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3744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4:12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承载构件,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其上用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多个分开的电极部分,被提供在电极部分经由插在电极部分与调色剂承载构件之间的图像承载构件而与调色剂承载构件相对的位置处。基于图像信息为电极部分提供电压,以在调色剂承载构件和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移动调色剂,由此形成调色剂图像。电极部分包括用于形成图像部分的第一电极部分和与第一电极部分相邻的用于形成非图像部分的第二电极部分。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根据图像信息可变地控制电势差|Vp-Vt|和|Vt-V0|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调色剂承载构件的电势为Vt,第一电极部分的电势为Vp并且第二电极部分的电势为V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通过在记录材料上承载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类型的常规复印机或打印机中,通常,感光构件的表面通过充电装置而被均匀地充电,并且感光构件的被均匀充电的表面通过曝光装置而被暴露于激光、LED光等,从而将静电潜像写(形成)在感光构件的表面上。在形成静电潜像之后,静电潜像被显影装置显影,从而在感光构件表面上形成图像。另一方面,为了减小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以及简化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公开了以下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例子:即,在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记录电极被使用来与潜像形成同时地实现显影。例如,如日本专利公开(JP-B)平3-8544所表示的,在使用针状电极的多针式打印机中,具有大量针状电极的图像形成电极以及筒状对向电极相对地布置,其间有预定间隔(间隙),在该间隔中与图像形成电极相接触地插入记录材料。在该状态下,与图像信号对应的电压被施加于图像形成电极以使间隙放电,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外,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 2003-103824表示的方法中,首先,通过与图像承载构件的内表面接触的多个写入电极,在位于图像承载构件的内表面处的写入层中提供电荷。然后,导电显影辊用作对向电极,从而在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处的导电层上形成静电潜像。与潜像形成同时地,利用显影辊上的显影剂对潜像显影,从而形成图像。在通过使用记录电极来与潜像形成同时地实现显影的上述方法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关于扫描方向的分辨率是根据在多个分开的记录电极之间的间隔确定的。例如,为了获得600dpi的分辨率,电极间·隔为42.3 μ m。为了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存在减少电极间隔的需要,但是对于通过精细处理技术实现电极的高密度有限制。因此,对于通过仅依赖于电极间隔的减少来实现图像的高分辨率有限制。另一方面,在使用利用激光或LED光的曝光装置将静电潜像写到感光构件的表面上的常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发光脉冲的调制或者光量的调整来实现具有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形成。即,改变相对于主扫描方向或者副扫描方向的一个像素单元(点)的图像的宽度或长度。在绘制由倾斜线或曲线等构成的图像时由台阶式形状表示的齿形感觉(serrated feeling)的情况下,或者在打算忠实地再现低于分辨率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控制操作。存在这样的情况,图像形成装置自动分辨图像信息以执行这些操作,并且存在这样的情况,用户选择高分辨率模式等来执行这些操作。将考虑通过使用上述记录电极来形成图像的方法。当试着通过控制施加于电极的电压来调整针对一个像素的图像宽度时,在通过间隙放电来提供电荷的多针式类型的情况下,由于第一位置中的间隙的变化,所以通过放电所得的充电属性是不均匀的。此外,在如JP-A2003-103824中描述的图像承载构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方法中,通过调整施加的电压而提供的电荷量是不同的,从而经过显影的显影剂的量也变化。因此,细线或者微点的再现性差,并且因此难于控制清楚的图像(点)形成。因此,在通过使用记录电极来与潜像形成同时地实现显影的图像形成处理中,也没有公开调整与电极间隔对应的一个像素的图像(点)宽度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以比与其中通过使用记录电极来与潜像形成同时地实现显影的图像形成处理中的电极间隔对应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来形成图像(点)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承载构件,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其上用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多个分开的电极部分,被提供在电极部分经由插在电极部分与调色剂承载构件之间的图像承载构件而与调色剂承载构件相对的位置处,其中,基于图像信息为电极部分提供电压,以在调色剂承载构件和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移动调色剂,由此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其中,电极部分包括用于形成图像部分的第一电极部分和与第一电极部分相邻的用于形成非图像部分的第二电极部分;以及控制器,用于根据图像信息可变地控制电势差Ivp-Vtl和Ivt-vol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调色剂承载构件的电势为Vt,第一电极部分的电势为Vp并且第二电极部分的电势为V0。考虑 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能够应用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2的部分(a)和(b)是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电极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电极的示意图。图4是其中设置有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电极的图像形成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的部分(a)到(d)是用于示出作用于调色剂的力的示意性模型视图。图6是施加于图像形成电极的电压的定时图。图7的部分(a)到(e)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承载辊与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的调色剂状态的不意图。图8的部分(a)和(b)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承载辊与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的调色剂状态的放大示意图。图9的部分(a)和(b)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承载辊与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的调色剂状态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电极和电场变化点的位置之间的间隔的示意性视图。图11包括多个示意性视图,每个示意性视图示出实施例1中的针对一个像素(点)的图像的示例。图12的部分(a)和(b)是用于示出实施例1中的施加电压的控制范围的示意性视图。图13的部分(a)到(d)是用于对实施例1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的示意性视图。图14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另一示例的图像形成电极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另一示例的图像形成电极的示意图。图16包括多个示意性视图,每个示意性视图示出实施例2中的针对每个像素(点)的图像的示例。图17的部分(a)和(b)是用于示出实施例2中的效果的示意图。图18包括多个示意性视图,每个示意性视图示出实施例3中的针对每个像素(点)的图像的示例。图19的部分(a)到(d)是用于示出实施例3中的效果的示意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被应用到的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I包括:调色剂承载辊(调色剂承载构件)2,用于在其外周面上承载并传送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3,在其上要形成调色剂T的图像;图像形成电极部分4,把电压施加到图像形成电极部分4从而来基于图像承载构件3上的图像信息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转印辊5,作为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3转印到诸如纸张等记录材料P上的转印构件。 调色剂承载辊2在箭头A的方向上被旋转驱动,以及在其外周面上承载调色剂T、将调色剂T传送到图像形成部分并且还用作图像形成电极部分4的对向电极。调色剂承载棍2的外直径为11.5mm,以及通过在作为导电支撑体21的外直径为6mm的芯金属上形成导电硅橡胶层作为弹性层22、并且用ΙΟμπι厚度的聚氨酯树脂层涂覆导电硅橡胶层的表面而被制备。调色剂T被从未示出的调色剂容器供给,以及被刀片23充电到预定电荷量、并且被在调色剂承载辊2的外周面上调节为预定厚度。通过使用构成刀片23的薄金属板的弹力性,将刀片23与调色剂承载辊2接触。在本实施例中,使用SUS和磷青铜的0.1mm厚的板。调色剂T是具有6 μ m的平均颗粒尺寸、大约IO16 Ω.c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川英治依田宁雄小原泰成内山高广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