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3057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0.05~0.15%Fe,0.015~0.06%P,0.008~0.045%Zn,0.005~0.05%Sn,0.005~0.04%Ni,其它杂质元素的总含量不大于0.2%,余量为Cu。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的铜基合金,能同时具有高的强度和导电率。熔炼后这几种元素在铜基体中形成复杂的有序的复合结构,经时效后,极大的提高了C19210合金的硬度和导电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铜基引线框架材料主要是采用复杂合金化原则,在牺牲导电率的前提下,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综合性能。目前,国内外开发的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已有百余种,按材料的性能基本可分为高导电型、中导电中强度型、低导电中强度型和高强度型。目前大量使用的只有 C19210、C1220 和 C19400 三种。其中 Cu-Fe-P 系的 C19210 (Cu-0.1Fe-0.03P)是最具代表性的高导电材料之一,其导电率约为85%IACS,强度约400MPa,硬度HV120左右。但是这些材料都在强度和导电率上不能兼顾,从而限制了各自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合金,该铜基合金能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导导电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铜基合金的制备方法。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合金,其特别之处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0.008 0.045%Ζη,0.005 0.05%Sn,0.005 0.04%Ni,余量为 Cu。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合金,其特别之处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0.05 0.15%Fe,0.015 0.06%Ρ,0.008 0.045%Ζη,0.005 0.05%Sn,0.005 0.04%Ni,其它杂质元素的总含量不大于0.2%,余量为Cu。—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I)配料:将阴极铜、铜铁中间合金、铜磷中间合金、电解镍、锌、锡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保证合金成分范围如下:0.05 0.15%Fe,0.015 0.06%Ρ,0.008 0.045%Ζη,0.005 0.05%Sn,0.005 0.04%Ni,其他杂质元素的总含量不大于0.2%,余量为Cu ;(2)熔炼:将配好的阴极铜、铜铁中间合金、铜磷中间合金、电解镍、锌、锡分别装入中频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其中熔化时间为20 40min,保温5 20min,熔炼温度控制在1240 1320°C之间;(3)铸造:采用液压半连续铸造,埋管浇注,铸锭规格为板坯锭,铸造时控制温度1280±40°C,铸造速度 40-80mm/min,冷却水流量 8_12m3/h ;(4)热加工:坯锭在箱式电阻炉中加热,控制温度在850 925°C,保温6 8小时,然后进行热轧,轧制终了进行在线固溶处理;(5)冷加工:将在线固溶处理后的物料进行表面机加工处理,除去坯料表面的氧化层,然后进行冷轧,单个轧制的加工率为50 95%,之后再进行退火或冷加工; (6)时效处理:将轧至成品厚度的物料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400 600°C,等到温后将装炉,再次到温时开始计时,保温90 300min,出炉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的铜基合金,能同时具有高的强度和导电率。其原理是以铜合金为基础,添加镍、锌、锡三种元素,添加元素中,铁元素能够有细化晶粒、延缓再结晶过程,提高强度与硬度作用;磷元素能够加速固溶体分解,生成分布于晶界的易熔物,降低合金的热硬性,提高切削加工能力;锌元素能够提高合金的流动性,缩小结晶温度区间,减轻逆偏析;锡元素能够延迟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显著抑制晶界的不连续沉淀,防止过时效;镍元素能够提高合金的时效硬化效果。熔炼后这几种元素在铜基体中形成复杂的有序的复合结构,经时效后,极大的提高了 C19210合金的硬度和导电率。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按照配比方式,将3937.5公斤标准阴极铜(根据新国标GB/T467—1997阴极铜)、45.5公斤CuFelO铜铁中间合金、12.2公斤CuP12铜磷中间合金、0.6公斤Ni9950电解镍、2.72公斤H62黄铜、1.04公斤Sn99.95A纯锡配好,放入熔炼炉中进行熔化,其熔化温度为 1280±10°C,保温时间 20min。2、将保温好的铜液采用液压半连续铸造,埋管浇注,浇铸成210 X 430 X 4500mm的板坯锭,铸造时控制温度1280±40°C,铸造速度60mm/min,冷却水流量12m3/h。3、将铸造出的铸锭放入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温度为880±10°C,保温时间为8小时。然后出炉热轧至15mm厚,进行在线淬火处理。4、在带坯铣面机上铣掉物料表面的氧化层,在粗轧机上轧至5mm厚,单个轧程的加工率为64%,然后进行中间退火。退火温度为450°C,物料随炉升温,到温后开始计时,保温10小时后出炉冷却。5、中间退火后,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其工艺条件为:DC_362脱脂剂浓度:0.2% 5% ;浓硫酸浓度:5 10% JDS-8铜抗氧化剂浓度:0.5 2%。表面处理后直接轧至成品厚度0.381mm,加工率·为92%。6、将轧至成品厚度的物料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550°C。等炉温升至550°C稳定后将物料装炉,等温度再到550°C时开始计时,保温210min,出炉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如表1-1。导电率、抗拉强度、硬度等性能指标如表1-2。实施例2:1、按照配比方式,将3899.7公斤标准阴极铜、87.3公斤CuFe5铜铁中间合金、8.3公斤CuP14铜磷中间合金、0.6公斤Ni9990电解镍、3.1公斤H62黄铜、1.0公斤Sn99.95AA纯锡配好,放入熔炼炉中进行熔化,其熔化温度为1280±10°C,保温时间20min。2、将保温好的铜液采用液压半连续铸造,埋管浇注,浇铸成210 X 430 X 4500mm的板坯锭,铸造时控制温度1280±40°C,铸造速度60mm/min。3、将铸造出的铸锭放入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温度为880±10°C,保温时间为8小时。然后出炉热轧至15mm厚,进行在线淬火处理。4、在带坯铣面机上铣掉物料表面的氧化层,在粗轧机上轧至5mm厚,单个轧程的加工率为64%,然后进行中间退火。退火温度为450°C,物料随炉升温,到温后开始计时,保温10小时后出炉冷却。5、中间退火后,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其工艺条件为:DC_362脱脂剂浓度:0.2% 5% ;浓硫酸浓度:5 10% JDS-8铜抗氧化剂浓度:0.5 2%。表面处理后直接轧至成品厚度0.5mm,加工率为90%。6、将轧至成品厚度的物料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550°C。等炉温升至550°C稳定后将物料装炉,等温度再到550°C时开始计时,保温210min,出炉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如表2-1。导电率、抗拉强度、硬度等性能指标如表2-2。表1-1成分检测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0.008 0.045%Ζη,0.005 0.05%Sn,0.005 0.04%Ni,余量为 Cu。2.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0.05 0.15%Fe,0.015 0.06%Ρ,0.008 0.045%Ζη,0.005 0.05%Sn,0.005 0.04%Ni,其它杂质元素的总含量不大于0.2%,余量为Cu。3.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O配料:将阴极铜、铜铁中间合金、铜磷中间合金、电解镍、锌、锡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保证合金成分范围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0.008~0.045%Zn,0.005~0.05%Sn,0.005~0.04%Ni,余量为Cu。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博岳丽娟潘建立康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