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4121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侧部设有废气的导入口,所述的吸收塔共用一个循环槽;所述吸收塔的侧部还设有吸收液喷射机构,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通过水泵将所述循环槽内的循环液导入到吸收塔;所述与泵相连的循环液导入管交错设置在所述循环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效果高效且占用空间小、降低制造成本的废气处理装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气吸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环保对废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废气处理设备不断在更新,以求能更好的处理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对于生产厂家,也不断的在寻求更经济实惠的环保设备,既能满足废气达标要求,又不会给公司带来经济上的高投入。传统的废气处理工艺中,对于一种废气的处理,往往通过两级甚至多级吸收塔串联吸收,而每一套喷淋吸收塔都配备一个循环槽。此废气处理塔槽连接系统的不足在于:每一个吸收塔配备一个循环槽,一方面,制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设备整体性差;另一方面,循环槽内液体是在单个塔内循环,循环液的混合程度差,混合不均匀,而且循环液的利用率低,从而降低了废气处理的整体效果;同时由于两槽内碱的消耗量不同,根据循环液的需求来进行浓度比例的调节,给加减循环液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且占用空间小、降低制造成本的废气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侧部设有废气的导入口,所述吸收塔上部还 设有导出口,所述前一级吸收塔的导出口通过管道与后一级吸收塔的导入口相连,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还设有吸收液喷射机构,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通过水泵将所述循环槽内的循环液导入,所述的吸收塔共用一个循环槽。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位于所述循环槽的上部,所述循环槽上端对应在相邻的吸收塔位置设有挡板。优选地,所述与泵相连的循环液导入管交错设置在所述循环槽内。本技术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1)多级吸收塔共用一个循环槽,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同等材料的情况下,能提供更大的循环槽容积;(2)设置一个循环槽,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并且在安装时占地面积更小;(3)所述与泵相连的循环液导入管交错设置在所述循环槽内,能更好的将循环液进行混合,提高混合液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喷淋效果,废气处理效果好;(4)设置一个循环槽,在调节所述循环液的浓度时,操作更为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废气处理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废气处理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吸收塔,2-第二吸收塔,3-第三吸收塔,4-第四吸收塔,11-第一吸收液喷射机构,12-第二吸收液喷射机构,13-第三吸收液喷射机构,14-第四吸收液喷射机构,100-循环槽,101-循环液导入管,102-循环液导入管,103-循环液导入管,104-循环液导入管,20-管道,30-导入口,40-挡板,501-水泵,502-水泵,503-水泵,504-水泵,60-导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第一吸收塔1,第二吸收塔2,第三吸收塔3。所示的吸收塔的侧部设有废气的导入口 30,所示废气由导入口 30导入到第一吸收塔I中,所述的第一吸收塔I的导出口 60通过管道20与第二吸收塔2的导入口 30相连,所述第二吸收塔2导出口 60通过管道20与所述第三吸收塔3的导入口 30相连,呈递进过程来处理废气。所述第一吸收塔1、第二吸收塔2、第三吸收塔3共用一个循环槽100,在所述循环槽100上端对应在相邻的吸收塔位置设有挡板40,当废气由导入口流入到吸收塔时,一部分气体会向下流动,设置一个挡板限制废气的流向,废气向上流动,废气被更好地处理,也防止塔体间气体短路。在所述的第一吸收塔1、第二吸收塔2、第三吸收塔3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吸收液喷射机构11、第二吸收液喷射机构12、第三吸收液喷射机构13,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通过水泵将所述循环槽100内的循环液导入到各个吸收塔中,在吸收塔中进行废气处理。为提高处理效果,更充分利用循环液,所述与泵相连的循环液导入管交错设置在所述循环槽100内,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11与循环液导入管101通过泵501相连,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12与循环液导入管102通过泵502相连,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13与循环液导入管103通过泵503相连。这样在泵驱动下循环液被输送到吸收液喷射机构中,也能给循环液进行搅拌,使得混合液混合更加均匀,而且流动性也好,提高了循环液的利用率,处理废气的效果好,而且对调节循环液的浓度更为便捷。如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包括第一吸收塔1,第二吸收塔2,第三吸收塔3,第四吸收塔4。所示的吸收塔的侧部设有废气的导入口 30,所示废气由导入口 30导入到第一吸收塔I中,所述的第一吸收塔I的导出口 60通过管道20与第二吸收塔2的导入口 30相连,所述第二吸收塔2导出口 60通过管道20与所述第三吸收塔3的导入口 30相连,所述第三吸收塔3通过管道20与第四吸收塔4相连,呈递进过程来处理废气。所述第一吸收塔1、第二吸收塔2、第三吸收塔3、第四吸收塔4共用一个循环槽100,在所述循环槽100上端对应在相邻的吸收塔位置设有挡板40,当废气由导入口流入到吸收塔时,一部分气体会向下流动,设置一个挡板限制废气的流向,废气向上流动,废气被更好地处理,也防止塔体间气体短路。在所述的第一吸收塔1、第二吸收塔2、第三吸收塔3、第四吸收塔4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吸收液喷射机构11、第二吸收液喷射机构12、第三吸收液喷射机构13、第三吸收液喷射机构14,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通过水泵将所述循环槽100内的循环液导入到各个吸收塔中,在吸收塔中进行废气处理。为提高处理效果,更充分利用循环液,所述与泵相连的循环液导入管交错设置在所述循环槽100内,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11与循环液导入管101通过泵501相连,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12与循环液导入管102通过泵502相连,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13与循环液导入管103通过泵503相连,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14与循环液导入管104通过泵504相连。这样在泵驱动下循环液被输送到吸收液喷射机构中,也能给循环液进行搅拌,使得混合液混合更加均匀,而且流动性也好,提高了循环液的利用率,处理废气的效果好,而且对调节循环液的浓度更为便捷。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侧部设有废气的导入口,所述吸收塔上部还设有导出口,所述前一级吸收塔的导出口通过管道与后一级吸收塔的导入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还设有吸收液喷射机构,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通过水泵将所述循环槽内的循环液导入,所述的吸收塔共用一个循环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位于所述循环槽的上部,所述循环槽上端对应在相邻的吸收塔位置设有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泵相连的循环液导入管交错设置 在所述循环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侧部设有废气的导入口,所述的吸收塔共用一个循环槽;所述吸收塔的侧部还设有吸收液喷射机构,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通过水泵将所述循环槽内的循环液导入到吸收塔;所述与泵相连的循环液导入管交错设置在所述循环槽内。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侧部设有废气的导入口,所述吸收塔上部还设有导出口,所述前一级吸收塔的导出口通过管道与后一级吸收塔的导入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还设有吸收液喷射机构,所述吸收液喷射机构通过水泵将所述循环槽内的循环液导入,所述的吸收塔共用一个循环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纪业俞圣杰金佩程姜先许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环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