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及具有其的压路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857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及具有其的压路机。该支承结构包括支承座和轴承座,前述轴承座通过单列滚动轴承套设于前述支承座上;在前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一侧的前述支承座和轴承座之间设有浮动油封;前述支承座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挡圈嵌入前述凹槽中并定位前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二侧的内圈;前述轴承座上安装有压盖,前述压盖具有突出部,前述突出部的外表面与前述轴承座的内孔相配合并定位前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二侧的外圈。根据该方案,采用了轴向尺寸较小的单列滚动轴承,并且相应地调整了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的结构及配合关系,使得该支承结构的轴向尺寸较小,结构简单,可靠性有所提高,成本也较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工程机械的压路机和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压路机中,振动轮的支承装置连接着压路机的车架与振动轮并且支承着车架,使振动轮能围绕支承装置的中心轴线实现行走,同时偏心轴以支承装置为中心旋转实现振动。振动轮支承装置的设计好坏对压路机的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结构轻则容易导致振动轮漏油,重则导致与之连接的橡胶减振块、振动马达损坏。这些都是十分严重并且不好补救的质量问题。目前,为了尽可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现有
对该部分结构的设计都是比较保守,不太敢于使用新型结构。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带有连接圆台2的支承座I,与带有连接圆台5的支承套6,其轴面接触处装有双列圆锥滚子轴承4,支承套6与连接圆台2的相互转动部位装有浮动密封圈3,支承座I内端通过螺钉11固定着压盖10,支承套6通过螺钉12固定着端盖8,端盖8与压盖10之间有浮动油封7。上述支承装置中,由于采用了轴向尺寸较大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导致整个装置的轴向尺寸较大,结构复杂,装配条件困难,成本较高;此外,由于该装置中采用了两个浮动密封装置,进一步提高了成本。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及具有其的压路机,所述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具有改进的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包括支承座和轴承座,前述轴承座通过单列滚动轴承套设于前述支承座上;在前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一侧的前述支承座和轴承座之间设有浮动油封;前述支承座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挡圈嵌入前述凹槽中并定位前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二侧的内圈;前述轴承座上安装有压盖,前述压盖具有突出部,前述突出部的外表面与前述轴承座的内孔相配合并定位前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二侧的外圈。进一步地,前述突出部与前述轴承座之间的配合面上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前述压盖安装在前述轴承座的端面上。进一步地,前述支承座的外表面上于前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台阶部,前述轴承座的内孔于前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二台阶部,前述第一台阶部和前述第二台阶部分别定位前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一侧的内圈和外圈。进一步地,前述轴承座的端面上具有凹陷部,前述压盖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固定在前述凹陷部中。进一步地,前述凹陷部和前述压盖均为环形且两者的径向尺寸相配合。进一步地,前述轴承座上设有为前述浮动油封提供辅助定位的挡环,前述挡环设置在前述浮动油封的远离前述单列滚动轴承的一侧。进一步地,前述挡环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固定在前述轴承座上。进一步地,前述单列滚动轴承为单列深沟球轴承、单列调心球轴承或单列调心滚子轴承。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路机,前述压路机包括根据前述第一个方面任一项前述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轴向尺寸较小的单列滚动轴承,并且相应地调整了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的结构及配合关系,与前述现有技术的结构相比,本技术的支承结构的轴向尺寸较小,结构简单,且采用了更少的零件,存在更少的潜在故障点,故该装置的可靠性有所提高,成本也较低。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 有技术中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及具有其的压路机、工程机械,所述支承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包括单列深沟球轴承30、支承座10和轴承座40,轴承座40通过单列深沟球轴承30套设于支承座10上,三者相互配合,用于支承压路机的车架,以实现压路机的行走和振动轮的振动。单列深沟球轴承30是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比较普遍、应用较为广泛的滚动轴承,其包括内圈、外圈、一组单列的钢球和一组保持架。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单列深沟球轴承30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比较符合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中的轴承的受力特点,因此能够适用于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参照图2,轴承座40为具有内孔的构件,单列深沟球轴承30套设在支承座10的外表面上,并被夹持在支承座10的外表面和轴承座40的内孔之间。支承座1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台阶部,轴承座40的内孔的相应位置上形成有对应的第二台阶部。单列深沟球轴承30的内、外圈的左侧分别被支承座10上的第一台阶部和轴承座40上的第二台阶部定位。另外,在支承座1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挡圈60为环形件,其可以嵌入到所述凹槽中,由此,单列深沟球轴承30右侧的内圈被挡圈60限位。在轴承座40的右侧,还设有压盖50,压盖50的左侧表面上具有向左侧延伸的突出部51。突出部51为环形凸起,其外圆与轴承座40的内孔相配合,使得压盖50的一部分通过突出部51嵌入轴承座40的内孔中,且突出部51向左侧延伸的长度足以抵靠着单列深沟球轴承30外圈的右侧。由此,单列深沟球轴承30右侧的外圈被压盖50上的突出部51限位。并且,压盖50也保护了单列深沟球轴承30,避免使其暴露在外。这样,单列深沟球轴承30在径向上被支承座10的外表面和轴承座40的内孔所限定,单列深沟球轴承30在轴向上被支承座10上的第一台阶部和轴承座40上的第二台阶部以及挡圈60和压盖50上的突出部51所限定,从而确保了单列深沟球轴承30不会发生径向或轴向上的窜动。由于采用了单列深沟球轴承30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缩短了轴承本身的轴向尺寸,减小了支承座10和轴承座40之间用于安装轴承的轴向空间,从而缩短了整个支承装置的轴向尺寸。压盖50可以安装在轴承座40的右侧端面上。为了便于安装压盖50,在轴承座40的右侧端面上可以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为环形面,该凹陷部可以容纳所述压盖50在轴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整个装置在轴向上的尺寸。优选地,压盖50为圆形构件,该凹陷部的径向尺寸与压盖50的径向尺寸相配合。这样,可以将压盖50更稳定地安装在轴承座40上。压盖50可以通过螺钉和垫圈等可拆卸连接装置设置在轴承座40的所述凹陷部内,从而当需要维护或更换轴承部件是,便于安装和拆卸压盖50。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突出部51和轴承座40之间的密封性,在突出部51和轴承座40之间的配合面上设置有密封圈70。所述密封圈可以采用常见的O形圈。另外,在单列深沟球轴承30左侧的支承座10和轴承座40之间形成有油封安装空间,在该油封安装空间中设有浮动油封20。浮动油封20可以在支承座10与轴承座40之间相对旋转时,起到旋转油封的作用,防止用于润滑单列深沟球轴承30的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装置,包括支承座(10)和轴承座(4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40)通过单列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支承座(10)上;在所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一侧的所述支承座(10)和轴承座(40)之间设有浮动油封(20);所述支承座(10)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挡圈(60)嵌入所述凹槽中并定位所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二侧的内圈;所述轴承座(40)上安装有压盖(50),所述压盖(50)具有突出部(51),所述突出部(51)的外表面与所述轴承座(40)的内孔相配合并定位所述单列滚动轴承的第二侧的外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虎吴双生裴辉刘仕奇魏朝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