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679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盖板组件、电解液以及极芯,所述极芯和电解液封装在所述壳体与盖板组件形成的空间内;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电极连接部、极芯连接部以及位于电极连接部和极芯连接部之间的引出部,所述电极端子穿过基板与所述电极连接部连接;所述极芯连接部与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无涂层区或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无涂层区连接;所述引出部包括缓冲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片制备的连接片,并且连接片上设置有缓冲部,使得该连接片在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同时,具有缓冲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ithium ion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thium ion battery,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cover plate assembly, electrolyte and electrode core, the core and the electrolyte encapsulated in the shell and the cover plate assembly is formed within the space;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also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piece comprises an electrode connecting part, pole core connection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electrode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lead portion of the electrode core, the electrode terminal through the substr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electrode connecting portion; the anode electrode core junction with uncoated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uncoated or uncoated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uncoated area connection; the outlet including buffer. Lithium ion batter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connection of metal sheets prepared with a certain thickness, and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so the connecting piece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simple, low cost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buff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的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用连接片来作为电池极芯与电极端子的桥梁。常规的锂离子电池中,连接片一般采用层压薄片的方式,较软,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以防止电池在振动过程中,连接片与极芯之间的焊点脱落。但是,层压式连接片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常常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片,冲压制成连接片,制作简单,成本很低;但是,该连接片比较硬,起不到缓冲作用,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连接片与极芯之间的焊点脱落。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锂离子电池,连接片在具有缓冲功能的同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片制备的连接片时,不具有缓冲作用,会造成连接片与极芯之间的焊点脱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连接片能在具有缓冲功能的同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盖板组件、电解液以及极芯,所述极芯和电解液封装在壳体与盖板组件形成的空间内;极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无涂层区,负极片包括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无涂层区;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基板和电极端子。其中,该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电极连接部、极芯连接部以及位于电极连接部和极芯连接部之间的引出部,所述电极端子穿过基板与电极连接部连接;所述极芯连接部与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无涂层区或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无涂层区连接,所述引出部包括缓冲部。优选地,上述缓冲部为S形缓冲部。进一步,上述电极连接部上注塑有绝缘注塑件,电极端子穿过所述绝缘注塑件与电极连接部连接。进一步,上述绝缘注塑件包括注塑在电极连接部上表面的第一绝缘注塑件以及注塑在电极连接部下表面的第二绝缘注塑件,电极端子穿过所述第一绝缘注塑件与电极连接部连接。进一步,上述第二绝缘注塑件上设置有注塑孔。优选地,上述注塑孔为锥形孔。进一步,上述极芯连接部包括连接底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连接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缓冲部连接。优选地,上述连 接部与连接底部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圆角。优选地,上述电极连接部上设置有开孔,所述电极端子通过开孔与电极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优选地,上述电极连接部、引出部、缓冲部以及极芯连接部一体注塑成型。进一步,上述缓冲部为Z形缓冲部或V形缓冲部。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片制备的连接片,该连接片制备工艺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同时,在该连接片上设置有缓冲部,使得连接片具有缓冲功能,降低了在使用中,连接片与极芯之间的焊点脱落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极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连接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连接片与盖板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连接片的一种具体制备结构示意图。图7是连接片的另一种具体制备结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 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中提到的“上”、“下”、“上表面”、“下表面”均是针对附图中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而谈的。本技术中提到的“连接”动作,均是具有导电功能的连接。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1、盖板组件2、电解液(未标记出)以及极芯3,极芯3和电解液封装在壳体I与盖板组件2形成的空间内。极芯3包括正极片(未标记出)、隔膜(未标记出)和负极片(未标记出)。如图2所示,上述正极片包括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无涂层区31,负极片包括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无涂层区32。图2中,正极无涂层区31和负极无涂层区32只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方式,根据具体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的不同,正极无涂层区31和负极无涂层区32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附图中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只是一种实施例,而具体正极片在左还是在右,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并不局限于图2中显示的左正右负的一种实施情况。盖板组件2包括基板21和电极端子22,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盖板组件结构一样,该盖板组件还包括一通孔(未标记出),电极端子22通过该通孔穿过基板21。同时,在常用的结构设计中,还在基板21与电极端子22接触的地方设置有一个垫圈23,用于密封基板21和电极端子22之间的间隙,实现对锂离子电池较好的密封。上述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结构,而且,对这些结构的设计和变换,本领域内有较多的专利涉及;由于这不是本技术讨论的重点,本技术中,常用的基板21和电极端子22的组合方式都是可行的,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连接片4。如图3所示,连接片4包括电极连接部41、极芯连接部42以及位于电极连接部41和极芯连接部42之间的引出部43。这里的位于电极连接部41和极芯连接部42之间的意思仅仅是一种未知关系,这三个部分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一些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但是从结构上而言,都是中间是引出部43,两端分别是电极连接部41和极芯连接部42。如图1所示的电极端子22穿过基板21与电极连接部41连接,从图3中可知,本技术提供的连接片4的电极连接部41上,还能包括一固定孔411。该固定孔位于与基板21上的通孔相对应的位 置,这样,电极端子22同时穿过基板21上的通孔和固定孔411,并且固定在固定孔411中,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电极端子22和电极连接部41的连接。如图1所示,极芯连接部42与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无涂层区31和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无涂层区32连接。该极芯连接部42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把正极无涂层区31或负极无涂层区32夹持在中间;或者把正极无涂层区31或负极无涂层区32支撑并焊接在极芯连接部42外。这里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焊接、粘贴等等。上述引出部43包括缓冲部431,该缓冲部431可以设置在引出部43的两端,也可以设置在引出部43的中间位置。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缓冲部431就设置在引出部43的一端,位于引出部43与极芯连接部42相连接的地方。另,附图中给出的均为一个缓冲部431的结构示意,在实际产品制备中,可以选择引出部43上设置2个或者更多的缓冲部431,根据具体结构情况更而定。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连接片4中的缓冲部431为具有一定弯曲形状的缓冲部,比如Z形弯曲的缓冲部,S形弯曲的缓冲部、V形缓冲部等,本技术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采用的均为S形缓冲部。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电极连接部41上注塑有绝缘注塑件5,电极端子22穿过绝缘注塑件5与电极连接部连接。现有的技术中,一般是先将连接片4与电极端子焊接在一起,再对基板21与连接片进行注塑绝缘层的操作。本技术中,现在电极连接部41上注塑绝缘注塑件5,再将注塑好绝缘注塑件5的电极连接部41与电极端子22连接,比如焊接、或粘贴。这样,在电池组装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保证连接片4与基板21内侧及极芯上部的绝缘。同时,进一步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1)、盖板组件(2)、电解液以及极芯(3),所述极芯(3)和电解液封装在所述壳体(1)与盖板组件(2)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极芯(3)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无涂层区(31),负极片包括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无涂层区(32);所述盖板组件(2)包括基板(21)和电极端子(22),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连接片(4),所述连接片(4)包括电极连接部(41)、极芯连接部(42)以及位于电极连接部(41)和极芯连接部(42)之间的引出部(43),所述电极端子(22)穿过基板(21)与所述电极连接部(41)连接;所述极芯连接部(42)与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无涂层区(31)或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无涂层区(32)连接;所述引出部(43)包括缓冲部(4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I)、盖板组件(2)、电解液以及极芯(3),所述极芯(3)和电解液封装在所述壳体(I)与盖板组件(2)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极芯(3)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无涂层区(31),负极片包括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无涂层区(32);所述盖板组件(2)包括基板(21)和电极端子(22),其特征在于, 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连接片(4),所述连接片(4)包括电极连接部(41)、极芯连接部(42)以及位于电极连接部(41)和极芯连接部(42)之间的引出部(43),所述电极端子(22)穿过基板(21)与所述电极连接部(41)连接;所述极芯连接部(42)与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无涂层区(31)或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无涂层区(32)连接;所述引出部(43)包括缓冲部(4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431)为S形缓冲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部(41)上注塑有绝缘注塑件(5 ),所述电极端子(22 )穿过所述绝缘注塑件(5 )与电极连接部(41)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注塑件(5)包括注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平张中林周燕飞公绪斌谢秀梅姚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