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宁专利>正文

滤光片承载装置与摄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2287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光片承载装置与摄影装置,滤光片承载装置包括切换器主体与镜头座;切换器主体与镜头座分别对齐设置一镜头孔;切换器主体设置切换器支架、容置单元、驱动单元;切换器支架固定设置于切换器主体上,其设置枢接位;驱动单元一端固定设置于切换器主体上,另一端与容置单元传动连接;容置单元设置至少两容置区,各容置区分别用于容置一滤光片;并且,容置单元设有枢接部,其与枢接位相枢接,用于使容置单元以枢接部为轴心,受驱动单元控制,在切换器支架内部转动,以使任一滤光片与任一镜头孔对齐;并且,切换器主体与镜头座卡扣固定。通过镜头座卡扣安装于切换器主体,便于安装和拆卸,易于生产和维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摄影器材,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滤光片承载装置与一种摄影装置。
技术介绍
在摄像装置里,双滤光片技术发源于台湾,当白天的光线充分时,驱使切换器中切换到红外截止滤光片工作,CXD (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也称为CXD图像传感器)还原出真实彩色,当夜间光线不足时,红外截止滤光片自动移开,全光谱光学玻璃滤光片开始工作,使CCD充分利用到所有光线,从而大大提高了摄像装置的性能。然而,现有摄像装置中的滤光片承载装置,其镜头座通常采用螺丝固定安装,拆卸维护不便,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滤光片承载装置与一种摄影装置,能够解决滤光片承载装置的镜头座拆装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滤光片承载装置,其包括切换器主体、切换器支架、容置单元、驱动单元与镜头座;所述切换器主体与所述镜头座分别对齐设置一镜头孔;所述切换器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切换器主体上,其设置枢接位;所述驱动单元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切换器主体上,另一端与所述容置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容置单元设置至少两容置区,各所述容置区分别用于容置一滤光片;并且,所述容置单元设有枢接部,其与所述枢接位相枢接,用于使所述容置单元以所述枢接部为轴心,受所述驱动单元控制,在所述切换器支架内部转动,以使任一所述滤光片与任一所述镜头孔对齐;并且,所述切换器主体与所述镜头座卡扣固定。优选的,所述滤光片承载装置中,所述切换器主体通过所述切换器支架与所述镜头座卡扣固定。优选的,所述滤光片承载装置中,所述镜头座设置至少两个卡扣位,所述切换器主体适配设置至少两个卡口部;并且,所述卡扣位与其适配的所述卡口部卡扣固定。优选的,所述滤光片承载装置中,所述镜头座均匀设置四个卡扣位,所述切换器主体适配均匀设置四个卡口部。优选的,所述滤光片承载装置中,所述容置单元设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呈至少部分涡轮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受力部相匹配的蜗杆及其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蜗杆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蜗杆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所述受力部平移,以驱动所述容置单元在所述切换器支架内部以所述枢接部为轴心转动。优选的,所述滤光片承载装置中,所述容置区设置安装槽,用于嵌入安装所述滤光片。优选的,所述滤光片承载装置中,所述容置区还设置至少一固定条,用于固定所述滤光片。优选的,所述滤光片承载装置中,所述容置区为圆形或方形,所述容置单元为扇形。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摄影装置,其包括任一上述滤光片承载装置。本技术通过所述镜头座卡扣安装于所述切换器主体,便于安装和拆卸,易于生产和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滤光片承载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后方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上方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后方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前方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滤光片承载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与容置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 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考图1至图6,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滤光片承载装置,其包括切换器主体10、切换器支架60、容置单元20、驱动单元30与镜头座40 ;所述切换器主体与所述镜头座分别对齐设置一镜头孔11 ;使得采用该滤光片承载装置的相关设备,尤其是摄影设备,能够通过该镜头孔获取光线或者图像,例如,切换器主体设置第一镜头孔,镜头座设置第二镜头孔,两者完全重合,在整体上形成一个镜头孔11,或者,两者部分重合,重合的部分在整体上形成一个镜头孔11 ;在本技术的各个相关实施例中,镜头孔的具体结构特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作限定。并且,本技术的各个相关实施例也不对切换器主体10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例如,所述切换器主体内部为一空腔,切换器支架60、容置单元20、驱动单元30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或者,如图4、图5所示,切换器支架与切换器主体层叠设置,容置单元、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空腔中,切换器支架位于切换器主体与镜头座之间;并且,所述切换器主体与所述镜头座卡扣固定。所述切换器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切换器主体上,其设置枢接位;所述切换器支架用于支撑容置单元并容许容置单元在切换器支架内部运动。例如,所述切换器支架为一塑料框架结构;又如,所述切换器支架采用金属框架结构。所述驱动单元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切换器主体上,另一端与所述容置单元传动连接;例如,驱动单元包括一个固定端和一个活动端;又如,固定端通过一个或多个固定部位,固定于切换器主体上,活动端受控活动,并带动容置单元在切换器支架内部运动。所述容置单元设置至少两容置区,各所述容置区分别用于容置一滤光片;例如,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所述容置单元设置第一容置区22与第二容置区23 ;又如,第一容置区容置一红外截止滤光片,第二容置区容置一全光谱光学玻璃滤光片。例如,滤光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容置区中,又如,滤光片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安装,如固定设置、嵌入设置、胶粘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一个例子是,所述容置区设置安装槽,用于嵌入安装所述滤光片。优选的,所述容置区还设置至少一固定条,用于固定所述滤光片。又如,容置单元也可以容置三片、四片甚至更多滤光片,同样可以实现不同滤光片之间的切换。优选的,所述容置单元为扇形,所述容置区为圆形或方形,这样有助于缩小滤光片承载装置的体积。 并且,所述容置单元设有枢接部,其与所述枢接位相枢接,用于使所述容置单元以所述枢接部为轴心,受所述驱动单元控制,在所述切换器支架内部转动,以使任一所述滤光片与任一所述镜头孔对齐。例如,容置单元设有与切换器支架的枢接位相枢接的枢接部,容置单元以枢接部为轴心转动,以使至少两片滤光片中任一片与任一镜头孔对齐,因为两个镜头孔本身就是对齐的。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受所述驱动单元控制,以枢接部为轴心转动容置单元,从而在各片滤光片之间进行切换,切换后能够实现滤光片与镜头孔对齐。所述切换器主体与所述镜头座卡扣固定,如图1所示,两者具有卡扣结构50。例如,所述镜头座设置至少两个卡扣位51,所述切换器主体适配设置至少两个卡口部52 ;并且,所述卡扣位与其适配的所述卡口部卡扣固定。卡扣位与卡口部--对应设置,相互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光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器主体、切换器支架、容置单元、驱动单元与镜头座;所述切换器主体与所述镜头座分别对齐设置一镜头孔;所述切换器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切换器主体上,其设置枢接位;所述驱动单元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切换器主体上,另一端与所述容置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容置单元设置至少两容置区,各所述容置区分别用于容置一滤光片;并且,所述容置单元设有枢接部,其与所述枢接位相枢接,用于使所述容置单元以所述枢接部为轴心,受所述驱动单元控制,在所述切换器支架内部转动,以使任一所述滤光片与任一所述镜头孔对齐;并且,所述切换器主体与所述镜头座卡扣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岩
申请(专利权)人:朴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