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351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2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能够同时固定放置多本不同大小的教材,并且使教材可靠地处于打开状态,教材放置的高度能够调节,使老师坐着教学和站着教学时都能固定教材,万向轮的设置使可调节教材固定架易于移动。万向轮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端,立柱I、齿轮架和套筒杆II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套筒杆I活动连接在立柱I上,齿条固定连接在套筒杆I的外壁上,齿轮活动连接在芯轴上,并且齿轮与齿条啮合,摇柄固定连接在齿轮上,立柱II活动连接在套筒杆II内,套筒杆I和立柱II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V形面板的底部,卡条活动连接在V形面板上的滑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工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
技术介绍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一边看教材一边讲授课程内容,老师上课时长期将教材拿在手里,容易使老师胳膊的肌肉酸痛;老师在书写板书时,需要将教材放置在讲台上并用重物将教材压住,才能保证教材不会合上,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不便,降低了教学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能够同时固定放置多本不同大小的教材,并且使教材可靠地处于打开状态,不会闭合,教材放置的高度能够调节,使老师坐着教学和站着教学时都能固定教材,有利于老师双手的放松,提高教学效率,万向轮的设置使可调节教材固定架易于移动,方便老师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教学工具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包括底板、万向轮、立柱I、紧固螺钉I、套筒杆I、齿条、齿轮、摇柄、齿轮架、立柱II、紧固螺钉II、套筒杆II、V形面板和卡条,能够同时固定放置多本不同大小的教材,并且使教材可靠地处于打开状态,不会闭合,教材放置的高度能够调节,使老师坐着教学和站着教学时都能固定教材,有利于老师双手的放松,提高教学效率,万向轮的设置使可调节教材固定架易于移动,方便老师使用。齿轮架上设置有芯轴,芯轴固定连接在齿轮架的顶端。V形面板上设置有挡条和滑槽,滑槽有四个,四个滑槽均匀地分布在v形面板上。万向轮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端,立柱I、齿轮架和套筒杆II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并且齿轮架位于立柱I的右侧,套筒杆I活动连接在立柱I上,紧固螺钉I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杆I的下端,齿条固定连接在套筒杆I的外壁上,齿轮活动连接在芯轴上,并且齿轮与齿条啮合,摇柄固定连接在齿轮上,立柱II活动连接在套筒杆II内,紧固螺钉II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杆II的上端,套筒杆I和立柱II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V形面板的底部,卡条有两个,其中一个卡条活动连接在V形面板左侧的两个滑槽内,另外一个卡条活动连接在V形面板右侧的两个滑槽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所述的万向轮有四个,并且四个万向轮均为自锁式万向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所述的齿轮的中心设置有相应芯轴的通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所述的立柱I上设置有相应紧固螺钉I的限位槽I,立柱II上设置有相应紧固螺钉II的限位槽II。本技术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能够同时固定放置多本不同大小的教材,并且使教材可靠地处于打开状态,不会闭合,教材放置的高度能够调节,使老师坐着教学和站着教学时都能固定教材,有利于老师双手的放松,提高教学效率,万向轮的设置使可调节教材固定架易于移动,方便老师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在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的齿轮架9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万向轮2;立柱I3;紧固螺钉I4;套筒杆I5;齿条6;齿轮7;摇柄8;齿轮架9;芯轴9-1;立柱II10;紧固螺钉II11;套筒杆II12;V形面板13;挡条13-1;滑槽13-2;卡条14。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教学工具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包括:底板1、万向轮2、立柱I3、紧固螺钉I4、套筒杆I5、齿条6、齿轮7、摇柄8、齿轮架9、立柱II10、紧固螺钉II11、套筒杆II12、V形面板13和卡条14,能够同时固定放置多本不同大小的教材,并且使教材可靠地处于打开状态,不会闭合,教材放置的高度能够调节,使老师坐着教学和站着教学时都能固定教材,有利于老师双手的放松,提高教学效率,万向轮的设置使可调节教材固定架易于移动,方便老师使用。齿轮架9上设置有芯轴9-1,芯轴9-1固定连接在齿轮架9的顶端。V形面板13上设置有挡条13-1和滑槽13-2,滑槽13-2有四个,四个滑槽13-2均匀地分布在v形面板13上。万向轮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下端,立柱I3、齿轮架9和套筒杆II1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并且齿轮架9位于立柱I3的右侧,套筒杆I5活动连接在立柱I3上,紧固螺钉I4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杆I5的下端,齿条6固定连接在套筒杆I5的外壁上,齿轮7活动连接在芯轴9-1上,并且齿轮7与齿条6啮合,摇柄8固定连接在齿轮7上,立柱II10活动连接在套筒杆II12内,紧固螺钉II11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杆II12的上端,套筒杆I5和立柱II10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V形面板13的底部,卡条14有两个,其中一个卡条14活动连接在V形面板13左侧的两个滑槽13-2内,另外一个卡条14活动连接在V形面板13右侧的两个滑槽13-2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放置在V形面板13上,使教材位于挡条13-1和卡条14之间,保证教材可靠地处于打开状态,卡条14能够在滑槽13-2内滑动,使挡条13-1和卡条14之间能够固定不同大小的教材,并且卡条14有两个,使老师能够将多本教材同时固定在挡条13-1和两个卡条14之间,提高教学效率;根据老师的身高和使用习惯,需要调节教材固定架的高度时,摇动摇柄8,使齿轮7绕芯轴9-1转动,由于齿轮7与齿条6啮合,齿轮7的转动能够带动齿条6做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使V形面板13的高度得以调节,调节完成后,拧紧紧固螺钉I4和紧固螺钉II11,能够使V形面板13的高度固定,提高老师教学的舒适度;万向轮2的设置使可调节教材固定架易于移动,方便老师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万向轮2有四个,并且四个万向轮2均为自锁式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齿轮7的中心设置有相应芯轴9-1的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立柱I3上设置有相应紧固螺钉I4的限位槽I,立柱II10上设置有相应紧固螺钉II11的限位槽II。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包括底板(1)、万向轮(2)、立柱I(3)、紧固螺钉I(4)、套筒杆I(5)、齿条(6)、齿轮(7)、摇柄(8)、齿轮架(9)、立柱II(10)、紧固螺钉II(11)、套筒杆II(12)、V形面板(13)和卡条(14),其特征在于:齿轮架(9)上设置有芯轴(9‑1),芯轴(9‑1)固定连接在齿轮架(9)的顶端;V形面板(13)上设置有挡条(13‑1)和滑槽(13‑2),滑槽(13‑2)有四个,四个滑槽(13‑2)均匀地分布在v形面板(13)上;万向轮(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下端,立柱I(3)、齿轮架(9)和套筒杆II(1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并且齿轮架(9)位于立柱I(3)的右侧,套筒杆I(5)活动连接在立柱I(3)上,紧固螺钉I(4)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杆I(5)的下端,齿条(6)固定连接在套筒杆I(5)的外壁上,齿轮(7)活动连接在芯轴(9‑1)上,并且齿轮(7)与齿条(6)啮合,摇柄(8)固定连接在齿轮(7)上,立柱II(10)活动连接在套筒杆II(12)内,紧固螺钉II(11)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杆II(12)的上端,套筒杆I(5)和立柱II(10)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V形面板(13)的底部,卡条(14)有两个,其中一个卡条(14)活动连接在V形面板(13)左侧的两个滑槽(13‑2)内,另外一个卡条(14)活动连接在V形面板(13)右侧的两个滑槽(13‑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可调节教材固定架,包括底板(1)、万向轮(2)、立柱I(3)、紧固螺钉I(4)、套筒杆I(5)、齿条(6)、齿轮(7)、摇柄(8)、齿轮架(9)、立柱II(10)、紧固螺钉II(11)、套筒杆II(12)、V形面板(13)和卡条(14),其特征在于:齿轮架(9)上设置有芯轴(9-1),芯轴(9-1)固定连接在齿轮架(9)的顶端;V形面板(13)上设置有挡条(13-1)和滑槽(13-2),滑槽(13-2)有四个,四个滑槽(13-2)均匀地分布在v形面板(13)上;万向轮(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下端,立柱I(3)、齿轮架(9)和套筒杆II(1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并且齿轮架(9)位于立柱I(3)的右侧,套筒杆I(5)活动连接在立柱I(3)上,紧固螺钉I(4)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杆I(5)的下端,齿条(6)固定连接在套筒杆I(5)的外壁上,齿轮(7)活动连接在芯轴(9-1)上,并且齿轮(7)与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