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994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包括:一底座单元、一发光单元、一卡固单元、及一按压单元。底座单元的卡固模块包括多个排列成围绕状的卡固槽及一围绕状容置槽。发光单元设置于底座单元上。卡固单元包括一贯穿发光单元且与发光单元一起联动的活动式卡固件。活动式卡固件的第一末端部可选择性地被定位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中的其中一个内以定位发光单元或被活动地设置于围绕状容置槽内以旋转发光单元。按压单元包括一按压元件及一顶抵按压元件底部的弹性元件。按压元件具有一从发光单元裸露出来的按压部,且活动式卡固件的第二末端部穿过弹性元件以连接按压元件的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照明灯具,尤指一种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关于发光二极管(LED)与传统光源的比较,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省电、发光效率佳、寿命长、操作反应速度快、且无热辐射与水银等有毒物质的污染等优点。因此,近几年来,发光二极管的应用面已极为广泛。过去由于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还无法取代传统的照明光源,但随着LED技术的不断提升,目前已研发出高照明辉度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足以取代传统的照明光源。然而,现今LED灯泡仍有使用上的问题。例如,因LED灯泡的照射方向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而不像传统灯泡可含盖三百六十度的光线照射范围,所以导致LED灯泡装设于灯座上时,LED灯泡的照射方向可能不正确,而且也可能不是使用者所想要的投射方向,如此将会降低LED灯泡的使用效能。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以提供使用者方便来调整LED灯泡的出光角度,已 成为该项事业人士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可随着不同的使用需求来进行投光角度的调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包括:一底座单元、一发光单元、一^固单元、及一按压单元。其中,该底座单元包括一底座本体、一设置于该底座本体底部的电连接元件、及一设置于该底座本体顶部的卡固模块,其中该卡固模块具有多个排列成围绕状的卡固槽及一连通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且形成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下方的围绕状容置槽。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底座单元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电连接元件。该卡固单元包括一贯穿该发光单元且与该发光单元一起联动的活动式卡固件,其中该活动式卡固件具有彼此相对应的一第一末端部及一第二末端部,且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一末端部被定位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中的其中一个内以定位该发光单元或被活动地设置于该围绕状容置槽内以旋转该发光单元。该按压单元包括一按压元件及一顶抵该按压元件底部的弹性元件,其中该按压元件具有一从该发光单元裸露出来的按压部,且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二末端部穿过该弹性元件以连接该按压元件的底部。本专利技术另外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包括:一底座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卡固单元。其中,该底座单元包括一卡固模块,其中该卡固模块具有多个排列成围绕状的卡固槽及一围绕状容置槽。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底座单元上。该卡固单元包括一贯穿该发光单元且与该发光单元一起联动的活动式卡固件,其中该活动式卡固件具有彼此相对应的一第一末端部及一第二末端部,且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一末端部被定位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中的其中一个内以定位该发光单元或被活动地设置于该围绕状容置槽内以旋转该发光单元。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照明灯具,可通过“活动式卡固件的第一末端部可选择性地被定位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中的其中一个内以定位发光单元或被活动地设置于围绕状容置槽内以旋转发光单元”的设计,以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照明灯具可随着不同的使用需求来进行投光角度的调整。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的其中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的另外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的卡固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的发光单元处于可旋转状态(被释放状态)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的发光单元处于不可旋转状态(被定位状态)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照明灯具Z 底座单元I 底座本体 10电连接元件11锁固螺纹110卡固模块12第一齿轮结构12A第一凹槽120A第二齿轮结构12B第二凹槽120B卡固槽120围绕状容置槽121最小距离D驱动集成电路模块13发光单元2 散热本体 20散热鳍片200第二卡固结构201发光模块21电路基板210发光元件211透光灯罩22第一^^固结构220侧盖体23贯穿开口230卡固单元3活动式卡固件 30第一末端部301卡固凸块3010第二末端部302本体部303最大宽度W按压单元4按压元件 40按压部401限位部402弹性元件4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 4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卡固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配合上述图式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Z,包括:一底座单元1、一发光单元2、一^^固单元3、及一按压单元4。首先,配合图1至图3所示,底座单元I包括一底座本体10、一设置于底座本体10底部的电连接元件11、及一设置于底座本体10顶部的卡固模块12,其中卡固模块12具有多个排列成围绕状的卡固槽120 (如图3所示)及一连通于上述多个卡固槽120且形成于上述多个卡固槽120下方的围绕状容置槽121 (如图3所示)。举例来说,如图1或图2所示,电连接元件11可为一表面具有锁固螺纹110的电连接器(但不以此为限),因此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上述具有锁固螺纹110的电连接元件11的使用,将照明灯具Z以旋转的方式锁固于一供电插槽(图中未示)上,以使得电连接元件11可取得供电插槽(图中未示)的电源供应。然而,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电连接元件11并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再者,底座单元I的内部还可以包括有一驱动集成电路模块13。驱动集成电路模块13能电性连接于电连接元件11与发光单元2之间,以用于电性控制发光单元2。例如,驱动集成电路模块13可用于将交流电(AC)转换成直流电(DC),以提供给发光单元2使用。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卡固模块12可包括一第一齿轮结构12A (例如一外齿轮结构)及一围绕第一齿轮结构12A的第二齿轮结构12B(例如一围绕外齿轮结构的内齿轮结构)。第一齿轮结构12A具有多个排列成围绕状的第一凹槽120A,且第二齿轮结构12B具有多个排列成围绕状且分别面向上述多个第一凹槽120A的第二凹槽120B。另外,每一个卡固槽120可连接于两个相互面对面的第一凹槽120A与第二凹槽120B之间。换言之,由于上述多个第一凹槽120A分别对应且面对上述多个第二凹槽120B,所以两个相互面对面的第一凹槽120A与第二凹槽120B之间可以形成一卡固槽120。每一个卡固槽120所含盖的空间包含第一凹槽120A所占据的第一空间、第二凹槽120B所占据的第二空间、及位于第一凹槽120A与第二凹槽120B之间所占据的第三空间,而且卡固槽120所使用的总数量可以决定本专利技术照明灯具Z可以被调整(旋转)的最小投光角度。然而,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卡固模块12并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再者,配合图1与图2所示,发光单元2设置于底座单元I上且电性连接于电连接元件11。举例来说,发光单元2包括一散热本体20、一设置于散热本体20上且电性连接于电连接元件11的发光模块21、一设置于散热本体20上且遮盖发光模块21的透光灯罩22、及一设置于发光单元2顶部的侧盖体23。举例来说,散热本体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单元,该底座单元包括一底座本体、一设置于该底座本体底部的电连接元件、及一设置于该底座本体顶部的卡固模块,其中该卡固模块具有多个排列成围绕状的卡固槽及一连通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且形成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下方的围绕状容置槽;一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底座单元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电连接元件;一卡固单元,该卡固单元包括一贯穿该发光单元且与该发光单元一起联动的活动式卡固件,其中该活动式卡固件具有彼此相对应的一第一末端部及一第二末端部,且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一末端部被定位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中的其中一个内以定位该发光单元或被活动地设置于该围绕状容置槽内以旋转该发光单元;以及一按压单元,该按压单元包括一按压元件及一顶抵该按压元件底部的弹性元件,其中该按压元件具有一从该发光单元裸露出来的按压部,且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二末端部穿过该弹性元件以连接该按压元件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单元,该底座单元包括一底座本体、一设置于该底座本体底部的电连接元件、及一设置于该底座本体顶部的卡固模块,其中该卡固模块具有多个排列成围绕状的卡固槽及一连通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且形成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下方的围绕状容置槽; 一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底座单元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电连接元件; 一^固单元,该卡固单元包括一贯穿该发光单元且与该发光单元一起联动的活动式卡固件,其中该活动式卡固件具有彼此相对应的一第一末端部及一第二末端部,且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一末端部被定位于上述多个卡固槽中的其中一个内以定位该发光单元或被活动地设置于该围绕状容置槽内以旋转该发光单元;以及 一按压单元,该按压单元包括一按压元件及一顶抵该按压元件底部的弹性元件,其中该按压元件具有一从该发光单元裸露出来的按压部,且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二末端部穿过该弹性元件以连接该按压元件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卡固模块包括一第一齿轮结构及一围绕该第一齿轮结构的第二齿轮结构,该第一齿轮结构具有多个排列成围绕状的第一凹槽,该第二齿轮结构具有多个排列成围绕状且分别面向上述多个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且每一个卡固槽连接于两个相互面对面的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一末端部具有两个相对应的卡固凸块,且上述两个卡固凸块分别被卡固于上述两个相互面对面的该第一凹槽内与该第二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投 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式卡固件具有一连接于该第一末端部与该第二末端部之间的本体部,且该本体部的最大宽度小于该第一齿轮结构及该第二齿轮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包括一散热本体、一设置于该散热本体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电连接元件的发光模块、一设置于该散热本体上且遮盖该发光模块的透光灯罩、及一设置于该发光单元顶部的侧盖体,且该活动式卡固件依序贯穿该散热本体及该弹性元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本体的底部具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散热鳍片,该发光模块包括一电路基板及多个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电路基板的发光元件,且该透光灯罩的两相反侧端分别卡固于该散热本体的两相反侧端。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该侧盖体具有一贯穿开口,该按压部穿过该贯穿开口,该按压元件具有一设置于该按压部下方且接触该侧盖体底部的限位部,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二末端部连接于该限位部,且该弹性元件设置于该限位部与该散热本体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按压部被按压,以使得该按压元件压缩该弹性元件且带动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一末端部从该卡固槽移置该围绕状容置槽内。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按压部被释放,以使得该按压元件释放该弹性元件且带动该活动式卡固件的该第一末端部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信刘彦夫黄致元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