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比能量指电池的平均单位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高、容量大、无记忆效应以及使用温度范围宽等优点,使得其近年来在电动工具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今的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壳体、极柱、电芯、电解液和盖板等构成,而电芯是由正、负极片和中间的隔膜卷绕而成。正、负极片通过正、负极耳引出电流,将正、负极耳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连接到盖板的正、负极柱上。然而,现有的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通过焊接方式将极耳与盖板连接至一起需要人为手工定位,费时费力,且定位不准确,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效率;二、通过铆接方式将极耳与盖板连接至一起将占用壳体内部较大的无效空间,降低了壳体内活性物质的有效面积,从而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焊接方式使极耳与盖板连接时需要手工定位、费时费力且定位不准确,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效率,以及通过铆接方式使极耳与盖板连接时存在占用壳体内部较大的无效空间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减少壳体内部的无效空间、提高壳体内活性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一盖板、一与该盖板通过一正极极柱和一负极极柱电连接的芯包和一壳体,该芯包容置于该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还包括两个导电的挠性连接件,两个该挠性连接件中的一个分别与该正极极柱、该芯包的正极极耳电连接,另一个分别与该负极极柱、该芯包的负极极耳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玉,马紫峰,赵正威,潘楠,乔敏,马忠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聚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