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散热风扇及其线圈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004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2:44
一种可避免其旋转时产生干涉且更降低整体轴向高度的微型散热风扇及其线圈基板,该微型散热风扇包含:一扇框座,设有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且该扇框座内部具有一承载部,该承载部上设有一轴接部;一线圈基板,设于该承载部,该线圈基板具有一基板部、一线圈组及一感应驱动元件,该线圈组是以印刷或电铸的布线方式与该基板部整合为一体,且该基板部形成有相对的一表面及一底面,该感应驱动元件设于该底面;及一扇轮,以一中心轴可旋转地设于该轴接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微型散热风扇及其线圈基板,特别是关于一种可避免其旋转时产生干涉且更降低整体轴向高度的微型散热风扇及其线圈基板。
技术介绍
传统散热风扇是如图1所不,该散热风扇9包含有一扇框91、一定子组92及一扇轮93 ;该扇框91具有一底板911及一轴座912,该轴座912设置于该底板911上;该定子组92套接于该轴座912外周面,且该定子组92由一定子铁心921、一线圈组922及一电路板923所构成,该线圈组922缠绕于该定子铁心921外,该电路板923则位于该线圈组922与该底板911之间,并与该轴座912相结合;该扇轮93可转动地设置于该轴座912。其中,由于该散热风扇9的定子组92由定子铁心921、线圈组922及电路板923所共同形成的结构,以致该散热风扇9整体的轴向高度并无法作有效缩减,而相对限制该散热风扇9可趋于微型化的可能性,故传统的该散热风扇9实难安装于微小型电子装置或仪器之中。基于此,为了简化定子组的繁复设计,遂有如图2所示的微型马达8,该微型马达8具有一线圈定子81,该线圈定子81结合于一基板82,且该线圈定子81具有一电路板811、一线圈组812及一驱动电路 元件813,该线圈组812是以布线而形成于该电路板811,该驱动电路元件813则设于该电路板811表面;该微型马达8还有一转子83,该转子83可转动的设于该基板82的一轴座821,并以其设有的一永久磁铁831对应该线圈组812。然而,前述的线圈定子81虽将该线圈组812直接以布线方式整合于该电路板811,而得以简化传统定子组的繁复设计;但该电路板811的表面却仍设有该驱动电路元件813,故将该线圈定子81使用于微型散热风扇时,该微型散热风扇的整体轴向高度却仍会受限于该驱动电路元件813本身所具有的高度而无法再进一步缩减,终究仅能受限于某一特定的轴向高度下,其效果并不显著。再者,位于该电路板811表面的该驱动电路元件813也容易于该转子83转动过程产生干涉,而使该转子83不慎碰触该驱动电路元件813,而造成该驱动电路元件813长时间受外力碰撞而损毁;并且,更会因该驱动电路元件813可能设于轮毂包覆范围之外,而致使轮毂周缘的叶片受到该驱动电路元件813的干涉而无法顺畅运转,因此造成微型散热风扇停止运作且甚至损坏。有鉴于此,确实有必要发展一种有别于前述的微型散热风扇及其线圈基板,以解决如上所述的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乃改善上述问题,以提供一种微型散热风扇及其线圈基板,其能够降低整体轴向高度,且避免其于运转过程产生干涉现象者。为达到前述创作目的,本技术的微型散热风扇,包含:一扇框座,设有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且该扇框座内部具有一承载部,该承载部上设有一轴接部;一线圈基板,设于该承载部,该线圈基板具有一基板部、一线圈组及一感应驱动元件,该线圈组是以印刷或电铸的布线方式与该基板部整合为一体,且该基板部形成有相对的一表面及一底面,该感应驱动元件设于该底面;及一扇轮,以一中心轴可旋转地设于该轴接部。其中,该感应驱动元件设于该底面与该承载部之间。其中,该承载部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位于该轴接部外周围,且该感应驱动元件容置于该容置槽内。其中,该容置槽为一沉孔;或该容置槽为一通孔。其中,该承载部朝该扇框座内部凸出,且于该承载部背侧形成有一垫高空间,该感应驱动元件伸入形成通孔的该容置槽,且部分凸伸于该垫高空间。其中,该线圈基板另设有数电子元件,该数电子元件设置于该基板部的该底面。其中,该扇轮具有一轮毂、一永久磁铁及数叶片,该数叶片结合于该轮毂周围,该永久磁铁则结合该轮毂,并与该线圈组相对。为达到前述创作目的,本技术另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散热风扇的线圈基板,包含:一基板部,形成有相对的一表面及一底面;一线圈组,是以印刷或电铸的布线方式与该基板部整合为一体;及一感应驱动元件,设于该基板部的底面。其中,该线圈基板另设有数电子元件,该数电子元件设置于该基板部的该底面。如此,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微型散热风扇是能将该感应驱动元件置于该线圈基板的该基板部底面,以借此确保该线圈基板的该基板部表面上不具有任何构成干涉的感应驱动元件,以确保该微型散热风扇于运转过程的顺畅;甚至,更使该感应驱动元件可被容置于该容置槽内,而达到有效降低微型散热风扇的整体轴向高度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现有散热风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微型马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微型散热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微型散热风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技术〕I 扇框座11入风口12 出风口13、13’ 承载部14轴接部15导流孔151肋条 16、16’容置槽2 线圈基 板21基板部211表面 212底面213电连接埠22线圈组23感应驱动元件3扇轮 31轮毂311中心轴 312叶片32永久磁铁4盖板S垫高空间〔现有技术〕9散热风扇91 扇框911底板912轴座92定子组921定子铁心922线圈组923电路板93扇轮8微型马达81线圈定子811电路板812线圈组813驱动电路元件82基板821轴座83转子831永久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所示,其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该微型散热风扇包含有一扇框座1、一线圈基板2及一扇轮3,该线圈基板2设于该扇框座I内部,该扇轮3可转动地结合该扇框座I,并以一盖板4盖合于该扇框座I,以将该线圈基板2及该扇轮3罩盖于该扇框座I中。该扇框座I可因应不同微型风扇而改变其态样,该扇框座I设有连通其内部的一入风口 11及一出风口 12,以供气流顺畅流通于其中。且该扇框座I内部设有一承载部13,该承载部13用以供放置该线圈基板2 ;该承载部13上设有一轴接部14,该轴接部14可以为任何供该扇轮3枢设的构件,本实施例的轴接部14为一轴座,且较佳设置于该承载部13中央部位;本实施例的扇框座I还可以选择设有数导流孔15,该数导流孔15环绕于该承载部13周边,较佳如图所示贯穿该扇框座I底面,以供气流顺畅流通;且任二相邻的导流孔15之间还设有一肋条151,以借该肋条151支持该承载部13。以上仅是该扇框座I的基本态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常规技术手段加以改变,在此不赘述亦不以此为限。特别地,该承载部13还设有一容置槽16,该容置槽16位于该轴接部14外周围;本实施例的容置槽16较佳可以如图面所示为开设于该承载部13的一沉孔。该线圈基板2设于该承载部13,且该线圈基板2具有一基板部21及一线圈组22,该线圈组22结合于该基板部21 ;且本实施例的基板部21形成有一表面211及一底面212,该表面211与该底面212相对;且该表面211及该底面212均可以具有绝缘功能。且该基板部21还设有一电连接埠213,该电连接埠213与该线圈组22电连接。又该线圈组22可以利用印刷(printin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扇框座,设有一个入风口及一个出风口,且该扇框座内部具有一个承载部,该承载部上设有一个轴接部;一个线圈基板,设于该承载部,该线圈基板具有一个基板部、一个线圈组及一个感应驱动元件,该线圈组是以印刷或电铸的布线方式与该基板部整合为一体,且该基板部形成有相对的一个表面及一个底面,该感应驱动元件设于该底面;及一个扇轮,以一个中心轴可旋转地设于该轴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多年郑宗欣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