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挡圈装拆两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45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孔用和轴用弹性挡圈装拆两用钳,属于钳工工具。它的形状与普通弹性挡圈装拆用钳基本一样,仅其中一个钳体的支撑部位制有两个支撑用孔,这两孔用于改变两钳体夹持端头的左右相对位置。使用时,可方便地变换两孔作为钳体的支撑,以满足孔用或轴用弹性挡圈的装拆使用,取代了原两把不蛯用钳所起的作用。由于它仅比普通用钳在支撑部位增加了一个支撑两孔,因而制作简单,成本约是原两把用钳的一半,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弹性挡圈装拆两用钳,它属于钳工工具。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主编的《机修手册》(修订第一版)第三篇《金属切削机床的修理》(上册)中第1-4页,描述了孔用和轴用弹性挡圈装拆用钳。这种用钳与市场出售的用钳一致,它由两个钳体和一个圆支撑轴所组成,各钳体分三个部分:夹持体、支撑部位、手柄。由于钳体的支撑部位只有一个支撑位,因而不能改变夹持体端头的左右相对位置。装拆孔用弹性挡圈时必须使用孔用弹性挡圈装拆用钳,而装拆轴用弹性挡圈时又必须使用轴用弹性挡圈装拆用钳,这样,在使用过程中需频繁交换用钳以适应孔用或轴用弹性挡圈的装拆,外出工作时,操作者还需携带两类不同的用钳,从而给操作者的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和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合二为一的两用弹性挡圈装拆用钳。它能方便地适用于孔用和轴用弹性挡圈的装拆,且携带方便,还节省了材料。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其中一个钳体的支撑部位固定联接圆轴形支撑件,两钳体的夹持体端头分别位于左右相对位置时,在另一个钳体支撑部位制有两个大于圆轴支撑件直径并与其同心的孔。使用时,一钳体上固定联接的圆轴支撑件与另一钳体支撑部位上的两个支撑用孔分别装配,于是就形成了两个不同作用的支撑位置,同时改变了夹持体端头的左右相对位置,达到了一把钳子适用于孔用和轴用弹性挡圈装拆的两用目的。本技术使用方便,采用下面详述的实例结构,零件数目和成本几乎没有增加。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图。图2是图1本技术沿A-A的剖面图。参照图1、图2、钳子的全部构件采用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钳体(1)、(2)分为三个部分:夹持体、支撑部位、手柄。钳体(1)、(2)的夹持体为锥形体,锥角同等于a角度,靠近支撑部位一端是大头,外端是小头,小头制有一个小园柱形,用于夹持弹性挡圈。小头圆柱形体相对锥形体可以是直的,也可以向垂直于图面方向弯曲90度。钳体(1)的支撑部位制作一个圆孔,孔中心位于锥体形夹持体的中线的延长线上,距端头的尺寸为B,孔外边缘厚度不小于4毫米。钳体(2)的支撑部位制作两个尺寸大于支撑圆轴体(3)直径的孔,这样可使孔与圆轴支撑件(3)的配合能相对转动。两孔位于钳体(2)锥形夹持体中线对称两侧,通过孔中心的线与锥形夹持体的中线的夹角等于锥角a角度。两孔距夹持体端头的垂直尺寸为B。孔外边缘厚度等同于钳体(1)上孔外边缘厚度。将钳体(1)、(2)支撑部位的接触面一侧去掉钳体厚度尺寸的二分之一,用以确保钳体(1)、(2)的夹持体端头小圆柱体中心运动轨迹在同一弧线上。把支撑件(3)制成圆轴体,它的一端与钳体(1)上的孔为过盈配合。支撑件(3)与钳体(1)也可直接铸造或锻造为一体。它的另一端与钳体(2)两个孔的配合为动配合,伸出钳体(2)支撑孔的端头处制有一个径向尺寸大于孔径尺寸,宽度尺寸为孔径的二分之一,对称于圆轴支撑件(3)轴心的对称凸扁。同时,在钳体(2)两支撑孔上对应于对称凸扁处,各自再开一个尺寸大于凸扁,对称于孔径中心的对称通槽,以便凸扁能顺利通过,在钳体(2)支撑部位两孔之间开一个宽度尺寸为孔径尺寸二分之一的直通槽。对称通槽和直通槽的宽度中心均与两孔中心的联线重合。起导向作用和限位作用的件(4)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小于直通槽宽。件(4)顶部有一个宽度尺寸大于钳体(2)两孔之间直通槽宽度、长度尺寸大于孔径尺寸的凸扁,底部用小柱销(5)与圆轴支撑件(3)活动铰接。钳体(1)、(2)支撑部位接触面相互靠拢时,-->钳体(2)支撑孔外端面距件(4)凸扁最近一面的距离为钳体的厚度尺寸。这样结构能保证支撑圆轴件(3)在钳体(2)上两孔之间换位时,件(4)顶部凸扁不能通过两孔之间的直通槽,使两钳体支撑接触面能分开一个钳体厚度距离,但又不完全脱离,并使钳体(2)直通槽可靠地沿件(4)由一孔滑向另一孔。钳体(1)、(2)的手柄制成截面为椭圆的弓形手柄,与人手接触部位可制成网纹花形,以增加粗糙度和美感。图1、图2中的字母尺寸和字母尺寸比例关系如下:D=50~65毫米    E=8~12毫米B:C=1:2    a≤5度图1是孔用弹性挡圈装拆用钳的装配形式。当需装拆轴用弹性挡圈时,先竖直导向件(4)、让件(3)的对称凸扁通过对称通槽,使钳体(1)、(2)支撑接触面相互脱离,将件(4)沿直通槽滑向另一支撑孔;圆轴支撑件进入孔后,倒下件(4),此时,钳体(1)夹持端头位于钳体(2)夹持端头右侧,即可进行轴用弹性挡圈装拆。恢复图1形式为相反顺序。本技术制作简单,成本约是原两把用钳的一半,使用方便,解决了外出负荷重和现场使用中频繁交换的作法,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钳体(1)、(2)和支撑件(3)组成的弹性挡圈装拆用钳,其特征是钳体(1)的支撑部位固定联接一个圆轴支撑件(3),两钳体(1)、(2)的夹持体端头分别位于左右相对位置时,钳体(2)的支撑部位与圆轴支撑件(3)中心对应处制有两个大于圆轴支撑件(3)轴径的支撑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钳体(1)、(2)和支撑件(3)组成的弹性挡圈装拆用钳,其特征是钳体(1)的支撑部位固定联接一个圆轴支撑件(3),两钳体(1)、(2)的夹持体端头分别位于左右相对位置时,钳体(2)的支撑部位与圆轴支撑件(3)中心对应处制有两个大于圆轴支撑件(3)轴径的支撑孔。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挡圈装拆用钳,其特征在于钳体(1)、(2)夹持体为小于5度的相同的锥形体,靠近支撑部位一端为大头,圆轴支撑件(3)中心位于钳体(1)锥形夹持体中线的延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艾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内江市工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