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小鼠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270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实验动物仪器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小鼠固定器;该固定器主要由支撑柱、支撑柱固定螺丝、底部平台、活塞、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外连气囊、橡胶软管、底座吸盘、固定腔和固定腔内衬气囊组成;支撑柱和支撑柱固定螺丝与底部平台固定连接;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通过底座吸盘8固定于底部平台上;该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上设有外连气囊、橡胶软管和固定腔;固定腔内设有固定腔内衬气囊,外连气囊、橡胶软管和腔内衬气囊依次连接;所述活塞的一端置于固定腔内。使用结果表明,本固定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节,同时,其还具有可调节和拆卸的底座,方便不同实验人员进行操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实验动物仪器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小鼠固定器;该固定器满足人体工程学、能固定不同品系和体型小鼠。
技术介绍
目前,小鼠尾静脉注射是药理、毒理、遗传、肿瘤、免疫学及其它实验领域中常用的注射方法;其中,有些实验如HBV高压尾静脉注射建立HBV感染小鼠模型,要求将2ml质粒溶液通过尾静脉10秒内快速、准确打入小鼠体内,而免疫学中的细胞过继转移技术,则要求过继的免疫细胞需在数分钟内匀速、缓慢将细胞打入小鼠体内;因而对实验小鼠需要有效的固定,成为决定实验成败的决定因素,尤为重要。而实验过程中,根据不同实验要求,会选用BALB/C、C3H (C3H/HeN、C3H/HeJ)、C57BL (C57 BL/6、C57BL/10)、AKR (AKR/N、AKR/J)等不同品系的小鼠;上述小鼠由于品系不同,相同周龄小鼠体型差异比较大,若用同种规格固定器固定实验小鼠,小鼠固定器不能与实验所需小鼠完全匹配,无法保证所有实验小鼠得到充分固定,从而使得小鼠固定不牢固,造成小鼠挣扎尾巴滑落,导致实验失败;或者实验中对小鼠固定过紧,导致小鼠实验中死亡,无法保证后续实验顺利进行。若根据实验小鼠不同体型使用不同规格小鼠固定器,一则现有动物实验用仪器设备市场无各种规格固定器供货,二则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此外,在尾静脉注射过程中,由于操作者身高差异,及操作习惯差异,小鼠固定器的已有固定高度,无法满足实验操作人员实验注射所需要的最适操作高度;并且由于不同实验要求,部分实验操作需要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因此小鼠固定器工作平台的高度和角度,成为决定实验成败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可调节性,从而适合不同品系,不同体型的小鼠固定器;该固定器需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需满足不同操作者,不同小鼠实验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小鼠固定器;该固定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刚性固定器,可根据实验选用的不同小鼠体型进行相应调节,以便于对实验选用的不同小鼠进行有效而无创伤性固定;同时,所述固定器具有可调节和拆卸的底座,方便不同实验人员进行操作。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器,由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下部底座与上部固定器组成;下部底座和上部固定器可通过吸盘方式进行拆分和组合方式工作;下部的可调节性底座可调节实验操作平台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不同操作者所需的高度和操作角度的要求;上部固定器的腔体内部安装有气囊内衬,可通过外部打气调节气囊直径大小,进而调节固定器内部腔体空间,便于对不同体型和大小的小鼠进行实验固定;同时所述实验平台角度可调节,也有助于实验平台工作中采光。具体而言,本技术的可调节小鼠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支撑柱1、支撑柱固定螺丝2、底部平台3、活塞4、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5、外连气囊6、橡胶软管7、底座吸盘8、固定腔9和固定腔内衬气囊11组成;所述支撑柱I和支撑柱固定螺丝2为一个整体、与底部平台3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5通过底座吸盘8固定于底部平台3上;该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5上设有外连气囊6、橡胶软管7和固定腔9 ;该固定腔9内设有固定腔内衬气囊11,外连气囊6、橡胶软管7和腔内衬气囊11依次连接;所述活塞4的一端置于固定腔9内;所述外连气囊6上设有气囊旋钮12和气囊旋钮开关13 ;所述底座吸盘8通过固定螺丝10固定于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5上;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柱I和支撑柱固定螺丝2为一个整体;通过旋转支撑柱I可调节底部平台3的高度和角度,使操作平台高度符合不同操作者的最适操作高度,同时通过角度的调整,可 使操作平台满足不同光线条件下的采光需要;本技术中,所述的上部固定器平台5设有底座吸盘8 ;该上部固定器平台5可与底部平台3组合使用,也可单独吸附于操作台,独立使用;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腔9为圆柱形,为固定小鼠的主要装置;实验中,将受试小鼠置于固定腔9内,推动腔内活塞4至小鼠头部固定小鼠,防止小鼠前后移动;本技术中,所述外连气囊6、橡胶软管7和腔内衬气囊11依次连接;实验中,使用外连气囊6打气,使固定腔内衬气囊11充盈,收紧固定腔9内空间,上下和左右方向固定实验小鼠;本技术中,根据不同小鼠体型,固定好小鼠后,旋紧所述外置的气囊旋钮开关13,使气囊旋钮12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实验操作;本技术中,松开所述气囊旋钮开关13,打开气囊旋钮12放气,可将实验小鼠从本固定器中取出。使用时,首先通过旋转支撑柱I调节底部平台3的高度和角度,使操作平台高度符合不同操作者的最适操作高度,同时通过角度的调整,可使操作平台满足不同光线条件下的采光需要;然后,将实验小鼠置于固定腔9内,推动腔内活塞4至小鼠头部固定小鼠,防止小鼠前后移动;再后,使用外连气囊6打气,使固定腔内衬气囊11充盈,收紧固定腔9内空间,上下和左右方向固定实验小鼠;实验中根据不同小鼠体型,固定好小鼠后,旋紧所述外置的气囊旋钮开关13,使气囊旋钮12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实验操作;最后,实验结束,松开所述气囊旋钮开关13,打开气囊旋钮12放气,将实验小鼠从本技术可调节小鼠固定器中取出。使用结果表明,本固定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实验选用的不同小鼠体型进行相应调节,进行有效而无创伤性固定;同时,该固定器具有可调节和拆卸的底座,方便不同实验人员进行操作。本技术的可调节小鼠固定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以下优点::(I)所述的小鼠固定器由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底座与上部固定器两大部分组成,便于根据不同实验操作平台条件进行拆分和组合使用;(2)所述小鼠固定器底座四角设有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调节器,方便调节实验操作平台的高度和角度,保证实验操作者以最适高度完成实验操作;且可调节实验平台角度,使实验操作平台符合不同操作者的操作习惯,符合实验人员的人体工程学需要;同时实验平台角度可调节,也有助于实验平台工作中采光;(3)本技术中,所述固定腔内部安装可调节的气囊内衬,通过外部打气控制,可及时、方便调节气囊大小,从而调节小鼠固定器内部空间,有利于固定控制不同体型小鼠,牢固的固定实验小鼠;(4)本固定器内的气囊内衬,采用纤维材质的软性结构制备;在对小鼠固定时,不易对小鼠造成刚性的压迫性损伤,同时对实验小鼠的固定效果也比较好;同时,含有气体的内衬有助于小鼠实验中的舒适性,符合实验动物福利的3R原则。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通过具体的附图和实施举例对本技术的进行详细地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正和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纳入本技术的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调节底座结构仰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调节底座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调节固定器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可调节固定器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图4中的A向剖面图;图广图5 ,I为支撑柱、2为支撑柱固定螺丝、3为底部平台、4为活塞、5为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6为外连气囊、7为橡胶软管、8为底座吸盘、9为固定腔、10为固定螺丝、11为固定腔内衬气囊、12为气囊旋钮、13为气囊旋钮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广图5所示,本可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小鼠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支撑柱(1)、支撑柱固定螺丝(2)、底部平台(3)、活塞(4)、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5)、外连气囊(6)、橡胶软管(7)、底座吸盘(8)、固定腔(9)和固定腔内衬气囊(11)组成;所述支撑柱(1)和支撑柱固定螺丝(2)为一个整体、与底部平台(3)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5)通过底座吸盘(8)固定于底部平台(3)上;该上部固定器底部平台(5)上设有外连气囊(6)、橡胶软管(7)和固定腔(9);该固定腔(9)内设有固定腔内衬气囊(11),外连气囊(6)、橡胶软管(7)和腔内衬气囊(11)依次连接;所述活塞(4)的一端置于固定腔(9)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羽晓瑜彭秀华任广旭褚静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