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9534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0:02
内窥镜具有:弯曲操作旋钮,其对弯曲部进行向第1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以及接触区域检测部,其在对所述弯曲部进行向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时,经时检测接触面接触的区域作为接触区域。所述内窥镜具有:位置信息计算部,其计算所检测到的所述接触区域的经时的位置信息;位置变化检测部,其根据所述接触区域的经时的所述位置信息,检测对所述弯曲部进行向所述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时所述接触区域的位置变化;驱动部件,其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垂直方向弯曲;以及驱动控制部,其根据所述接触区域的所述位置变化,对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状态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插入部中设有能够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第I垂直方向、以及与长度方向垂直且与第I垂直方向垂直的第2垂直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的内窥镜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插入部中设有能够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第I垂直方向、以及与长度方向垂直且与第I垂直方向垂直的第2垂直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的内窥镜。这里,第I垂直方向是由摄像元件进行摄像而得到的被摄体图像的上下方向(UD方向),第2垂直方向是被摄体图像的左右方向(LR方向)。在该内窥镜中,在把持部的把持外壳的外表面设有进行向第I垂直方向弯曲操作的第I弯曲操作旋钮以及进行向第2垂直方向弯曲操作的第2弯曲操作旋钮。第2弯曲操作旋钮位于第I弯曲操作旋钮的外侧,与第I弯曲操作旋钮同轴设置。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687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情况下,在内窥镜的使用时,有时需要单手进行向第I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和向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在所述专利文献I的内窥镜中,第2弯曲操作旋钮位于第I弯曲操作旋钮的外侧,与第I弯曲操作旋钮同轴设置。因此,在单手进行向第I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和向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的情况下,手术医生的手指很难到达第2弯曲操作旋钮。并且,由于第I弯曲操作旋钮和第2弯曲操作旋钮同轴,所以,基于弯曲操作的第I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方向和基于弯曲操作的第2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方向相同。由于向第I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中的第I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方向和向与第I垂直方向垂直的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中的第2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方向相同,所以,手术医生很难对弯曲部进行向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由此,在所述专利文献I的内窥镜中,弯曲部的弯曲操作的操作性低下。这里,考虑在把持外壳的外表面的与第I弯曲操作旋钮不同的位置,以不与第I弯曲操作旋钮同轴的状态设置第2弯曲操作旋钮。但是,通过在不同位置以不同轴的状态设置2个弯曲操作旋钮,在把持部中,2个弯曲操作旋钮和传递弯曲操作的部件所占的空间增大。因此,无法在把持外壳的内部确保充分的空间。并且,由于在把持外壳的不同位置安装能够相对于把持外壳转动的2个弯曲操作旋钮,所以,与同轴设置2个弯曲操作旋钮的情况相比,很难确保各个弯曲操作旋钮与把持外壳之间的水密。由此,由于液体容易从把持外壳的外部流入内部,所以,在使用后很难进行把持部的清洗。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所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内窥镜:有效防止液体流入把持部的内部,在把持部的内部确保充分的空间,并且容易进行弯曲操作。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某个方式的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具有能够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第I垂直方向、以及与长度方向垂直且与第I垂直方向垂直的第2垂直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把持部,其具有把持外壳,设置成比所述插入部更靠基端方向侧;弯曲操作旋钮,其安装在所述把持外壳上,对所述弯曲部进行向所述第I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接触区域检测部,其具有设置在所述把持外壳的外表面上的接触面,在对所述弯曲部进行向所述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时,经时检测所述接触面接触的区域作为接触区域;位置信息计算部,其计算所检测到的所述接触区域的经时的位置信息;位置变化检测部,其根据所述接触区域的经时的所述位置信息,检测对所述弯曲部进行向所述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时的所述接触区域的位置变化;驱动部件,其通过被驱动而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垂直方向弯曲;以及驱动控制部,其根据所述接触区域的所述位置变化,对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状态进行控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如下的内窥镜:有效防止液体流入把持部的内部,在把持部的内部确保充分的空间,容易进行弯曲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第I 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框图。图3是概略地示出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把持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说明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位移量计算部中的处理的概略图。图5是概略地示出手术医生单手把持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把持外壳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概略地示出第I比较例的内窥镜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增大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向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量的情况下使弯曲部向第2垂直方向弯曲的弯曲操作的概略图。图8是示出减小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向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量的情况下使弯曲部向第2垂直方向弯曲的弯曲操作的概略图。图9是示出在参照例的滑动板中通过向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而在接触面中使接触区域的位置变化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0是示出减小参照例的弯曲部向第2垂直方向的弯曲量的情况下使弯曲部向第2垂直方向弯曲的弯曲操作的概略图。图11是概略地示出第2比较例的内窥镜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I实施方式)参照图1 图11对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和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I的图。如图1和图2所示,内窥镜I具有被插入体腔内且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插入部2、以及设置成比插入部2更靠基端方向侧的把持部3。在把持部3上连接有通用缆线4的一端。在通用缆线4的另一端设有镜体连接器(未图示)。插入部2具有前端硬性部6、设置成比前端硬性部6更靠基端方向侧的弯曲部7、以及设置成比弯曲部7更靠基端方向侧的挠性管部8。弯曲部7能够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第I垂直方向(图1的箭头U的方向和箭头D的方向)、以及与长度方向垂直且与第I垂直方向垂直的第2垂直方向(图1的箭头L的方向和箭头R的方向)上弯曲。在插入部2的前端部设有CXD等摄像元件11。在摄像元件11上连接有电信号线13的前端。电信号线13通过插入部2的内部、把持部3的内部和通用缆线4的内部,基端经由镜体连接器与图像处理器等图像处理单元15连接。并且,在插入部2的内部,从插入部2的前端部起沿着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对照射被摄体的光进行引导的光导(未图示)。光导通过把持部3的内部和通用缆线4的内部,基端经由镜体连接器与光源单元(未图示)连接。这里,第I垂直方向与由摄像元件11进行摄像而得到的被摄体图像的上下方向(UD方向)一致。而且,第2垂直方向与被摄体图像的左右方向(LR方向)一致。把持部3具有作为外装的把持外壳17。在把持外壳17上安装有弯曲操作旋钮19。通过转动弯曲操作旋钮19,对弯曲部7进行向第I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弯曲操作旋钮19与把持外壳17之间保持水密。图3是示出把持部3的结构的图。如图1和图3所示,把持外壳17具有外表面朝向第2垂直方向(图1和图3的箭头L的方向和箭头R的方向)的第I外表面部21、以及外表面朝向第I垂直方向(图1和图3的箭头U的方向和箭头D的方向)的第2外表面部22。在第I外表面部21上设有弯曲操作旋钮19。弯曲操作旋钮19在转动轴S与第2垂直方向平行的状态下安装在 第1外表面部21上。因此,通过弯曲操作,弯曲操作旋钮19与第I垂直方向大致平行地转动。如图2所示,在把持外壳17的内部设有第I滑轮25。第I滑轮25通过弯曲操作旋钮19的向第I垂直方向的弯曲操作而转动。在第I滑轮25上连接有2条第I弯曲线27A、27B的基端。第I弯曲线27A、27B通过挠性管部8的内部,前端与弯曲部7的前端部连接。通过第I滑轮25的转动,第I弯曲线27A、27B中的一方被牵引。通过牵引第I弯曲线27A,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