承11之间设有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