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包括气缸(1)、“⊥”型杠杆(4)、轴承随动器(3),其特征在于气缸(1)与随动器轨道(2)连接,随动器轨道(2)与“⊥”型杠杆(4)顶端通过轴承随动器(3)连接,随动器轨道一(16)和随动器轨道二(17)的中心轴下方分别接前端挡柱(8)和后端挡柱(15),前端挡柱(8)与后端挡柱(15)中间位置处的两侧挡板(11)上装有对射传感器(13),气缸推板(10)与气缸一(9)联动并与传送带(14)水平衔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用两个气缸即可实现工件的整列分离,减少了气缸的使用数量,降低了能源消耗,在对工件整列时省时省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整列机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整列机的分离装置需要五个气缸才能完成对工件的整列分离排出,其中两个气缸实现工件的分离,两个气缸实现合格工件的排出,另外一个气缸实现不合格工件的排出。这样既耗费能源又占用较大的占地空间,同时还浪费操作时间,大大降低了工件整列分离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省时省空间又降低成本的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包括气缸、轴承随动器、“丄”型杠杆,其特征在于气缸与随动器轨道连接,随动器轨道与“丄”型杠杆顶端通过轴承随动器活动连接,“丄”型杠杆中心支点与滑板座活动连接,滑板座与滑板平面接触,“丄”型杠杆两端通过轴承随动器一和轴承随动器二分别与随动器轨道一和随动器轨道二连接,气缸推板与传送带水平衔接,气缸一与气缸推板联动;随动器轨道一和随动器轨道_■的中心轴下方分别接如端挡柱和后端挡柱,在如端挡柱和后端挡柱中间位置处的两侧挡板上相对应的装有一组对射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只用两个个气缸即可实现工件的整列分离,减少了气缸的使用数量,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机器的占地面积,在对工件整列时省时省工。·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右侧视图。图中:1-气缸;2-随动器轨道;3_轴承随动器;3-1-轴承随动器一 ;3-2_轴承随动器二 ;4_ “丄”型杠杆;5_滑板座;6_滑板;7_轨道;8_前端挡柱;9_气缸一 ;10_气缸推板;11-挡板;12-柱塞;13_对射式传感器;14_传送带;15-后端挡柱;16_随动器轨道一 ;17-随动器轨道二 ; 01-1号位置;02-2号位置;03-3号位置;04_两工件缝隙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附图,一种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包括气缸1、轴承随动器3、“丄”型杠杆4,其特征在于气缸I与随动器轨道2连接,随动器轨道2与“丄”型杠杆4顶端通过轴承随动器3活动连接,“丄”型杠杆4中心支点与滑板座5活动连接,滑板座5与滑板6平面接触,“丄”型杠杆4两端通过轴承随动器一 3-1和轴承随动器二 3-2分别与随动器轨道一 16和随动器轨道二 17连接;随动器轨道一 16和随动器轨道二 17的中心轴下方分别接如端挡柱8和后端挡柱15 ;在如端挡柱8和后端挡柱15中间位直处的两侧挡板11上相对应的装有一组对射传感器13 ;气缸推板10与传送带14水平衔接,气缸一 9与气缸推板10联动。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的联动结构是:气缸I带动随动器轨道2作水平直线运动,随动器轨道2带动轴承随动器3,轴承随动器3带动“丄”型杠杆4中心轴做旋转运动,从而“丄”型杠杆4两端分别带动轴承随动器一 3-1和轴承随动器二 3-2使前端挡柱8和后端挡柱15作交替上下伸缩运动。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初始气缸I处于缩回状态,后端挡柱15处于下降状态。多个工件放在传送带14上,传送带14将无动力工件送到2号位置02,此时对射传感器13输出信号,气缸I做推出动作,使前端挡柱5下降至两工件缝隙处04,后端挡柱15提起超过工件,此时气缸I可以克服柱塞12阻力将滑板6直线向右推出,从而实现分离将带动力工件推回I号位置01。此时2号位置02对工件进行检测,工件不合格时气缸一 9缩回带动气缸推板10从传送轨道撤出,将此工件排出。工件合格时,气缸一 9回缩,使后端挡柱15下 降至工件缝隙处04,此时气缸I可以克服柱塞12阻力将滑板6带回,从而实现工件前进至3号位置03进入下一工位,同时传送带14上工件从I号位置01进入2号位置02。此动作循环实现对工件的整列分离。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包括气缸(1)、“丄”型杠杆(4)、轴承随动器(3),其特征在于气缸(I)与随动器轨道(2)连接,随动器轨道(2)与“丄”型杠杆(4)顶端通过轴承随动器(3)活动连接,“丄”型杠杆(4)中心支点与滑板座(5)活动连接,滑板座(5)与滑板(6)平面接触,“丄”型杠杆(4)两端通过轴承随动器一(3-1)和轴承随动器二(3-2)分别与随动器轨道一(16)和随动器轨道二(1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随动器轨道一(16)和随动器轨道_■ (17)的中心轴下方分别接如端挡柱(8)和后端挡柱(15),在如端挡柱(8)和后端挡柱(15)中间位置处的两侧挡板(11)上相对应的装有一组对射传感器(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缸推板(10)与气缸一(9)联动并与传 送带(14)水平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包括气缸(1)、“⊥”型杠杆(4)、轴承随动器(3),其特征在于气缸(1)与随动器轨道(2)连接,随动器轨道(2)与“⊥”型杠杆(4)顶端通过轴承随动器(3)连接,随动器轨道一(16)和随动器轨道二(17)的中心轴下方分别接前端挡柱(8)和后端挡柱(15),前端挡柱(8)与后端挡柱(15)中间位置处的两侧挡板(11)上装有对射传感器(13),气缸推板(10)与气缸一(9)联动并与传送带(14)水平衔接。该技术只用两个气缸即可实现工件的整列分离,减少了气缸的使用数量,降低了能源消耗,在对工件整列时省时省工。文档编号B65G47/82GK203127735SQ20132004408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秦浩 申请人:大连三创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配线插头整列分离装置,包括气缸(1)、“⊥”型杠杆(4)、轴承随动器(3),其特征在于气缸(1)与随动器轨道(2)连接,随动器轨道(2)与“⊥”型杠杆(4)顶端通过轴承随动器(3)活动连接,“⊥”型杠杆(4)中心支点与滑板座(5)活动连接,滑板座(5)与滑板(6)平面接触,“⊥”型杠杆(4)两端通过轴承随动器一(3?1)和轴承随动器二(3?2)分别与随动器轨道一(16)和随动器轨道二(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浩,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三创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