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铄苏专利>正文

小型射钉器威力调节减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520 阅读:4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射钉器威力调节减振机构,其特征是:在套筒1的尾部设置有尾盖9、弹簧8和偏心座10,在套筒内设置有调威杆11和小齿轮12;调威杆尾部穿过套垫7和偏心座10,中部与击针座13内的小齿轮螺纹连接,前部穿过击针座13和弹膛体14与活塞杆16接触。套筒1外侧设置有限位块3、该度套4、大齿轮5和齿轮轴6,大齿轮5下端伸入套筒内与小齿轮12啮合。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调节射击威力,还能减小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射钉器威力调节减振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射钉器的配套装置,尤其是小型射钉器威力调节减振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家所熟悉的射钉器主要由套筒、套垫、偏心座、击针座、弹膛体、活塞筒、活塞杆、及握把等组成,这种射钉器的套筒前部内设置有活塞筒,活塞筒尾端套装弹膛体,弹膛体后设置有击针座,活塞杆装于活塞筒内,并与弹膛体的端面接触,套筒尾部内设置有偏心座。使用该装置时,因活塞筒与活塞杆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不能调节,从而导致该装置的射击威力不能根据射击基面的不同情况来调节,这样破坏紧固面,射击深度也无法控制。同时,因该装置无减振系统,无法减小工作时产生的后坐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射钉器威力调节减振机构,通过改变现有射钉器的内部结构,解决现有射钉器威力不可调,后坐力大的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包括套筒、套垫、偏心座、击针座、弹膛体、活塞筒、活塞杆,其特征在于:A.套筒尾部内装有尾盖,在尾盖和套垫之间设有减振簧,套垫内装有偏心座;B.在套筒内设置有调威杆,调威杆尾部穿过套垫和偏心座,调威杆中部与击针座内的小齿轮螺纹连接,调威杆前部穿过击针座和弹膛体与活塞杆接触;C.套筒外侧设置有限位块、该度套、大齿轮和齿轮轴,大齿轮下端伸入套筒内与小齿轮啮合,其内部装有刻度套,齿轮轴穿过大齿轮和刻度套后与限位块连接。采用上述方案不仅能调节射击威力,还能减小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处的放大图。请看图1,本技术主要由套筒1、螺钉2、限位块3、刻度套4、大齿-->轮5、齿轮轴6、套垫7减振簧8、尾盖9、偏心座10、调威杆11、齿轮12、击针座13、和弹膛体14、活塞筒15、活塞杆16、握把1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套筒1尾部内装有尾盖9,在尾盖9和套垫7之间设有减振簧8,套垫7内装有偏心座10;B.在套筒1内设置有调威杆11,调威杆11尾部穿过套垫7和偏心座10,调威杆11中部与击针座13内的小齿轮12螺纹连接,调威杆11前部穿过击针座13和弹膛体14与活塞杆16接触;C.套筒1外侧设置有限位块3、该度套4、大齿轮5和齿轮轴6,大齿轮5下端伸入套筒1内与小齿轮12啮合,其内部装有刻度套4,齿轮轴6穿过大齿轮5和刻度套4后与限位块3连接。限位块3经螺钉2固定在握把17的一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转动大齿轮5,大齿轮5带动齿轮轴6和小齿轮12转动、小齿轮12转动时,使调威杆11前后移动,当调威杆11向前移动时,调威杆11的端面推动活塞杆16移动,齿轮轴6转动时,使刻度套4前后移动,从而在刻度套4上显示出活塞杆16与活塞筒15之间的距离,调节好距离后,压缩活塞筒15,活塞筒15推动弹膛体14,弹膛体14推动击针坐13向偏心座10方向移动,使击针坐13与偏心座10接触,此时达到击发位置,可向射击基面进行射击,射击后,击针坐13产生的后坐力经减振簧8缓冲后减小,达到减振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射钉器威力调节减振机构,包括套筒(1)、套垫(7)、偏心座(10)、击针座(13)、弹膛体(14)、活塞筒(15)、活塞杆(16),其特征在于:A.套筒(1)尾部内装有尾盖(9),在尾盖(9)和套垫(7)之间设有减振簧(8),套垫(7)内装有偏心座(10);B.在套筒(1)内设置有调威杆(11),调威杆(11)尾部穿过套垫(7)和偏心座(10),调威杆(11)中部与击针座(13)内的小齿轮(12)螺纹连接,调威杆(11)前部穿过击针座(13)和弹膛体(14)与活塞杆(16)接触;C.套筒(1)外侧设置有限位块(3)、该度套(4)、大齿轮(5)和齿轮轴(6),大齿轮(5)下端伸入套筒(1)内与小齿轮(12)啮合,其内部装有刻度套(4),齿轮轴(6)穿过大齿轮(5)和刻度套(4)后与限位块(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射钉器威力调节减振机构,包括套筒(1)、套垫(7)、偏心座(10)、击针座(13)、弹膛体(14)、活塞筒(15)、活塞杆(16),其特征在于:A.套筒(1)尾部内装有尾盖(9),在尾盖(9)和套垫(7)之间设有减振簧(8),套垫(7)内装有偏心座(10);B.在套筒(1)内设置有调威杆(11),调威杆(11)尾部穿过套垫(7)和偏心座(10),调威杆(11)中部与击针座(13)内的小齿轮(12)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铄苏
申请(专利权)人:聂铄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