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明兴专利>正文

打钉机可调式单击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354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钉机可调式单击发装置,系装在打钉机扳机内部,其构造包括一拨片,其下方二侧系配合一梢杆枢设在扳机内;一转杆,系穿置在扳机较上方位置且对应该拨片上方,其一侧成型为弧面,而另一侧成型为平面;一转块,系接合在该转杆一端,且露出扳机一侧可连动该转杆;借此以精简结构及简便的调整方式,使打钉机具有单击发、自动击发及保险功能,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使工作顺畅进行。(*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打钉机可调式单击发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打钉机的可调式单击发装置,尤指一种可由快速简便的调整后,使打钉机具有单击发动作效果,使用时增加安全性,或可使打钉机在一经压抵保险后,即可自动击发,使工作可顺畅进行。借此不同的使用状态以符合实际使用之需求。由于打钉机方便、快速的使用功效,已取代了传统铁锤敲击钉子的组合。而打钉机种类也相当多,其中便有一种具有保险装置之打钉机,此种打钉机是在机嘴前凸出一保险片,并使该保险片的另一端对应至扳机的位置。随着该保险片抵在工作物表面并按压扳机,即可完成一次击发动作。此种打钉机一次击发动作必须由保险片配合扳机,可避免操作者不慎误按扳机造成误击之情况,亦即可降低误触发伤人事故的出现,但是打钉机击发时的震动力相当大,所以容易使打钉机弹起、落下,而使保险片再次抵触工作物表面,造成重复击钉之情况,形成浪费亦损坏工作物表面。有鉴于具有保险结构之打钉机在使用时所容易造成之缺陷,遂有单击发之打钉机问市,请参见图1、图2所示,其大体上是在扳机10内设一杠杆构件12、13以对应保险片11,而扳机10内又设有一滑块15、16对应该杠杆构件12、13。如此当保险片11压抵到杠杆构件12、13时,杠杆构件12、13转动使滑块15、16移动对应气阀开关14,按压扳机10即可击发。当扳机10未放而移开打钉机时,因气阀开关14未能回复定位以造成进气效果,所以即使打钉机重复触及工作物亦不致造成重复击发之情况,而全放扳机10后,气阀开关14归位可造成进气重新待发,借此达到单击发之功效。前述习用之单击发结构虽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但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结构过于复杂,在制造上有极大的困难。请再参见图1、图2所示,在一个不大的扳机10空间内,既要设有杠杆构件12、13,还要设有滑块15、16以及推动滑块15、16之弹簧,故制造上相当不便,而且需要较高的制造技术,相对制造成本耗费较高,实难符合经济实用及产量化之实际需求,有进一步改进之必要。本技术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打钉机可调式单击发装置,利用一拨片及一具有孤面与平面之转杆,组装在扳机内,当该孤面对应拨片时形成单击发状态,当平面对应拨片时,则形成自动击发状态,借此以精简结构及简便的调整方式,使打钉机兼具二种不同之动作模式,以符合实际使用之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打钉机可调式单击发装置,系装在打钉机扳机内部,其构造包括:-->一拨片,其下方二侧系配合一梢杆枢设在扳机内;一转杆,系穿置在扳机较上方位置且对应该拨片上方,其一侧成型为孤面,而另一侧成型为平面;一转块,系接合在该转杆一端,且露出扳机一侧可连动该转杆;借此,拨片、转杆、转块与扳机组合后,装置在打钉机上,且该拨片对应打钉机之气阀开关,并由转杆之孤面,平面对应拨片,使形成单击发、自动击发之使用状态。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当孤面对应拨片并配合打钉机所设之保险片压抵拨片,每次击发后得全放扳机方可进行另一次的击发,以获致单击发之功效。当平面对应拨片配合保险片压抵拨片,则每次击发后,无须全放开扳机,只须由保险片动作即可重复击发,获得自动击发之功效。借此由转杆转动可适时快速调换不同动作功效,以符合实际使用之需求。因此具有明确的单击发和自动击发的功能,对于不同的施工现场,可以选择不同的击发方式,可提高使用安全性。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图1是一习用单击发装置示意图。图2是另一习用单击发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击发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击发动作示意图。图号部份10扳机        11保险片12杠杆构件    13杠杆构件14气阀开关    15滑块16滑块        2拨片20梢杆        3转杆4转块         5扳机50穿孔        51保险片52气阀开关    53弹簧请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打钉机可调式单击发装置,主要是由一拨片2、一转杆3及一转块4所构成,其中该拨片2下方二侧系配合一梢杆20枢设在扳机5内,而该转杆3穿置在扳机5较上方位置且对应该拨片2上方,其一侧成型为孤面30,而另一侧成型为平面31,至于该转块4则接合在转杆3的一端,且露出扳机5一侧,可连动该转杆3。请参见图3、图4所示,该拨片2、-->转杆3、转块4与扳机5组合后,系装置在打钉机上,该扳机5表面开设有一穿孔50可供保险片51穿过,而拨片2对应打钉机之气阀开关52,且在气阀开关52与拨片2间组装有一弹簧53。请参见图5所示,当转杆3之平面31)对应拨片2而该保险片51一端未能抵压拨片2时,即使按压扳机5也不能使拨片2触及气阀开关52而导致击发。请参见图6所示,当保险片51压靠该拨片2时,该拨片2因摆动而触及该气阀开关52并且有足够的压动量使该打钉机得以完成击发动作。当使用者持续压板机5并将打钉机移开工作物表面时,该保险片51回复原来的位置,不再对拨片2形成压抵状态,而当打钉机移到新位置时,只要再将打钉机靠上工作物表面,使保险片51的另一端再重新压靠拨片2使其摆动压靠该气阀开关52,即又遂行一击发动作。如此反复使用,即可使打钉机形成自动击发状态,而符合操作工人在一般工作条件下使用,具有简便、快速之使用功效。请参见图7、图8所示,本技术另一种使用状态是转动该转块4(如图3所示)使该转杆3之孤面30对应该拨片2,而且由于该孤面30具有凸出的效果,所以在该保险片51未压靠在拨片2上时按压扳机2,该拨片2随孤面30凸出而稍微摆动以压靠在该气阀开关52上。但因该气阀开关52动作行程不足,未能有效致动打钉机击发。一旦该保险片51压靠该拨片2时,拨片2的摆动行程足以致动气阀开关52使打钉机击发。当移开打钉机使保险片51回复原位,而且不全放扳机5,此时拨片2因对应转杆3凸出的孤面30无法回复定位,致使该气阀开关52无法使气体再进入打钉机内形成待机状态,因此即使将打钉机再压靠在工作物表面仍不致造成击发。惟有将板机5全放,使气阀开关52得以让打钉机内充气待机,方能进行下一次的击发动作。因此在此情形下实际操作本装置,必须一次击发后,将打钉机移开而且同时得全放扳机5方可遂行下一次的击发,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具有明确的单击发效果,对于较难施工的位置或是基于安全考虑的施工,均可采用单击发的动作方式,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以上本技术之实施,借由简便的转动该转杆3使其凸出的孤面30或是平面31对应拨片2即可完成单击发或自动击发的切换动作,更重要的是,本技术结构精简,拨片2及转杆3的制造以及组装在扳机5上均相当的简便,换句话说,本技术不但在结构上具有实用功效,在制造及组装上更可确实实施,而不致如习用结构难以实施导致不符合实际使用之情形。所以,本技术之进步性与实用性均优于习用结构,且为习用结构所不及。综上所述,本技术借由拨片、转杆的组装,并配合转杆上孤面与平面的设计,使得打钉机经调转后可具保险功能或自动击发之功能,以符合实际使用之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钉机可调式单击发装置,系装在打钉机扳机内部,其特征在于:其构造包括:一拨片,其下方二侧系配合一梢杆枢设在扳机内;一转杆,系穿置在扳机较上方位置且对应该拨片上方,其一侧成型为孤面,而另一侧成型为平面;一转块,系接合在该转杆一 端,且露出扳机一侧可连动该转杆;借此,拨片、转杆、转块与扳机组合后,装置在打钉机上,且该拨片对应打钉机之气阀开关,并由转杆之孤面,平面对应拨片,使形成单击发、自动击发之使用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打钉机可调式单击发装置,系装在打钉机扳机内部,其特征在于:其构造包括:一拨片,其下方二侧系配合一梢杆枢设在扳机内;一转杆,系穿置在扳机较上方位置且对应该拨片上方,其一侧成型为孤面,而另一侧成型为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明兴
申请(专利权)人:赖明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