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锗衬底片的研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2801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锗衬底片的研磨方法,按顺时针方向在下研盘上依次放入游星轮,使游星轮与下研盘中心的内齿圈以及下研盘一周边缘的外齿圈相啮合,将锗片主面向下分别放入游星轮凹槽内;放下上研盘使其紧贴下研盘及游星轮的上表面,向上研盘中通入研磨液,研磨液流经上研盘的通孔至游星轮的锗片上;启动研磨机,研磨过程分为轻压、中压、低压和修研阶段;在上下研盘的磨面及研磨液的作用下,研磨压力均匀,故锗片加工量易于控制,研磨精度高,研磨过程的锗片掉量在12~15μm,与人工研磨相比,TTV可以控制在2μm以内,粗糙度可控制在0.8μm以内,而且研磨效率是手工研磨效率的2倍,碎片率是手工研磨的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锗衬底片,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锗衬底片的研磨工艺。
技术介绍
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中,以锗片为能量转换元件可达到30%以上的能量转换效率,而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一方面要求芯片面积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为了形成性能良好的PN结,还要对这种大面积半导体工件进行研磨和抛光,这些大面积锗片如具有较好的表面粗糙度,就能获得较高的成像质量并大幅度提高能量转换率,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技术满足实际生产和科研领域中锗片的需求。在生产太阳能锗衬底片的加工过程中,研磨工艺相当重要,一方面去除多线切割表面损伤层,达到加工厚度要求;另外一方面获得较好的粗糙度为进一步的化学机械抛光做好基础。传统手工研磨利用Template对晶片进行手工研磨,而因为个人施力不无法完全一致,造成Template受力不均,带来晶片掉量不均,难以控制,也会因为施力不均造成晶片TTV较差,给后道抛光带来影响,晶片碎片率很高,且人工一盘一盘的手工研磨效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表面掉量易于控制且研磨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锗衬底片的研磨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 (1)按顺时针方向在下研盘上依次放入游星轮,使游星轮与下研盘中心的内齿圈以及下研盘一周边缘的外齿圈相啮合,将锗片主面向下分别放入游星轮凹槽内,并用手指轻轻转动晶片以确定晶片完全放置进凹槽中; (2)启动研磨机,调整下研盘的转速保持在15 25rpm,观察有无跑偏现象; (3)关闭研磨机,放下上研盘使其紧贴下研盘及游星轮的上表面,设置下研盘的转速为15^25 rpm,向上研盘中通入研磨液,研磨液流经上研盘的通孔至游星轮的锗片上; (4)启动研磨机,研磨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a、轻压阶段:上研盘对锗片的压力为2(T25kg,下研盘转速为4(T45rpm,研磨液流量为2 3ml/s,研磨时间50 60s ; b、中压阶段:上研盘对锗片的压力为45 50kg,下研盘转速为80 90rpm,研磨液流量为4 5ml/s,研磨时间275 300s ; C、重压阶段:上研盘对锗片的压力为45飞0kg,下研盘转速为8(T90rpm,研磨液流量为4 5ml/s,研磨时间275 300s ; d、修研阶段:上研盘对锗片的压力为45飞0kg,下研盘转速为8(T90 rpm,研磨液流量为4 5ml/s,研磨时间150 200s ; 研磨时,下研盘的内齿圈及外齿圈分别自转,游星轮在下研盘内齿圈的齿形及外齿圈的齿形带动下,一边自转一边沿着下研盘的一周作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游星轮中的锗片上表面与上研盘接触,下表面与下研盘接触,完成双面研磨加工;研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是由于刚开始研磨时,压力值要低一点,压力过大对锗片产生过大的冲击力,容易将锗片压碎,因此第一阶段为轻压,然后随着研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压力,提升研磨效果,最终达到所需锗片掉量。进一步,在研磨之前还包括修盘过程:升起上研盘,在下研盘上注入2(T30ml的研磨液均匀覆盖下研盘的表面,在下研盘上依次放入修正轮,使修正轮与下研盘中心的内齿圈以及下研盘一周边缘的外齿圈相啮合,缓降上研盘至距下研盘20cm处,缓降上研盘并校正对准使其落于修正轮上,确认上研盘和修正轮之间以及修正轮和下研盘之间吻合良好后,启动研磨机进行修盘操作,修盘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研磨盘上的锈迹以及杂物,以免在研磨过程中,使锗片表面划伤,甚至崩边碎片。优选的,修盘操作中上研盘对锗片的压力为l(T20kg,下研盘转速为3(T40rpm,研磨液流量为2 4ml/s,修盘时间为4(T50s,因修盘时研磨机上未放置锗片,为空载运行,故压力值及转速都不宜过大,防止上研盘的下表面及下研盘的上表面过度磨损,而影响在实际研磨时对锗片的研磨效率及掉量,上述修盘时间可彻底磨碎研磨盘上的杂物,同时保证上研盘及下研盘的研磨轨迹顺畅,为之后的研磨过程提供良好的研磨环境。所述研磨液的配制方法为将(按重量配比)2 3份的三氧化二铝粉和7份的纯水混合,搅拌IOmin后,加入0.6^1.0份的洗涤剂,再搅拌lOmin,使三者混合均匀,避免结块,待研磨使用,所述研磨·液能够软化锗片表面,易于上研盘和下研盘将锗片表面磨去,提高研磨效率,同时增加润滑效果,减缓相互之间的撞击,使锗片得到光洁的表面,锗片的TTV良好,达至Ij 2 μ m0所述洗涤剂的成分(按重量配比)为三氧化二铝2 3份、碳化硅f 2份、氧化铈0.5^1份、碳化硼1.5^2份和去离子水8 12份,所述洗涤剂增加了研磨料浆的悬浮性,产生极强的带浆能力,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减少锗片表面划伤,此外,可清除上研盘及下研盘的油污,并在研磨后的短时间内保持一定的防锈作用。为了保证研磨运动状态平衡,每个游星轮上设有5个凹槽,每个凹槽至少放置3片锗片,每个游星轮一次研磨的投放量在15 25片,最少不得少于15片。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研磨机的压力、转速、时间及研磨液的流量进行双面研磨,在上下研盘的磨面及研磨液的作用下,研磨压力均匀,故锗片加工量易于控制,研磨精度高,研磨过程的锗片掉量在12 15 μ m,与人工研磨相比,TTV可以控制在2 μ m以内,粗糙度可控制在0.8μπι以内,而且研磨效率是手工研磨效率的2倍,碎片率是手工研磨的1/10。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研磨机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游星轮及下研盘的俯视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 实施例1:来料锗片为4吋,厚度为285 μ m,双面研磨机型号X61 850B— I型(兰州瑞德),如图1、图2所示,采用规格为13DPbX0.25X Φ 100.5mm的游星轮3,其研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行研磨机的调试,检测下研盘2上端面的跳动情况,使下研盘2的跳动不大于0.06mm,同时,保证研磨机各研磨阶段的压力值不得超过上研盘I的系统重量,否则研磨机无法正常运行。其次,研磨液的配制:按重量配比将2份的三氧化二铝粉和7份的纯水混合,搅拌IOmin后,加入0.6份的洗涤剂,再搅拌lOmin,使三者混合均匀,避免结块,待研磨使用,所述研磨液能够软化锗片表面,易于上研盘I和下研盘2将锗片表面磨去,提高研磨效率,同时增加润滑效果,减缓相互之间的撞击,使锗片得到光洁的表面,锗片的TTV良好,达到2 μ m以下。具体的,洗涤剂的成分(按重量配比)为三氧化二铝2份、碳化硅I份、氧化铈0.5份、碳化硼1.5份和去离子水8份,将上述成分搅拌均匀,可增加了研磨料浆的悬浮性,产生极强的带浆能力,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减少锗片表面划伤,此外,可清除上研盘I及下研盘2的油污,并在研磨后的短时间内保持一定的防锈作用。然后进行修盘过程:升起上研盘I,在下研盘2上注入20ml的研磨液直至均匀覆盖下研盘2的上表面,在下研盘2上依次放入修正轮,使修正轮与下研盘2中心的内齿圈5以及下研盘2 —周边缘的外齿圈4相啮合,缓降上研盘I至距下研盘2下方30cm处,缓降上研盘I并校正对准使其落于修正轮上,确认上研盘I和修正轮之间以及修正轮和下研盘2之间的齿形吻合良好后,向上研盘I中通入研磨液,启动研磨机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锗衬底片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顺时针方向在下研盘上依次放入游星轮,使游星轮与下研盘中心的内齿圈以及下研盘一周边缘的外齿圈相啮合,将锗片主面向下分别放入游星轮凹槽内;(2)启动研磨机,调整下研盘的转速保持在15~25?rpm,观察有无跑偏现象;(3)关闭研磨机,放下上研盘使其紧贴下研盘及游星轮的上表面,设置下研盘的转速为15~25?rpm,向上研盘中通入研磨液,研磨液流经上研盘的通孔至游星轮的锗片上;(4)启动研磨机,研磨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a、轻压阶段:上研盘对锗片的压力为20~25kg,下研盘转速为40~45?rpm,研磨液流量为2~3ml/s,研磨时间50~60s;b、中压阶段:上研盘对锗片的压力为45~50kg,下研盘转速为80~90?rpm,研磨液流量为4~5ml/s,研磨时间275~300s;c、重压阶段:上研盘对锗片的压力为45~50kg,下研盘转速为80~90rpm,研磨液流量为4~5ml/s,研磨时间275~300s;d、修研阶段:上研盘对锗片的压力为45~50kg,下研盘转速为80~90?rpm,研磨液流量为4~5ml/s,研磨时间150~200s。...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卿泳孙小华郭德文赵双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