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防止胃胀气的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271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8:43
一种可防止胃胀气的胃管,包括一根中空的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注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胃管本体靠近所述注入口一端设置有液气分离器,所述液气分离器为一个内部设有空腔的容器,所述空腔与所述胃管本体的注入口和输出口相通,所述空腔最大尺寸处的内径大于所述胃管本体的内径,所述液气分离器的上半部分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液气分离器的空腔相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液气分离器的空腔内还设置有一个可将所述空腔与所述胃管本体连接处的通道封堵的止液浮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可防止胃胀气的胃管,可有效防止空气进入患者胃内,进而避免患者产生胃胀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胃胀气的胃管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营养素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应用经胃管鼻饲法供给流质饮食,以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等营养素,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使用时,由专业医护人员将胃管由患者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 管到达胃部。胃管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现有普通胃管为一中空管状物,该管状物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计为食物注入口和食物输出口。这种现有的普通胃管的缺点是:当护理人员在注入鼻饲流质或药物时,需将胃管反折以减少空气进入患者胃内,以避免患者腹胀的发生。这样不仅使操作繁琐,并且若操作不当,就有可能有大量气体直接进入患者胃内,造成患者腹胀、胃部不适,加重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康复;且在反复抽吸胃内容物时,患者的体液外溢,易污染病房环境,易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胃管进行改进,设计一种可防止胃胀气的胃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胃胀气的胃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可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胃胀气的胃管,包括一根中空的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注入口和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靠近所述注入口一端设置有液气分离器,所述液气分离器为一个内部设有空腔的容器,所述空腔与所述胃管本体的注入口和输出口相通,所述空腔最大尺寸处的内径大于所述胃管本体的内径,所述液气分离器的上半部分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液气分离器的空腔相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液气分离器的空腔内还设置有一个可将所述空腔与所述胃管本体连接处的通道封堵的止液浮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胃胀气的胃管,包括一根中空的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注入口和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靠近所述注入口一端设置有液气分离器,所述液气分离器为一个内部设有空腔的容器,所述空腔与所述胃管本体的注入口和输出口相通,所述空腔最大尺寸处的内径大于所述胃管本体的内径,所述液气分离器的上半部分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液气分离器的空腔相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液气分离器的空腔内还设置有一个可将所述空腔与所述胃管本体连接处的通道封堵的止液浮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胃胀气的胃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濯沈梅芬戴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