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剑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肠内压监测功能的肠内营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310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有肠内压监测功能的肠内营养管,它包括营养管主体,所述的营养管主体内设有两个腔道,其中一个为营养通路腔,另一个为测压腔,所述营养通路腔和测压腔一端分别开口于设在营养管主体尖端的两个侧孔,所述营养通路腔和测压腔另一端分别开口于设在营养管主体末端的两个输液口,所述的测压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测压腔内的位置与所述测压腔的开口端的侧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拟将腹胀等主诉通过肠内压进行定量从而为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依据,促进肠衰竭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技术的进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肠内压监测功能的肠内营养管
技术介绍
现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肠道功能的判断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案的施行,面对着如何判断术后肠功能恢复程度的挑战。我们知道,术后的肠功能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在放射性肠炎、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等胃肠道功能衰竭的患者以及伴有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其功能恢复时间延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具有刺激肠道蠕动、补充能量等诸多优点,但是特别是在肠功能恢复不完全的患者有增加肠内压的风险,正常小肠内压在20cmH20以下,实验研究表明,肠内压过高可能导致吻合口破裂。在胃肠道手术后,由于胃肠吻合以及肠内营养管置入都造成消化道有破裂穿孔的风险,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导致消化道穿孔,这一严重致死性并发症屡见不鲜,如何尽早使用肠内营养同时避免可能发生的消化道穿孔的严重并发症是本专利拟解决的问题。另外,对肠衰竭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由于患者肠道功能紊乱,仅从患者对腹胀的主诉往往很难判断肠内营养供给的速度是否合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肠内压监测功能的肠内营养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肠内压监测功能的肠内营养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营养管主体(1),所述的营养管主体(1)内设有两个腔道,其中一个为营养通路腔(2),另一个为测压腔(3),所述营养通路腔(2)和测压腔(3)一端分别开口于设在营养管主体(1)尖端的两个侧孔(4,5),所述营养通路腔(2)和测压腔(3)另一端分别开口于设在营养管主体(1)末端的两个输液口(7,8),所述的测压腔(3)内设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在测压腔(3)内的位置与所述测压腔(3)的开口端的侧孔(5)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王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