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灯位多维照明隧道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636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灯位多维照明隧道灯。该灯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人的“一种多灯位多维隧道照明方式”所设计的集成化的隧道照明设备,包括灯体、光源、固定装置和管线,并按安装高度分为低位灯与高位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基于LED光源自身特点进行的自主性应用研发,摆脱了现行主流隧道照明体系——投光灯照明方式,跳出了用LED灯替换其它光源的简单替换模式。由于采用小功率的LED光源分散照明,既提高了纵向均匀度,又不存在目前大功率LED隧道灯的散热问题,与传统路灯相比集成度高,现场拆装方便,便于日常维护,一次投资还是运行成本都比目前主流的道路照明体系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技术人系列技术一“多维道路照明体系”的第四部分,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具体是一种多灯位多维照明隧道灯
技术介绍
目前,隧道照明主流照明方式是采用传统的高灯位隧道灯(安装高度在隧道两侧墙壁顶部,安装间距2m左右,单灯功率80W以上)。这种照明方式技术成熟,但是由于灯位闻,存在以下问题:1、眩光问题隧道照明设计规范要求快速路采用截光、半截光型隧道灯来减少眩光。这一措施,可以限制眩光但无法消除眩光。目前,采用高灯位隧道灯照明的隧道都存在来自行车方向前上方的失能眩光。(2)无效照 明问题为提高照度均匀度,高灯位照明方式将光源以下空间尽可能均匀照亮,形成光幕区。根据余弦定律,可以证明,现行高灯位照明方式在光幕区内存在大比例的无效照明分量。事实上,只有有效照明分量是有效照明。另一方面,根据平方反比定律,现行高灯位照明的照度垂直分布规律是上亮下暗。这使得处于上部的无效光幕区的照度会高于位于下部的有效光幕区的照度。这显然与驾驶员观察所需要的上暗下亮的照明基本需求相悖。目前,采用高灯位隧道灯照明的隧道不可避免的都存在无效照明区域及违背照明基本需求的问题。小功率的LED光源适宜分散安装,也没有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灯位多维照明隧道灯,包括中空灯体、光源、固定装置和管线;其特征在于:将光源及管线均置于中空灯体内,组成集成化的隧道灯,并按安装高度分为低位灯与高位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