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自动换向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015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2:47
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油缸,包括缸体,活塞置于缸体内,活塞杆与活塞固定连接,缸体上还设有进油孔和回油孔,所述的活塞杆内可滑动地安装有推动杆,所述的推动杆与用于换向的阀芯固定连接,所述的阀芯可滑动地安装在阀套内,所述的阀套与缸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油缸,通过将换向阀内置在油缸的缸体内的结构,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换向快、平稳、无响声。2、油路简单,只需进油管回油管,无任何方向阀控制油路,降低了漏油风险。3、外接流量控制阀及压力控制阀,能随意控制油缸的进给力及往复速度。4、结构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省去传统油缸,限位挡板换向或电路换向机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缸,特别是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油缸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油缸均用换向阀控制油缸的往复运动,且换向阀的流量必须满足所选油泵流量的需要,流量要求越大,且换向阀就越大,相连接的管路又会增大,在管路连接防漏处理都会带来很多不便,而且现所用的换向阀多为手动、电动两种,手动换向可通过挡块实现换向,电动则需要电路控制实现换向,增加装配难度。中国专利201220112266.1公开了一种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含有换向阀、双出轴油缸,换向阀通过管路与双出轴油缸相连,还含连杆、自动换向拔叉和自动换向推杆,连杆的一端与换向阀的杠杆机构相连,自动换向拔叉为倒Y形结构,自动换向拔叉包括叉杆、左叉臂和右叉臂,叉杆、左叉臂和右叉臂相交之处设有销孔,该销孔套装在销轴上,连杆的另一端部上设有长槽孔,自动换向拔叉的叉杆穿装在该长槽孔中,自动换向推杆设置在所述双出轴油缸的一端出轴上,自动换向推杆位于自动换向拔叉的左叉臂和右叉臂之间。该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不仅适用于动作频繁的作业中,而且在无电源提供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换向。存在的问题是结构不够紧凑,且传动也不够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油缸,可以大幅减小整体结构,换向可靠、平稳,且油路简单,降低漏油风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油缸,包括缸体,活塞置于缸体内,活塞杆与活塞固定连接,缸体上还设有进油孔和回油孔,所述的活塞杆内可滑动地安装有推动杆,所述的推动杆与用于换向的阀芯固定连接,所述的阀芯可滑动地安装在阀套内,所述的阀套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推动杆位于活塞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滑动的第一推动杆端头和第二推动杆端头,第一推动杆端头上设有用于缓冲第一推动杆端头和阀芯之间撞击的第一弹簧,第二推动杆端头上设有用于缓冲第二推动杆端头与推动杆之间撞击的的第二弹簧。所述的阀套中,依次设有第一通孔槽、第二通孔槽、第三通孔槽、第四通孔槽和第五通孔槽,其中第一通孔槽和第五通孔槽与回油孔连通,第二通孔槽与第二油腔连通,第三通孔槽与进油孔连通,第四通孔槽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的阀芯设有相配合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宽度足够用于连通第一通孔槽、第二通孔槽、第三通孔槽、第四通孔槽和第五通孔槽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第一环形槽上设有第一换向孔,所述第一换向孔与阀芯远离活塞的一侧腔体连通。所述的第二环形槽上还设有第二换向孔,所述第二换向孔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的推动杆上还设有用于限定阀芯位置的定位钢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油缸,通过将换向阀内置在油缸的缸体内的结构,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换向快、平稳、无响声。2、油路简单,只需进油管回油管,无任何方向阀控制油路,降低了漏油风险。3、外接流量控制阀及压力控制阀,能随意控制油缸的进给力及往复速度。4、结构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省去传统油缸,限位挡板换向或电路换向机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换向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定位钢球1,阀套2,第一换向孔3,进油孔4,阀芯5,第二换向孔6,第一弹簧7,第一推动杆端头8,活塞9,油管10,第二弹簧11,第二推动杆端头12,回油孔13,第一油腔14,第二油腔15,第一环形槽16,第二环形槽17,第一通孔槽18,第二通孔槽19,第三通孔槽20,第四通孔槽21,第五通孔槽22,活塞杆23,缸体24,推动杆2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中,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油缸,包括缸体24,活塞9置于缸体24内,活塞杆23与活塞9固定连接,缸体24上还设有进油孔4和回油孔13,所述的活塞杆23内可滑动地安装有推动杆25,所述的推动杆25与用于换向的阀芯5固定连接,所述的阀芯5可滑动地安装在阀套2内,所述的阀套2与缸体24固定连接。通过推动杆25实现带动阀芯5动作实现换向阀的换向。如图1中,所述的推动杆25位于活塞9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滑动的第一推动杆端头8和第二推动杆端头12,第一推动杆端头8上设有用于缓冲第一推动杆端头8和阀芯5之间撞击的第一弹簧7,第二推动杆端头12上设有用于缓冲第二推动杆端头12与推动杆25之间撞击的的第二弹簧11。设置的可滑动第一推动杆端头8和第二推动杆端头12配合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11可以有效降低换向时的冲击,减低噪音,同时也可以加速阀芯5的换向速度。如图3中,所述的阀套2中,依次设有第一通孔槽18、第二通孔槽19、第三通孔槽20、第四通孔槽21和第五通孔槽22,其中第一通孔槽18和第五通孔槽22与回油孔13连通,第二通孔槽19与第二油腔15连通,第三通孔槽20与进油孔4连通,第四通孔槽21与第一油腔14连通;所述的阀芯5设有相配合的第一环形槽16和第二环形槽17,第一环形槽16和第二环形槽17的宽度足够用于连通第一通孔槽18、第二通孔槽19、第三通孔槽20、第四通孔槽21和第五通孔槽22中相邻的两个。其中,第一环形槽16与第一通孔槽18、第二通孔槽19和第三通孔槽20之中的相邻两个形成连通关系;第二环形槽17与第三通孔槽20、第四通孔槽21和第五通孔槽22的相邻两个形成连通关系。优化的方案如图1、3中所示,所述的第一环形槽16上设有第一换向孔3,所述第一换向孔3与阀芯5远离活塞9的一侧腔体连通。由此结构,当阀芯5位于左侧时,液压油通过第一换向孔3进入到阀芯5远离活塞9的一侧腔体内,从而给予阀芯5持续的向左方的推力。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环形槽17上还设有第二换向孔6,所述第二换向孔6与第一油腔14连通。由此结构,施加给阀芯5持续的向右方的推力。优化的方案如图3中所示,所述的推动杆25上还设有用于限定阀芯5位置的定位钢球I。设置的定位钢球I用于确保阀芯5的位置在较小的推拉力下也保持稳定,除非该推拉力是用于使阀芯5换向的,并能克服定位钢球I在其后的弹簧作用下对于阀套2上凹槽的压紧力。使用时,当换向阀在图1中的状态时,压力油经阀芯5的第一环形槽16通过油管10进入到第二油腔15,第一油腔14内的油则经过第二环形槽17从回油孔13被排出,活塞9带动活塞杆23向左端运动,同时压力油从第一换向孔3进入到阀芯5的左端,确保阀芯5在压力油的作用下位于阀套2内的右端,此时推动杆25与活塞杆23之间为滑动配合,推动杆25的位置不变。当活塞9继续向左运动并通过第一推动杆端头8逐步压缩弹簧,并继续推动阀芯5向左运动,直至阀芯5关闭进油孔4的进油,此时进油孔4通过第二环形槽17与第一油腔14将要连通,而回 油孔13则通过第一环形槽16与第二油腔15将要连通,此时阀芯5两端的压力趋于平衡,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阀芯5加速左移,实现快速完全换向。进入到压力油进入到第一油腔14,第二油腔15内的压力油从回油孔13排出。活塞9在第一油腔14内压力油的作用下开始右移,此时,压力油同时从第二换向孔6进入到阀芯5的右端,确保阀芯5在压力油的作用下位于阀套2内的左端,直至活塞9推动第二推动杆端头12实现再次换向,如此循环,实现活塞杆23平稳地自动往复运动。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定距离的自动往复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油缸,包括缸体(24),活塞(9)置于缸体(24)内,活塞杆(23)与活塞(9)固定连接,缸体(24)上还设有进油孔(4)和回油孔(13),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杆(23)内可滑动地安装有推动杆(25),所述的推动杆(25)与用于换向的阀芯(5)固定连接,所述的阀芯(5)可滑动地安装在阀套(2)内,所述的阀套(2)与缸体(2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华良袁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永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袁新华冯华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