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657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1:13
一种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摩擦制动块用螺栓安装在钢轨两侧,夹板夹着支撑块用螺栓安装在钢轨两侧,夹板的顶端顶着摩擦制动块,两侧夹板上有一个转轴滑槽,转轴穿过两侧夹板的转轴滑槽和升降凸轮用螺母锁住,转轴在滑槽内前后移动,升降凸轮绕转轴转动。夹板两侧用支架各安装有一根顶杆,顶杆的中间串着一个压缩弹簧,顶杆的头部与转轴的头部相抵触,升降凸轮与支撑块之间连接着一个拉伸弹簧。当车轮接触到升降凸轮时,升降凸轮会自动升起挡住车轮,然后升降凸轮抵住支撑块,由支撑块带动两侧夹板推动摩擦制动块起到制动作用,达到制动失控车辆,防止车辆出轨的目的。且防止了现有车轮挡由于支撑块距轨面较高而损坏车辆车轮前端部分的零部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项技术所述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属于固定在线路上的铁路挡车器。
技术介绍
目前所知的摩擦式车轮挡安装于轨道尽头线终端区段,是一项防止轨道车辆因意外失控冲出轨道尽头的安全装置。由于安装于轨道上的支撑块距轨面高度较高,超过了某些车辆上车轮前端零部件距离轨面的高度。如果降低支撑块距离轨面的高度,则有可能挡不住失控车辆的车轮,车轮一旦翻过了支撑块,摩擦制动块将起不了制动作用,从而使失控车辆冲出轨道尽头线终端,酿成事故。现有摩擦式车轮挡中的支撑块固定安装于车轮挡上,其高度约为距轨面150mm左右,能达到限位车轮的要求,但会碰上车辆车轮前端部分车辆的零部件(其高度约为距轨面IlOmm左右)而损坏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摩擦式车轮挡的上述安全隐患,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使现有摩擦式车轮挡中的支撑块的高度降低,不至于碰撞车辆车轮前端部分的零部件而损坏车辆。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的摩擦制动块用螺栓安装在钢轨的两侧,夹板夹着支撑块用螺栓安装在钢轨的两侧,夹板的一端顶着摩擦制动块,两侧夹板上有一个转轴滑槽,转轴穿过两侧夹板的转轴滑槽和升降凸轮用螺母锁住,转轴在滑槽内前后移动,升降凸轮绕转轴转动。夹板两侧用支架各安装有一根顶杆,顶杆的中间串着一个压缩弹簧,顶杆的头部与转轴的头部相抵触,升降凸轮与支撑块之间连接着一个拉伸弹簧。夹板的另一端紧贴着轨面连接着一个铁鞋。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该凸轮形升降式挡车器,其升降凸轮与车轮踏面的接触面是一个齿形弧面。·当失控车辆进入轨道尽头线终端区段,车轮首先踏上铁鞋,当车辆继续前行,车轮踏面接触到升降凸轮的端部,由于车轮的轮压和前行,使升降凸轮绕转轴旋转,并使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同时使升降凸轮的齿形弧面升高并贴紧车轮的踏面,车轮继续前行推动转轴沿滑槽前行,使转轴两端头部顶住顶杆的头部,顶杆压缩弹簧,转轴带着升降凸轮直至凸轮的底面紧贴支撑块,车辆继续前行,则支撑块带着两侧夹板,夹板的端部推着摩擦制动块沿着轨道前行,以摩擦制动块与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来消耗掉车辆的动能,达到制动失控车辆,防止车辆出轨的目的。当车辆退出时,由于顶杆压缩弹簧的作用,顶杆推动转轴回复至初始位置,拉伸弹簧回复至收缩状态,升降凸轮离开支撑块回到初始状态。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无需人工操作,结合车辆本身的运行,能自动变换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的工作高度,满足所有车辆结构特点对车轮挡的要求。只有当车轮接触到升降凸轮时,升降凸轮才会自动升起挡住车轮,然后升降凸轮抵住支撑块,并由支撑块带动两侧夹板推动摩擦制动块起到制动作用。以阻挡失控车辆前行,防止车辆出轨事故。而当失控车辆退出时,升降凸轮会自动复位降低高度,回复至车轮挡的初始状态。铁鞋可以有效防止失控车辆冲击车轮挡时对车轮和轨道造成损伤。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3:升降凸轮与车轮踏面接触时的状态图图中:1.制动摩擦块、2.顶杆(组件)、3.支撑块、4.铁鞋、5.顶杆支架、6.转轴、7.夹板、8.升降凸轮、9.螺母、11.车辆障碍物、12.拉伸弹簧、13a.螺栓、13b.螺栓、13c.螺栓、13d.螺栓、14.车轮、15.压缩弹簧、16.车轮踏面与升降凸轮端部接触、17.升降凸轮齿形弧面与车轮踏面的接触面、18.升降凸轮与支撑块的接触面、19.夹板端面与摩擦制动块端面的接触、20.转轴滑槽、21.钢轨、22.铁路轨道轨面、3 Ih.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安装高度、32h.车辆上车轮前端零部件距离轨面的高度、33h.升降凸轮升起时的高度。34b.轨道内侧距离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摩擦制动块(I)用螺栓(13a)紧固在钢轨(21)的两侧,铁鞋(4)用螺栓(13d)固定在两侧夹板(7)上,夹板(7)、支撑块(3)用螺栓(13b)和螺栓(13c)紧固在钢轨(21)的轨头上,顶杆(2)串入一个压缩弹簧(15)用顶杆支架(5)安装在夹板(7)的两侧,顶杆(2)的头部与转轴(6)的头部相接触,拉伸弹簧(12)—端固定在支撑块(3)上,另一端固定在升降凸轮(8 )上。如图2所示,升降凸轮(8)安装在两侧夹板(7)之间,转轴(6)穿过两侧夹板(7)和升降凸轮(8)用螺母(9)固定在夹板转轴滑槽(20)的两侧。如图3所示,在车轮踏上铁鞋之后,升降凸轮(8)的端点与车轮踏面在(16)处接触,由于车轮的轮压和前行,使升降凸轮(8)绕转轴(6)旋转,凸轮升起后其齿形弧面与车轮踏面在(17)处相贴合,然后车轮继续前行,直至升降凸轮(8)在(18)处抵住支撑块(3)。当车辆失控冲入挡车器安装区域时,由于本案所述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的安装高度(31h)小于车辆上车轮前端零部件距离轨面的高度(32h)。从而保证车轮挡不至于损坏车辆车轮前端的零部件。而当车轮(14)踏上铁鞋(4),车轮踏面与升降凸轮端部(16)处接触,由于车辆惯性和轮压的作用,使得升降凸轮(8)绕转轴(6)旋转,致使升降凸轮(8)的另一端升起,升降凸轮(8)的齿形弧面与车轮踏面在(17)处贴合,此时车轮挡的升降凸轮(8)升起至图1所示(33h)的高度,使得车轮挡能足够承受车辆的冲击力。由于惯性,车轮(14)推着升降凸轮(8),并带着转轴(6)沿转轴滑槽(20)滑行,使转轴(6)两端头部顶住顶杆(2)的头部,压缩弹簧(15)被压缩,转轴(6)带着升降凸轮(8)直至凸轮(8)的底面紧贴支撑块(3 ),如(18 )所示。车辆继续前行,则支撑块(3 )连着两侧夹板(7 ),夹板(7 )的端部在(19 )处顶着摩擦制动块(I) 一起沿着轨道前行,直至完全消耗掉车辆的动能而停止在车轮挡上。当车辆退出时,由于压缩弹簧(15)的作用,顶杆(2)推动转轴(6)回复至初始位置,拉伸弹簧(12)回复至收缩状态,升降凸轮(8)离开支撑块(3)回到初始安装状态。权利要求1.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其摩擦制动块用螺栓安装在钢轨的两侧,夹板夹着支撑块用螺栓安装在钢轨的两侧,夹板的一端顶着摩擦制动块,其特征是:两侧夹板上有一个转轴滑槽,转轴穿过两侧夹板的转轴滑槽和升降凸轮用螺母锁住,转轴在滑槽内前后移动,升降凸轮绕转轴转动,夹板两侧用支架各安装有一根顶杆,顶杆的中间串着一个压缩弹簧,顶杆的头部与转轴的头部相抵触,升降凸轮与支撑块之间连接着一个拉伸弹簧,夹板的另一端紧贴着轨面连接着一个铁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其升降凸轮与车轮踏面的接触面是一个齿形弧 面。专利摘要一种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摩擦制动块用螺栓安装在钢轨两侧,夹板夹着支撑块用螺栓安装在钢轨两侧,夹板的顶端顶着摩擦制动块,两侧夹板上有一个转轴滑槽,转轴穿过两侧夹板的转轴滑槽和升降凸轮用螺母锁住,转轴在滑槽内前后移动,升降凸轮绕转轴转动。夹板两侧用支架各安装有一根顶杆,顶杆的中间串着一个压缩弹簧,顶杆的头部与转轴的头部相抵触,升降凸轮与支撑块之间连接着一个拉伸弹簧。当车轮接触到升降凸轮时,升降凸轮会自动升起挡住车轮,然后升降凸轮抵住支撑块,由支撑块带动两侧夹板推动摩擦制动块起到制动作用,达到制动失控车辆,防止车辆出轨的目的。且防止了现有车轮挡由于支撑块距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凸轮形升降式车轮挡,其摩擦制动块用螺栓安装在钢轨的两侧,夹板夹着支撑块用螺栓安装在钢轨的两侧,夹板的一端顶着摩擦制动块,其特征是:两侧夹板上有一个转轴滑槽,转轴穿过两侧夹板的转轴滑槽和升降凸轮用螺母锁住,转轴在滑槽内前后移动,升降凸轮绕转轴转动,夹板两侧用支架各安装有一根顶杆,顶杆的中间串着一个压缩弹簧,顶杆的头部与转轴的头部相抵触,升降凸轮与支撑块之间连接着一个拉伸弹簧,夹板的另一端紧贴着轨面连接着一个铁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鹏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铁路站场调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