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598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衬套,其包括方块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对的底面和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底面两端的第一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震衬套改进了原方块形结构,增加了防震的凹槽,增加了衬套形变的程度,从而提高了减震、防震的效果;此外,还减轻了重量,节约了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震衬套具有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震衬套,尤其是机械设备上使用的防震衬套。
技术介绍
机械设备一般都会用电机做为驱动机构,做为设备的动力来源。在电机工作时,会因为其中转子的高速运转而产生震动。这种震动会传递到设备的其他部件和外壳上,造成噪音,尤其是震动传递到外壳上引起共振,噪音更大;此外,震动还会影响加工的精度。所以,如何切断震动传递的途径,降低震动,是目前在机械设计领域经常会考虑的问题。目前,采用的是将橡胶制成的方块形衬套设置在设备和外壳间,以利用衬套吸能,减少震动传递。但是,震动过大时,橡胶本身还是可以传递震动的,因而减震防震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的防震衬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震衬套,其包括方块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对的底面和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底面两端的第一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还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也连通所述底面的两端。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优选的,所述主体的正面上设置两凸出于所述主体正面且相互平行的夹持部。优选的,两所述夹持部内侧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凹槽。优选的,两所述夹持部的边缘均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优选的,所述防震衬套由橡胶或硅胶制成。本专利技术的防震衬套改进了原方块形结构,增加了防震的凹槽,增加了衬套形变的程度,从而提高了减震、防震的效果;此外,还减轻了重量,节约了材料。本专利技术的防震衬套具有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一种防震衬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震衬套包括方块形的主体10。主体10包括相对的底面12和正面14,其中主体10的底面1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6,第一凹槽16沿底面12所在平面贯穿。主体10的底面12上还设置有垂直于第一凹槽16的第二凹槽18,第二凹槽18沿底面12所在平面贯穿。第一凹槽16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减震效果最好,第二凹槽18的横截面为方形。主体10的正面14上设置两凸出于主体10正面14且相互平行的夹持部20,两夹持部20内侧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凹槽22,两夹持部20的边缘均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24。夹持部20用于将主体10固定在外壳(未图TjO上,导向面24用于引导外壳上相应形状的凸出部分(未图示)插入到两夹持部20中间,并固定在第三凹槽22内。防震衬套由橡胶或硅胶制成,这样,当震动传递过来时,防震衬套会沿第一凹槽16和第二凹槽18发生形变,向外扩张,从而减缓震动的能量,达到防震、减震的效果。以上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 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防震衬套,其包括方块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对的底面和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底面两端的第一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震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还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也连通所述底面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震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震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正面上设置两凸出于所述主体正面且相互平行的夹持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震衬套,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持部内侧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震衬套,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持部的边缘均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8.根据权利要 求1-7其中之一所述的防震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衬套由橡胶或娃胶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衬套,其包括方块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对的底面和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底面两端的第一凹槽。本专利技术的防震衬套改进了原方块形结构,增加了防震的凹槽,增加了衬套形变的程度,从而提高了减震、防震的效果;此外,还减轻了重量,节约了材料。本专利技术的防震衬套具有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等优点。文档编号F16F1/02GK103233994SQ20131017928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徐德明 申请人:苏州创丰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震衬套,其包括方块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对的底面和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底面两端的第一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创丰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