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4694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阻尼式转轴装置包括第一心轴、第一环圈、心轴套筒及第二环圈;第一心轴端部为连接部且设有阻尼接触部,阻尼接触部表面凹设有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第一环圈套设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连接部和阻尼接触部之间;心轴套筒端部凹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容置阻尼接触部、粘稠阻尼层和第一环圈;第二环圈套设第一心轴且结合于心轴套筒的槽口,第二环圈还包覆第一环圈,以密封粘稠阻尼层,使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再加上框架和支架,以形成支撑结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阻尼式转轴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相框式显示器的支撑结构的阻尼式转轴装置,或是涉及具有支撑结构的阻尼式转轴装置;所述相框式显示器可以为液晶电视、电子相框、电子书、平板电脑或是其它类型的平面显示器或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相框式显示器是通过支撑结构(或支撑架结构,以下统称为支撑结构),可参阅专利文献1:台湾专利公告第M408921号的“电子装置及支撑结构”,以及专利文献2:台湾专利公告第M422014号的“支撑架结构”所示,该支撑结构的一端部直接枢接到传统相框式显示器的背面,而该支撑结构的另一端部能够翻转掀开,且搭配传统相框式显示器的底边,分别抵住于物品(例如:桌子、柜子)壁面,以在物品上或是物品中形成站立状态,另外将该支撑结构翻转闭合到传统相框式显示器时,即能够方便于收纳或携带。上述支撑结构与传统相框式显示器的枢接处,通常是通过将支撑件(或是转动架)枢设一个转轴(或是两个转轴),使支撑结构达到翻转掀开或是翻转闭合的功效,每一转轴的组成构件主要包括有结合于支撑结构端部的第一凸轮面(或是第一耦合部)、一端部插接支撑结构端部的轴心(或是穿设杆)、套设于轴心且搭配凸轮面运作的凸轮件(或是抵块)、套设于轴心且抵住凸轮件的弹簧、和锁固于轴心另一端部且抵住弹簧的螺帽,该凸轮件(或是抵块)设有第二凸轮面(或是第二耦合部),轮面设有能与上述第一凸轮面(或是第一耦合部)相互闭合或是相互撑开分离的凸部结构和凹部结构;由此使支撑件的第一、二凸轮面(或是第一、二耦合部)在相互撑开分离后,通过该弹簧的弹力迫使第一、二凸轮面(或是第一、二耦合部)再次自动相互闭合,进而带动支撑件翻转闭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专利文献1、·2的支撑结构,为了使弹簧的弹力在能够负担传统相框式显示器的重量下,还能够压迫凸轮件(或是抵块)使支撑件(或是转动架)产生自动翻转的功效,因此采用的弹簧均能产生较强的弹力,会在重量减轻或是无重量的情况下(例如:传统相框式显示器平躺时),导致支撑件(或是转动架)快速自动翻转而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例如:支撑件快速闭合而引起的碰撞伤害),即为本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以通过产生粘滞阻力而使心轴达到缓慢旋转的效果。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通过增设连接件和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转轴,使两心轴同步缓慢旋转,以将产生的粘滞阻力缓和(缓冲)转轴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进而缓慢形成自动闭合的效果。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通过该阻尼式转轴装置产生的粘滞阻力,缓和(缓冲)自动闭合功效的弹性作用力,使支撑结构缓慢形成自动翻转效果,且兼具有开轻关重的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具有三种实施技术方案,第一种实施技术方案为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其包括:第一心轴,其一端部为连接部,且在第一心轴上设有一阻尼接触部,该阻尼接触部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第一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连接部和阻尼接触部之间;心轴套筒,其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容置有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粘稠阻尼层和第一环圈;以及第二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结合于心轴套筒的槽口,第二环圈还包覆第一环圈,以密封粘稠阻尼层,使该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技术方案也为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其包括:连接件,其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心轴,其一端部为连接部,该连接部嵌固于第一连接孔中,且于第一心轴设有阻尼接触部,该阻尼接触部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第一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连接部和阻尼接触部之间;心轴套筒,其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容置有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粘稠阻尼层和第一环圈;第二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结合于心轴套筒的槽口,第二环圈还包覆第一环圈,以密封粘稠阻尼层,使该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第二心轴,其一端部嵌固于第二连接孔中,使第二心轴与第一心轴同步旋转;以及制动机构,其套设于第二心轴,该制动机构包含不随第二心轴旋转的固定凸轮、随着第二心轴旋转的活动凸轮、以及抵住活动凸轮与连接件以配合运作的弹力单元,使该活动凸轮受粘滞阻力作用影响,可缓和地撑离该固定凸轮或是可缓和地自动闭合定位于该固定凸轮。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技术方案也为一种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其包括:连接件,其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孔,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心轴,其一端部为连接部,该连接部嵌固于第一连接孔中,且于第一心轴设有阻尼接触部,该·阻尼接触部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第一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连接部和阻尼接触部之间;心轴套筒,其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容置有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粘稠阻尼层和第一环圈;第二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结合于心轴套筒的槽口,第二环圈还包覆第一环圈,以密封粘稠阻尼层,使该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两个第二心轴,其中一个第二心轴的一端部嵌固于第二连接孔中,使该第二心轴与第一心轴同步旋转;框架,其两侧分别为架臂,各第二心轴分别呈轴向且固定结合于各架臂端部,使两个第二心轴同步旋转;两个制动机构,各制动机构分别套设于各第二心轴,各制动机构均包含不随第二心轴旋转的固定凸轮、随着第二心轴旋转的活动凸轮、以及抵住活动凸轮且配合运作的弹力单元,使各活动凸轮受粘滞阻力作用影响,可缓和地撑离各固定凸轮或是可缓和地自动闭合定位于各固定凸轮;以及两个支架,各第二心轴分别穿设各支架,使各支架分别与各架臂端部形成枢接,以让该框架可缓和地自动翻转掀开至定位或是可缓和地翻转闭合。据此,使本技术的阻尼式转轴装置通过产生粘滞阻力而使心轴达到缓慢旋转的效果,且通过在心轴周侧表面设置螺旋状沟槽,以增加与粘稠阻尼层的接触面积,再通过双环圈密封以提升封闭性,还能通过增设连接件以轴接具自动闭合功能的转轴,使两心轴同步缓慢旋转,以将产生的粘滞阻力缓和(缓冲)转轴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进而缓慢形成自动闭合的效果;又使本技术的支撑结构通过该阻尼式转轴装置产生的粘滞阻力,缓和(缓冲)自动闭合功能的弹性作用力,使支撑结构缓慢形成自动翻转效果,且兼具有开轻关重的功能;再搭配可拆装的支架,有助于组装及拆卸,以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断面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框架翻转掀开后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阻尼式转轴装置及支撑结构的局部分解图。图9为图8的另 一视角不意图。图10为图6中增设另一阻尼式转轴装置实施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为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其包括有第一心轴20、第一环圈30、心轴套筒40和第二环圈5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心轴,其一端部为连接部,且该第一心轴设有阻尼接触部,该阻尼接触部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第一环圈,其套设该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该连接部和该阻尼接触部之间;心轴套筒,其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容置有该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该粘稠阻尼层和该第一环圈;以及第二环圈,其套设于该第一心轴且结合于该心轴套筒的槽口,该第二环圈还包覆该第一环圈,以密封该粘稠阻尼层,使该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该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港翰李坤哗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