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综合双级路灯。
技术介绍
现有公共照明的路灯,一般是由路灯管理机构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直接打开,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随机性,每天的固定时间段内光照强度不一定相同,而目前的路灯并不存在光照强度调节结构,这样导致在光线较强的条件下与光线较弱的条件下,路灯照射强度均相同,造成大量的电能浪费,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同时,现有的公交站牌一般均单独设立,且单独进行供电,以使人们在夜晚更加方便的使用;但公交站牌的独立设置和单独供电,不但占用了较大的人行道面积,也增加了公交站牌的加工成本。现有路灯灯杆在遭受撞击弯折或折断时,一般据需要对整个路灯灯杆进行拆除更换,而撞击由于车辆高度的限制,往往发生在路灯灯杆底部或下半段,而直接更换灯杆整体较为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综合双级路灯,主要解决了现有路灯无法智能调节导致电能浪费、现有公交站牌单独设立占用了较大的人行道面积成本高、现有路灯灯杆在遭受撞击弯折或折断后,需整体进行更换从而造成较大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智能综合双级路灯,包括路灯灯壳和路灯灯杆,其特殊之处在于: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综合双级路灯,包括路灯灯壳和路灯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灯壳顶部设置有用于接收周围光强的光强传感器,光强传感器与设置在路灯壳体内的通过调节路灯电源供电量以调节路灯光源光照强度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设置在路灯灯壳内的路灯电源与路灯光源连接;?所述路灯灯杆上设置有公交站牌,公交站牌内设置有用于照明的LED光源,LED光源与路灯供电系统的供电电线连接;所述公交站牌底端距离路灯灯杆底端的垂直距离为60~80cm;?所述路灯灯杆路面之上的圆柱段包括两段,上圆柱段和下圆柱段,上圆柱段下端面设置有上连接法兰,下圆柱段上端面设置有下连接法兰,上连接法兰与下连接法兰的厚度为1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朗威国际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