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铄苏专利>正文

射钉器弹膛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1739 阅读:6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钉器弹膛组件,包括弹膛体、与弹膛体同轴设置的退壳板,弹膛体内轴向开有弹膛,弹膛体的后部向外延伸有凸起,凸起上开有第一半退壳台阶,退壳板上开有第二半退壳台阶、供凸起通过的空腔,退壳板通过空腔套装在弹膛体的凸起上,第一半退壳台阶和第二半退壳台阶围成与弹膛同轴的圆环形退壳台阶,弹膛体和退壳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及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射钉器
,具体涉及射钉器退壳机构的核心部件一弹膛组件。
技术介绍
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告了 “一种射钉器退壳装置”,专利号为ZL200920207186. 2,包括由弹膛体和退弹套,在弹膛体内轴向开有弹膛,退弹套活套装在弹膛体外,两者的后端面齐平。退弹套的后部为退弹套底板,弹膛和退弹套的后部均设置有台阶。退壳台阶是由弹膛体和退弹套组装在一起后形成的,退壳台阶一部分位于弹膛体上,另 一部分位于退弹套底板上。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退弹套由前部的环套部分和后部的退弹套底板两部分组成,结构复杂,加工技术要求高,加工制造难度大。2)退弹套底板部分为主要工作部分,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造成整个退弹套报废,使用成本高。3)为解决退壳套移动时的定向(防旋转)、定位(保持移动距离)及防止滑脱等问题,需要在弹膛体外壁上设置限位销,退弹套外壁上也要相应地设置限位销槽,使结构更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使用成本低的射钉器弹膛组件。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射钉器弹膛组件,包括弹膛体,所述弹膛体内轴向开有弹膛,弹膛体的后部向外延伸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开有第一半退壳台阶,关键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弹膛体同轴设置的退壳板,所述退壳板上开有第二半退壳台阶、供所述凸起通过的空腔,所述退壳板通过空腔套装在弹膛体的凸起上,第一半退壳台阶和第二半退壳台阶围成与所述弹膛同轴的圆环形退壳台阶,所述弹膛体和退壳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本技术针对现有射钉器退弹套制造难度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进行改进设计,由退壳板替代退弹套实现退壳。改进后的结构,由于弹膛体和退壳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解决了退壳板在向后移动时的定向、定位和滑脱问题,不需要另外设置限位销及限位销槽,进一步简化了结构。使用上述结构,弹膛中心线的设置有两种选择(I)弹膛的中心线与弹膛体的中心线重合,弹膛体的中心线与活塞的中心线重合,击针的中心线偏离弹膛体的中心线。这种结构符合传统射钉器的使用习惯;(2)弹膛的中心线偏离弹膛体的中心线重合,而击针的中心线与弹膛体的中心线及活塞的中心线重合。这种结构形式,可通过更换弹膛体组件(配备不同型号的弹膛组件),在不变动射钉器其他部件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型号的射钉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膛体内开有前大后小的台阶形的紧固件过孔,退壳板上开有紧固件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的端头与弹膛体的前端面齐平或紧固件的端头沉于弹膛体内,所述紧固件穿过弹膛体与退壳板相连接,所述紧固件的腰部套装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紧固件过孔的大直径段。这是对弹膛体的结构优化,同时在弹膛体螺钉过孔内设置回位弹簧,在不增加新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退壳板复位。如果不设置回位弹簧,不影响退弹,可以采用手动回位,但操作效果不好。本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及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弹膛体及退壳板的结构图。图3是图2中配套的弹膛体及退壳板的结构形式之一(不带偏心)。图4是图2中配套的弹膛体及退壳板的结构形式之二 (带偏心)。图5是图2中配套的弹膛体及退壳板的结构形式之三(不带偏心)。图6是图2中配套的弹膛体及退壳板的结构形式之四(带偏心)。图7是不带偏心的射钉器弹膛组件在射钉器上的安装图。图8是带偏心的射钉器弹膛组件在射钉器上的安装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述的射钉器弹膛组件,由弹膛体I、退壳板3、连接螺钉4、回位弹簧5组成。弹膛体I内轴向开有弹膛2,弹膛体I的后部向外延伸有凸起la,凸起Ia上开有第一半退壳台阶A-1。退壳板3与弹膛体I同轴设置,退壳板3上开有第二半退壳台阶A-2、供凸起Ia通过的空腔3a,退壳板3通过空腔3a套装在弹膛体I的凸起Ia上,第一半退壳台阶A-I和第二半退壳台阶A-2围成与弹膛2同轴的圆环形退壳台阶A,圆环形退壳台阶A始终与弹膛2同轴设置,退壳台阶A的第一半退壳台阶A-I位于弹膛体I上,第二半退壳台阶A-2位于退壳板3上。弹膛体I和退壳板3通过紧固件4连接在一起。弹膛体I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用于与射钉器的活塞筒相连。弹膛体I与退壳板3的结构形式多样,下面通过四种实施例具体说明。实施例I :结合图I、图2、图3可知,弹膛2的中心线与弹膛体I的中心线重合。弹膛体I后部向外延伸的凸起Ia为半圆形,该凸起Ia的中心线与弹膛2、弹膛体I的中心线均重合;相应地,退壳板3上开有供凸起Ia通过的空腔3a,空腔3a的形状与凸起Ia的形状匹配,该空腔3a的中心线与弹膛2、弹膛体I的中心线均重合。实施例2 :结合图I、图2、图4可知,弹膛2的中心线偏离弹膛体I的中心线。弹膛体I后部向外延伸的凸起Ia为半圆形,该凸起Ia的中心线与弹膛2的中心线重合;相应地,退壳板3上开有供凸起Ia通过的空腔3a,空腔3a的形状与凸起Ia的形状匹配,该空腔3a的中心线与弹膛2的中心线重合。实施例3 :结合图I、图2、图5可知,弹膛2的中心线与弹膛体I的中心线重合。弹膛体I后部向外延伸的凸起Ia为半圆形,且凸起Ia的中心线与弹膛2、弹膛体I的中心线均重合,该凸起Ia的外侧设置有供紧固件4通过的让位缺口 Ic ;相应地,退壳板3上开有供凸起Ia通过的空腔3a,空腔3a的形状与凸起Ia的形状匹配,该空腔3a的中心线与弹膛2、弹膛体I的中心线均重合。实施例4 :结合图I、图2、图6可知,弹膛2的中心线偏离弹膛体I的中心线。弹膛体I后部向外延伸的凸起Ia为半圆形,且凸起Ia的中心线与弹膛体I的中心线重合,该凸起Ia的外侧设置有供紧固件4通过的让位缺口 Ic ;相应地,退壳板3上开有供凸起Ia通过的空腔3a,空腔3a的形状与凸起Ia的形状匹配,该空腔3a的中心线与弹膛体I的中心线重合。实施例I一4中,圆环形的退壳台阶A始终与弹膛2同轴设置。 如图1、2,弹膛体I后部向外延伸的半圆形凸起la,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半圆形,可以是大半圆或小半圆,还可以是矩形或三角形。弹膛体I和退壳板3通过紧固件4连接在一起,紧固件4可以是连接螺钉、铆钉或销钉。在弹膛体I内开有前大后小的台阶形紧固件过孔lb,退壳板3上开有紧固件固定孔3b。紧固件4的端头与弹膛体I的前端面齐平,或紧固件4的端头沉于弹膛体I内,总之,紧固件4的端头不能凸出弹膛体I的前端面。紧固件4穿过弹膛体I与退壳板3相连接。最好是,在紧固件4的腰部套装有回位弹簧5,回位弹簧5设置在紧固件过孔Ib的大直径段。图I所示为采用连接螺钉作为紧固件4的情形,为固定连接螺钉,退壳板3上所开的紧固件固定孔3a为螺纹孔。紧固件4和回位弹簧5的设置组数不限,但最好是一组、两组或三组,沿着弹膛体I的中心成圆周分布。图7所示为不带偏心的弹膛组件在射钉器上的安装,即实施例I和实施例3的情形,弹膛体I、弹膛2、退壳板3、退壳台阶A、活塞7的中心线重合,而击针6的中心线偏离弹膛体I的中心线,这种射钉器只适用于一种规格的射钉弹。紧固件4和回位弹簧5设置有两组。图8所示为带偏心的弹膛组件在射钉器上的安装,即实施例2和实施例4的情形,弹膛体I、退壳板3、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钉器弹膛组件,包括弹膛体(1),所述弹膛体(1)内轴向开有弹膛(2),弹膛体(1)的后部向外延伸有凸起(1a),所述凸起(1a)上开有第一半退壳台阶(A?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弹膛体(1)同轴设置的退壳板(3),所述退壳板(3)上开有第二半退壳台阶(A?2)、供所述凸起(1a)通过的空腔(3a),所述退壳板(3)通过空腔(3a)套装在弹膛体(1)的凸起(1a)上,第一半退壳台阶(A?1)和第二半退壳台阶(A?2)围成与所述弹膛(2)同轴的圆环形退壳台阶(A),所述弹膛体(1)和退壳板(3)通过紧固件(4)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钉器弹膛组件,包括弹膛体(I),所述弹膛体(I)内轴向开有弹膛(2 ),弹膛体(I)的后部向外延伸有凸起(la),所述凸起(Ia)上开有第一半退壳台阶(A-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弹膛体(I)同轴设置的退壳板(3),所述退壳板(3)上开有第二半退壳台阶(A-2)、供所述凸起(Ia)通过的空腔(3a),所述退壳板(3)通过空腔(3a)套装在弹膛体(I)的凸起(Ia)上,第一半退壳台阶(A-I)和第二半退壳台阶(A-2)围成与所述弹膛(2)同轴的圆环形退壳台阶(A),所述弹膛体(I)和退壳板(3)通过紧固件(4)连接在一起。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射钉器弹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膛(2)的中心线与所述弹膛体(I)的中心线重合。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射钉器弹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膛(2)的中心线偏离所述弹膛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铄苏
申请(专利权)人:聂铄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