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高空作业平台倾斜的重力平衡保持装置,属一种高空作业平台拉吊辅助装置,包括起重吊臂,所述起重吊臂的其中一端活动固定在起重装置上,所述起重吊臂的另一端上活动安装有重力平衡器,所述重力平衡器用于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与水平面保持垂直;所述重力平衡器的下部还安装有用于拉吊高空作业平台的小吊臂。通过将重力平衡器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在起重吊臂的一端上,并使其可绕销轴的中轴线转动,在重力平衡器自身及小吊臂、回转支承与高空作业平台的重力作用下,使得重力平衡器始终保持与水平线相垂直的状态,确保高空作业平台不会受起重吊臂俯仰运动影响而发生倾斜,保证平台内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平台拉吊辅助装置,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防止高空作业平台倾斜的重力平衡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筑物的高度也越来越高,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外部墙面的清洁与维护都会在高空中进行,由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极高,进行前述墙面清洁与维护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通过擦窗机的高空吊船(高空作业平台中的一种)进行,即由高空吊船搭载作业人员升至空中,而吊船通过钢丝绳悬挂于建筑物顶面的台车上,进而使吊船可向建筑外墙面的各个方位移动。而目前大部分台车上设有起重吊臂,吊船通过钢丝绳与起重吊臂的顶端相连接,通过起重吊臂的俯仰实现的隐藏和在建筑内外的跨越,通过其旋转来改变吊船在空中的角度,有利于建筑外墙面的维护,但是在此类结构中,吊臂在进行俯仰运动时会带动其端部的钢丝绳出绳点一并运动,从而使两端的钢丝绳出绳点不能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导致吊船在空中的位置发生倾斜甚至倾翻,严重威胁着吊船中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针对吊船起重吊臂俯仰运动时吊船的平衡问题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防止高空作业平台倾斜的重力平衡保持装置,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空作业平台在起重吊臂俯仰运动时会带动钢丝绳出绳点一并运动,易造成高空作业平台倾斜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止高空作业平台倾斜的重力平衡保持装置,包括起重吊臂,所述起重吊臂的其中一端活 动固定在起重装置上,用于由起重装置带动起重吊臂俯仰运动,所述起重吊臂的另一端上活动安装有重力平衡器,所述重力平衡器用于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与水平面保持垂直;所述重力平衡器的下部还安装有用于拉吊高空作业平台的小吊臂。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重力平衡器的下部还安装有回转支承,所述小吊臂安装在回转支承下方,用于由回转支承带动小吊臂在平面内回转。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重力平衡器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在起重吊臂的一端上,用于使重力平衡器绕销轴的中轴线转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起重装置中包括台车与液压缸,所述起重吊臂的其中一端活动安装在台车上,且液压缸置于起重吊臂的下方,其两端分别固定在起重吊臂与台车上,所述液压缸用于向起重吊臂提供俯仰运动的动力。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起重吊臂俯仰运动的角度在90度以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小吊臂的两侧分别通过钢丝绳与高空作业平台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重力平衡器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在起重吊臂的一端上,并使其可绕销轴的中轴线转动,在重力平衡器自身及小吊臂、回转支承与高空作业平台的重力作用下,使得重力平衡器始终保持与水平线相垂直的状态,确保高空作业平台不会受起重吊臂俯仰运动影响而发生倾斜,保证高空作业平台内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止高空作业平台倾斜的重力平衡保持装置结构简单,可直接在现有高空作业平台起重臂上进行改装,尤其适宜于在擦窗机的吊船上应用,亦可以相同的方式安装在其它高空作业设备上,应用范围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起重吊臂、2为重力平衡器、3为小吊臂、4为高空作业平台、5为回转支承、6为销轴、7为台车、8为液压缸、9为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防止高空作业平台倾斜的重力平衡保持装置,包括起重吊臂1,所述起重吊臂I的其中一端活动固定在起重装置上,其作用为由起重装置带动起重吊臂I俯仰运动,而起重吊臂I的另一端上需要活动安装重力平衡器2,活动安装的作用为使重力平衡器2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与水平面保持垂直的状态;所述重力平衡器2的下部还安装有用于拉吊高空作业平台4的小吊臂3。结合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平衡保持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重力平衡器2活动安装在图中所示起重吊臂I的一端上,在重力平衡器2自身及其下部小吊臂3及高空作业平台4的重力作用下,使得重力平衡器2始终保持与水平面相垂直的状态,无论起重吊臂I处于俯或仰的状态,均不改变前述的位置关系,从而小吊臂3上的钢丝绳出绳点也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保证钢丝绳9下端连接的高空作业平台4不发生倾斜。仍然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使得小吊臂3可带动其所拉吊的高空作业平台4在平面内进行回转,对高空作业平台4在空中的位置进行调整,还可在重力平衡器2上增设回转支承5,并将回转支承5安装在重力平衡器2的下部,所述小吊臂3安装在回转支承5下方,即回转支承5置于重力平衡器2与小吊臂3之间,由回转支承5带动小吊臂3在平面内回转,以实现前述的高空作业平台4空中位置调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为使得上述重力平衡器2与起重吊臂I的活动连接更为简单,且方便安装,专利技术人还参考现有技术,将重力平衡器2直接通过销轴6活动安装在起重吊臂I的一端上,使得重力平衡器2可绕销轴6的中轴线转动,进而在起重吊臂I俯仰运动时保持其与水平面相垂直的恒定位置。而上述本技术的平衡保持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可将起重吊臂I的一端安装在任何能为其提供俯仰动力的起重装置上,例如安装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包含台车6与液压缸7的起重装置:具体安装方式为将起重吊臂I的其中一端活动安装在台车7上,该活动安装也可采用上述的销轴实现,而液压缸8则置于起重吊臂I的下方,其两端分别固定在起重吊臂I与台车7上,而液压缸8的作用为支撑起重吊臂I上仰,即向起重吊臂I提供俯仰运动的动力。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受液压缸8的结构影响,起重吊臂I俯仰运动的角度只能在90度以内,而起重吊臂I在该角度内的俯仰运动,也正好可使上述重力保持重力平衡器2位置恒定的方式得到较好的发挥。同时在专利技术人还考虑到本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对于不同的应用方式需对上述小吊臂4的结构做出适应性的改进,例如图1所示出的,当平衡保持装置应用在擦窗机中时,则优选将小吊臂4设置为条形状,且侧面的两端分别通过钢丝绳9与高空作业平台4相连接,而当起重吊臂I俯仰运动时,小吊臂4两侧的钢丝绳出绳点可始终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下面再以图2所示结构为例,对上述重力平衡器2依靠重力保持与水平线相垂直状态的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当起重吊臂I由俯卧状态向上仰状态转变时,由于重力平衡器2与起重吊臂I为活动连接,因此重力平衡器2通过销轴以起重吊臂I的上仰角度而跟随转动,且该转动以起重吊臂I为参照物,例如重力平衡器2在起重吊臂I俯卧状态时与其呈90度角,此时起重吊臂I与水平面相重合,当起重吊臂I由水平面上仰45度角时,重力平衡器2即在重力作用下转动,此时与起重吊臂I呈45度角,但仍然与水平面呈90度角,并始终保持该状态,从而使得其拉吊的高空作业平台4保持稳定,且无论起重吊臂I处于何种状态(仰或俯),都不会因此发生倾斜,在高空作业中给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障。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止高空作业平台倾斜的重力平衡保持装置,包括起重吊臂(1),所述起重吊臂(1)的其中一端活动固定在起重装置上,用于由起重装置带动起重吊臂(1)俯仰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吊臂(1)的另一端上活动安装有重力平衡器(2),所述重力平衡器(2)用于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与水平面保持垂直;所述重力平衡器(2)的下部还安装有用于拉吊高空作业平台(4)的小吊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齐宏,盛鹰,陈德学,冯方华,张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