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748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盖板、下盖板、背板和加强筋,所述背板一端与所述上盖板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盖板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上盖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下盖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加强筋组成的支座横截面呈I形;所述上盖板的长与宽相等,所述下盖板的长大于宽;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检具用I型支座,根据检具制作经验,将支座结构定出规格,从而标准化设计,批量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零件精度,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
技术介绍
支座是指用以支承容器或设备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还要承受操作时的振动与地震载荷。行业中现有的检具用支座,大多采用钢板焊接,型铝或型钢加工,设计未标准化,每次都需制作3维和2维图纸,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加工效率;同时,在现场加工时,加工量大,加工成本高,浪费材料。因此,一种能够提高效率,进行批量化生产,节省材料,降低加工成本的检具用I型支座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 降低加工成本的检具用I型支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盖板、下盖板、背板和加强筋,所述背板一端与所述上盖板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盖板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上盖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下盖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加强筋组成的支座横截面呈I形;所述上盖板的长与宽相等,所述下盖板的长大于宽。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所述背板均垂直。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长为80mm,所述下盖板的长为112mm,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宽均为80mm。优选的,在所述上盖板四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孔的直径为8mm ;在所述下盖板四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孔的直径为9mm。优选的,所述上盖板上端面到所述下盖板下端面的距离为100mm、125mm、150mm或者是180mm,公差均为±0.02mm,粗糙度为0.8mm。优选的,在所述上盖板的两宽边上还开设有一对第一安装孔,在所述下盖板的两宽边上开设有一对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相对应,孔的直径均为6m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盖板、下盖板、背板和加强筋,所述背板一端与所述上盖板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盖板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上盖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下盖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加强筋组成的支座横截面呈I形;所述上盖板的长与宽相等,所述下盖板的长大于宽;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检具用I型支座,根据检具制作经验,将支座结构定出规格,从而标准化设计,批量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零件精度,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的左视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上盖板11.第一安装孔2.下盖板21.第二安装孔3.背板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效率,进行批量化生产,节省材料,降低加工成本的检具用I型支座。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如图2、如图3和如图4所示,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盖板1、下盖板2、背板3和加强筋4,所述背板3 —端与所述上盖板I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盖板2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4设置于所述上盖板I和所述下盖板2之间;所述上盖板I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3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下盖板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3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上盖板1、所述下盖板2、所述背板3和所述加强筋4组成的支座横截面呈I形;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背板3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上盖板1、所述下盖板2和所述背板3均垂直。所述上盖板I的长与宽相等,所述下盖板2的长大于宽。所述上盖板I的长为80mm,所述下盖板2的长为112mm,所述上盖板I和所述下盖板2的宽均为80mm。所述上盖板I上端面到所述下盖板2下端面的距离为100mm,公差为±0.02mm,粗糙度为 0.8mm。在所述上盖板I四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孔的直径为8mm,处于长边上的两个安装孔孔中心间距为62mm,公差为±0.0075mm ;位于宽边上的两个安装孔孔中心间距为45mm。在所述下盖板2四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孔的直径为9mm,位于长边上的两个安装孔孔中心间距为96mm,公差为±0.0075mm ;位于宽边上的两个安装孔孔中心间距为45mm。在所述上盖板I的两宽边上还开设有一对第一安装孔11,在所述下盖板2的两宽边上开设有一对第二安装孔21,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1的中心相对应,孔的直径均为6mm。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检具用I型支座是一种铸造支座,根据检具结构的功能结构,在支座的测量和上下面安装一些翻转机构、模拟型块、定位销、定位块等检具方面零件的支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40Cr铸造制作,重要尺寸留加工余量,其余非关键尺寸直接铸造到位不用加工。这样材料和加工成本很大的降低,标准化以后可以制定完善的加工工艺,进行批量化生产,更好的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加工成本。实施例2,其余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盖板上端面到所述下盖板下端面的距离为125mm、公差为±0.02mm,粗糙度为0.8mm。除此之外,所述上盖板上端面到所述下盖板下端面的距离还可以为150mm或者是180mm,具体实施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各零部件的尺寸还可以为其他,在此 ,本技术不做任何限定,以能够实现本技术为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盖板1、下盖板2、背板3和加强筋4,所述背板3 —端与所述上盖板I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盖板2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4设置于所述上盖板I和所述下盖板2之间;所述上盖板I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3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下盖板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3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上盖板1、所述下盖板2、所述背板3和所述加强筋4组成的支座横截面呈I形;所述上盖板I的长与宽相等,所述下盖板2的长大于宽;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检具用I型支座,根据检具制作经验,将支座结构定出规格,从而标准化设计,批量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零件精度,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加工成本。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具用I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盖板、下盖板、背板和加强筋,所述背板一端与所述上盖板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盖板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上盖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下盖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加强筋组成的支座横截面呈I形;所述上盖板的长与宽相等,所述下盖板的长大于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益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