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92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起子,包括内部设置马达的主体、批头、传动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批头,且可在所述主体内设马达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批头转动,所述定位机构定位传动机构的位置使所述马达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批头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两条直线上,若一面开口的长方体形设备壳体相对的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动起子的长度,操作员使用该电动起子将螺钉螺合入其中一侧壁的安装孔上时,批头的转动轴线与安装孔的轴线重合,从而可正确安装螺钉,且操作比较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子,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起子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电动起子10用于将螺钉30螺合入/拔出一设备壳体20上,其包括主体12及连接在主体12上的批头14。主体12和批头14大致为圆柱体结构,且同轴设置。设备壳体20包括矩形底板21及自底板21四边缘顺次一体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5、第三侧壁27及第四侧壁29,底板21与第一、二、三、四侧壁23、25、27、29围成收容槽。第一侧壁23上开设有与螺钉30配合的安装孔(图未示)。第一侧壁23和第三侧壁27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动起子10的长度。安装孔的中心与底板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侧壁27的高度。当操作员用上述电动起子10将螺钉30螺合入设备壳体20第一侧壁23的安装孔上时,由于第一侧壁23和第三侧壁27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动起子10的长度,安装孔的中心与底板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侧壁27的高度,操作员需将电动起子10靠近第三侧壁27远离底板21的端部且倾斜一定角度使批头14靠近安装孔螺合入螺钉30,这样很可能导致螺钉30不能对准安装孔而使螺钉30安装歪。尤其在安装孔的中心与底板21之间的距离远小于第三侧壁27的高度时,电动起子10倾斜的角度更大,这样可能导致螺钉30根本安装不上,操作相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容易操作的电动起子。一种电动起子,包括内部设置马达的主体、批头、传动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批头,且可在所述主体内设马达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批头转动,所述定位机构定位传动机构的位置使所述马达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批头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两条直线上。上述电动起子主体内设马达的转动轴线与批头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不同的直线上,若一面开口的长方体形设备壳体相对的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动起子的长度,操作员使用该电动起子将螺钉螺合入其中一侧壁的安装孔上时,批头的转动轴线与安装孔的轴线重合,从而可正确安装螺钉,且操作比较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动起子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动起子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电动起子的局部图。图4为图2所示电动起子的分解图。图5为图4所示电动起子的V放大图。图6为图2所示电动起子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电动起子99包括主体50、批头60、连接在主体50和批头60之间的传动机构70及定位传动机构70位置的定位机构80及壳体90。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5,主体50大致为圆柱体结构,其内通常设置有马达,用以为批头60提供动力。主体50包括第一转轴52。第一转轴52在马达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第一转轴5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马达的转动轴线重合。批头60大致为圆柱体结构,其与主体50平行。传动机构70包括第二转轴73、连接第一转轴52和第二转轴73的第一转向单元75、第三转轴77及连接第二转轴73和第三转轴77的第二转向单元79。第一转向单元75包括转向部750、主动接头751和从动接头753、第一销子755、第二销子757和第三销子759。转向部750为方形体,其上设有二垂直连通的第一通孔7502和第二通孔7504。主动接头751位于第一转轴52远离主体50的一端且与第一转轴52一体成形,其包括二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臂7510。二第一转动臂7510分别设有与第一销子755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7512。从动接头753位于第二转轴73靠近第一转轴52的一端且和第二转轴73一体成形,其包括与第一转动臂7510垂直的二相互平行的第二转动臂7530。二第二转动臂7530分别设有与第二销子757和第三销子759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7532。第一销子755贯穿第一通孔7502且两端分别穿过二第一转动臂7510的二第一安装孔7512将转向部750安装于主动接头751上。第二销子757和第三销子759分别穿过第二通孔7504且其中一端与第一销子755接触,其中另一端分别穿过二第二转动臂7530的二第二安装孔7532将转向部750安装于从动接头753上,使第二转轴73可随第一转轴52转动,并使转动的轴线发生变化,即第二转轴73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转轴52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两条直线上。第三转轴77平行于主体50。第三转轴77远离第二转轴73的一端设有固定部770。固定部770将批头60固定于第三转轴77上使批头60可在第三转轴77的带动下转动,第三转轴77的转动轴线和批头60的转动轴线重合。第二转向单元79与第一转向单元75结构相同,用于连接第二转轴73和第三转轴77使第三-->转轴77可随第二转轴73转动,并使转动的轴线发生变化,即第三转轴77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转轴73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两条直线上。第二转向单元79的结构及其与第二转轴73和第三转轴77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考第一转向单元75及第一转向单元75与第一转轴52和第二转轴73之间的连接关系,此处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第三转轴77,第二转向单元79直接连接第二转轴73和批头60使批头60可随第二转轴73转动,并使转动的轴线发生变化,即第二转轴73的转动轴线与批头60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两条直线上。定位机构80定位传动机构70的位置,使主体50与批头60平行,使主体50内马达的转动轴线与批头60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两条直线上。定位机构80包括第一固定件82、垂直于第一固定件82的第一定位件84和第二定位件86、与将主体50绑设于第一固定件82上的第二固定件88。第一固定件82为长条体,其靠近主体50的一端设有四个固定孔820。第一定位件84为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件82的方形体,其与固定孔820分别位于第一定位件82的相对两端,且远离第一固定件82的端部设有第一定位孔840,以使第三转轴77穿过,从而定位第三转轴77的位置。第二定位件86为方形体,其位于固定孔820与第一定位件84之间,平行于第一定位件84,且长度小于第一定位件84。第二定位件86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件82,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860以使第一转轴52穿过,从而定位第一转轴52的位置。第二固定件88包括二相互平行的固定体882和四个螺母884。二固定体882为两端设有螺纹的U形条状体,分别套接于主体50上且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件82的固定孔820与螺母884螺合将主体50绑定在第一固定件82上,从而可阻止主体50相对定位机构80移动。壳体90包括板状左壳体92、右壳体94和位于左壳体92和右壳体94之间的上壳体96。左壳体92和右壳体94结构相同并对称固定于第一固定件82、第一定位件84、第二定位件86两侧。上壳体96靠近第二转轴73,固定连接于左壳体92和右壳体94,并与左壳体92、右壳体94、第一固定件82、第一定位件84、第二定位件86围成容置空间容置第二转轴73。组装时,首先将主体50的第一转轴52穿过第二定位件86的第二定位孔860,并通过第一转向单元75与第二转轴73相连接,使第二转轴73可随第一转轴52转动。然后将第三转轴77穿过第一定位件84的第一定位孔840,并通过第二转向单元79与第三转轴77相连接,使第三转轴77可随第二转轴73转动,将批头60固定于第三转轴77上使批头60可在第三转轴77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实现批头60在主体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起子,包括批头和内部设置马达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起子还包括传动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批头以在所述主体内设马达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批头转动,所述定位机构定位传动机构的位置使所述马达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批头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两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起子,包括批头和内部设置马达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起子还包括传动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批头以在所述主体内设马达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批头转动,所述定位机构定位传动机构的位置使所述马达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批头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两条直线上。【权利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批头平行。【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批头。【权利要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马达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向单元、第二转轴、第二转向单元,第一转向单元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且使第二转轴可随第一转轴转动并使第二转轴的转动轴线相对第一转轴的转动轴线发生变化;第二转向单元连接第二转轴和批头使批头可随第二转轴转动并使批头的转动轴线相对第二转轴的转动轴线发生变化。【权利要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马达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向单元、第二转轴、第二转向单元及与批头相连的第三转轴,第一转向单元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且使第二转轴可相对第一转轴转动并使第二转轴的转动轴线相对第一转轴的转动轴线发生变化;第二转向单元连接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且使第三转轴可随第二转轴转动并使第三转轴的转动轴线相对第二转轴的转动轴线发生变化;第三转轴与批头固定连接可带动批头转动,第三转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批头的转动轴线重合。【权利要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单元包括主动接头、从动接头及连接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二鹏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