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正东专利>正文

一种轮胎钢丝带的自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510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轮胎钢丝带的自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安装有上砂轮电机,上砂轮电机带动上砂轮,在工作台上安装有两条相互平行的上导轨,在上导轨上安装有沿上导轨运动的上滑板,在上滑板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转鼓,转鼓的转轴轴线与上砂轮的转动轴线平行,在工作台下方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上滑板在上导轨上做往返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精妙,可以大大提高钢丝带的打磨速度和打磨质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钢丝带的自动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修复行业的工具,具体是指一种轮胎钢丝带的自动打磨>J-U装直。
技术介绍
子午线轮胎是轮胎的一种结构形式,区别于斜交轮胎,拱形轮胎,调压轮胎等!俗称为“钢丝轮胎”。午线轮胎胎体的帘线排列不同于斜交轮胎,子午线轮胎的帘线不是相互交叉排列的,而是与外胎断面接近平行,像地球子午线排列,帘线角度小,一般为0°,胎体帘线之间没有维系交点,当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冠部周围应力增大,会造成周向伸张,胎体成辐射状裂口。因此子午线轮胎的缓冲层采用接近周向排列的打交道帘线层,与胎体帘线角度成90°相交,一般为70°到78°,形成一条几乎不能伸张的刚性环形带,把整个轮胎固定,限制轮胎的周向变形,这个缓冲层承受整个轮胎60%到70%的内应力,成为子午线轮胎的主要受力部件,故称之为子午线轮胎的带束层。斜交胎的主要受力部件不在缓冲层上,其80%到90%的内应力均由胎体的帘布层承担。由此可见,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设计很重要,必须具有良好的刚性,可采用多层大角度,高强度而且不易拉伸的纤维材料,如钢丝或者玻璃纤维等。当子午线钢丝因轮胎使用过程中或其它原因受伤折断后,就需要对其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为:将其它废旧子午线胎上的子午线钢丝层割下,然后经过打磨、贴上生胶,经过高温硫化与需要修补胎粘合为一体,达到对轮胎修复的目的。目前的轮胎钢丝打磨基本上都是靠手持式的砂轮磨砂机进行人工打磨的,其效率低下,而且工人的劳动量也很大,打磨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钢丝带的自动打磨装置,适用于轮胎的钢丝自动打磨,达到提高打磨效率、降低工人劳动量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轮胎钢丝带的自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安装有上砂轮电机,上砂轮电机带动上砂轮,在工作台上安装有两条相互平行的上导轨,在上导轨上安装有沿上导轨运动的上滑板,在上滑板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转鼓,转鼓的转轴轴线与上砂轮的转动轴线平行,在工作台下方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上滑板在上导轨上做往返运动。本技术的工作台采用钢板、型钢等焊接而成,主要用于提供操作平面、以及安装各个部件,在工作台上安装有由砂轮电机,砂轮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上砂轮,上砂轮作为打磨钢丝带的部件,在工作台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上导轨,两条上导轨与砂轮电机的输出轴平行,在上导轨上安装有一个上滑板,上滑板可以在上导轨上自由滑动,在工作台下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曲轴等结构带动上滑板在上导轨上做往返运动;在上滑板上安装有一个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转鼓,转鼓的转轴轴线与上砂轮的转动轴线平行,如此,在使用时,将钢丝带从外部输入,并经过上砂轮,上砂轮在钢丝带上方,由于钢丝带有一定的宽度,而且规格不同,因此,在上砂轮不变的情况下,由驱动电机带动上滑板在上导轨上做往复运动,完成上砂轮对同一打磨面内的打磨工作,在上滑板上安装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位于钢丝带的极限位置,在钢丝带或上滑板到达极限位置时,触动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接通触发步进电机转动,步进电机的转动在减速机构的带动下实现对钢丝带的输送,将已经打磨过的钢丝带送走,未打磨的钢丝带位于上砂轮下方,如此,可以连续地完成对钢丝带的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在所述上滑板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位于上砂轮下方,在工作台下方固定有下导轨,在下导轨上安装有下滑板,在下滑板上安装有磨边电机,磨边电机带动磨边砂轮,下滑板的一端通过弹簧或橡皮筋连接在下导轨的端部,下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杆,推动杆穿过上滑板的开口。进一步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于钢丝带的下面两侧均需要打磨,由于上砂轮只能够对钢丝带的上面进行打磨,而钢丝带的下面也需要规则地打磨两侧,所以,在上滑板上设置开口,开口位于上砂轮下方,采用在工作台下方安装下导轨的方式,下导轨与上导轨相互平行,在下导轨上安装下滑板,下滑板可以在下导轨上做往复运动,在下滑板上安装有磨边电机,磨边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磨边砂轮,磨边砂轮可以位于上砂轮的正下方,也可以与上砂轮存在一定的水平距离,磨边砂轮会沿下导轨往返运动,在下滑板上设置有推动杆,推动杆垂直于下滑板,而且其穿过上滑板的开口,下滑板的一端通过弹簧或者是橡皮筋连接在下导轨的端部,弹簧和推动杆分别位于磨边电机的两端,如此,在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上滑板在上导轨上往返移动,而钢丝带随着上滑动移动,当钢丝带触碰到推动杆时,带动下滑板在下导轨上随着上滑板的移动而运动,此时的弹簧或者橡皮筋被拉伸,当上滑板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开始往回运动,此时推动杆与钢丝带之间的推动力消失,弹簧或者橡皮筋需要 恢复形变的收缩力成为下滑板的移动动力,如此,下滑板回复到起始位置,磨边砂轮相对于钢丝带横向移动,完成对钢丝带底部两侧的打磨。在所述转鼓的下方安装有从动轮,在从动轮下方固定有套筒,在套筒内安装有弹簧,弹簧的推力作用在从动轮上。进一步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于转鼓的下方是开口,转鼓带动钢丝带的夹持力减小,为了保证其输送钢丝带的功能,需要增加转鼓对钢丝带的夹持力,因此,在转鼓的下方可以安装从动轮,从动轮可以转动,其位于转鼓下方,在从动轮下方固定一个套筒,在套筒内安装弹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的弹力作用在从动轮上,从而增加从动轮与转鼓之间的夹持力,保证了钢丝带的输送。在所述上滑板上设置有进料压条,进料压条与转鼓分别位于上砂轮两侧。进一步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使得钢丝带跟随上滑板的跟随性较好,可以在上滑板上设置进料压条,进料压条可以用板扣等方式固定,钢丝带从进料压条与上滑板之间的缝隙进入,限制了钢丝带的起始位置和活动空间,有利于使得钢丝带随上滑板而运动,提高打磨质量。所述上砂轮电机通过转轴带动上砂轮,在转轴上套装有固定筒,在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下压装置,下压装置作用于固定筒上。进一步讲,为了保持上砂轮对钢丝带的压力,保证其打磨的质量,可以在上砂轮传动轴的套筒上增加下压装置,下压装置与转鼓下方增加夹持力的套筒结构类似,起到增加下压力的作用。 在所述转鼓上设置有多个钉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技术一种轮胎钢丝带的自动打磨装置,在使用时,将钢丝带从外部输入,并经过上砂轮,上砂轮在钢丝带上方,由于钢丝带具有一定的宽度,而且规格不同,因此,在上砂轮不变的情况下,由驱动电机带动上滑板在上导轨上做往复运动,完成上砂轮对同一打磨面内的打磨工作,在上滑板上安装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位于钢丝带的极限位置,当钢丝带或上滑板到达极限位置时,触动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接通触发步进电机转动,步进电机的转动在减速机构的带动下实现对钢丝带的输送,将已经打磨过的钢丝带送走,未打磨的钢丝带位于上砂轮下方,如此,可以连续地完成对钢丝带的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2本技术一种轮胎钢丝带的自动打磨装置,在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上滑板在上导轨上往返移动,而钢丝带随着上滑动移动,当钢丝带触碰到推动杆时,带动下滑板在下导轨上随着上滑板的移动而运动,此时的弹簧或者橡皮筋被拉伸,当上滑板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开始往回运动,此时推动杆与钢丝带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钢丝带的自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1)上安装有上砂轮电机(2),上砂轮电机(2)带动上砂轮(3),在工作台(1)上安装有两条相互平行的上导轨(4),在上导轨(4)上安装有沿上导轨(4)运动的上滑板(5),在上滑板(5)上安装有步进电机(6),步进电机(6)通过减速机构(7)带动转鼓(8),转鼓(8)的转轴轴线与上砂轮(3)的转动轴线平行,在工作台(1)下方安装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带动上滑板(5)在上导轨(4)上做往返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王正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