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468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钻孔装置,所述耐磨钻孔装置包括钻头、钻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前端、后端和侧壁,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钻杆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位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且所述侧壁上形成有耐磨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所述耐磨钻孔装置在连接件的侧壁上形成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可以通过电镀形成在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其可以大幅度增强所述连接件的耐磨性能,从而在生产工作中,不需要经常进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整体工作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具有较好耐磨性的耐磨钻孔 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钻孔装置被广泛应用在众多场合,其主要依靠钻头的高速旋转,从而在目标物上形成钻孔。钻孔装置一般包括钻头与钻头连接的连接件,其中,在对硬度较高的目标物进行钻孔,由于所述连接件的材料通常为铁或者钢,因此所述连接件极易被磨损,从而需要经常维修甚至更换,导致了工作效率降低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钻孔装置的连接件不耐磨,极易被磨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耐磨钻孔装置,所述耐磨钻孔装置包括钻头、钻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前端、后端和侧壁,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钻杆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位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且所述侧壁上形成有耐磨层。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为钛层或者钛合金层。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通过电焊方式形成在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圆柱体结构。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钻杆包括前杆和后杆,所述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后杆连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杆的直径沿远离所述连接件的方向逐渐减小。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杆的直径恒定,且所述前杆的最小直径等于所述后杆的直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所述耐磨钻孔装置在连接件的侧壁上形成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可以通过电镀形成在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其可以大幅度增强所述连接件的耐磨性能,从而在生产工作中,不需要经常进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整体工作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耐磨钻孔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耐磨钻孔装置,请参阅图1,所述耐磨钻孔装置100包括钻头1、钻杆2和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包括前端(未标示)、后端(未标示)和侧壁(未标示),所述连接件3的前端与所述钻头I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后端与所述钻杆2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侧壁位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且所述侧壁上形成有耐磨层30。其中,所述耐磨层30可以通过电焊方式形成在所述连接件3的侧壁上,所述耐磨层30为钛层、钛合金层或者其它耐磨强度较好的材料,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所述连接件3的耐磨性,从而保证所述连接件3的正常工作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为圆柱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所述连接件3也可以为直径非恒定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钻杆2包括前杆22和后杆24,所述前杆22位于所述连接件3和所述后杆24之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件3和所述后杆24连接。其中,所述前杆22的直径沿远离所述连接件3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后杆24的直径恒定,且所述前杆22的最小直径等于所述后杆24的直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所述耐磨钻孔装置在连接件的侧壁上形成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可以通过电镀形成在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其可以大幅度增强所述连接件的耐磨性能,从而在生产工作中,不需要经常进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整体工作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耐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钻孔装置包括钻头、钻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前端、后端和侧壁,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钻杆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位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且所述侧壁上形成有耐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钛层或者钛合金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通过电焊方式形成在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圆柱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包括前杆和后杆,所述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后杆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杆的直径沿远离所述连接件的方向逐渐减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杆的直径恒定,且所述前杆的最小直径等于 所述后杆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钻孔装置,所述耐磨钻孔装置包括钻头、钻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前端、后端和侧壁,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钻杆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位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且所述侧壁上形成有耐磨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所述耐磨钻孔装置在连接件的侧壁上形成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可以通过电镀形成在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其可以大幅度增强所述连接件的耐磨性能,从而在生产工作中,不需要经常进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整体工作成本。文档编号B23B51/00GK203109308SQ20132011711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马宇, 陈维贤 申请人:深圳市发利构件机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钻孔装置包括钻头、钻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前端、后端和侧壁,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钻杆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位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且所述侧壁上形成有耐磨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宇陈维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发利构件机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