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月英专利>正文

一种麦草画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045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麦草画的结构,包括花蕊,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蕊包括若干花蕊单元,所述花蕊单元包括:花蕊丝,所述花蕊丝的一端通过粘结剂粘结在胚体上;花蕊头部,所述花蕊头部通过粘结剂粘结于所述花蕊丝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胚体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将花蕊的结构设计为集成簇状的若干花蕊单元,且花蕊单元的花蕊丝的一端粘贴于胚体上,花蕊头部粘结于花蕊丝的另一端,且花蕊头部与胚体保持分离,增强了花蕊的立体感,进而提高了麦草画的整体结构的立体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麦草画制作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麦草画的结构
技术介绍
麦草画又叫麦杆画,麦草画地制作,是将天然麦杆进行〃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处理后制作而成。麦草画利用了麦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然后根据麦草画所要体现的具体内容,将麦杆进行剪裁和粘贴制成麦草画。麦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这种民间艺术被誉为“中华一绝,民间瑰宝”。现有技术中,根据麦草画制作工艺,在制作花卉时,花蕊部分都是采用片状的麦杆贴于坯体,在整体效果地体现上,花蕊部分缺乏立体的生动效果。综上所述,如何改进麦草画的结构,使麦草画更具有立体感,增强麦草画所体现的艺术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 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麦草画的结构,能够使麦草画更具有立体感,增强麦草画所体现的艺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麦草画的结构,包括花蕊,所述花蕊包括若干花蕊单元,所述花蕊单元包括:花蕊丝,所述花蕊丝的一端通过粘结剂粘结在胚体上;花蕊头部,所述花蕊头部通过粘结剂粘结于所述花蕊丝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胚体分离。优选的,在上述麦草画的结构中,若干所述花蕊单元的花蕊丝与胚体粘结的一端聚集的布置,另一端分散的布置。优选的,在上述麦草画的结构中,所述花蕊丝为细丝状的麦杆杆壁,长度为3-5cm。优选的,在上述麦草画的结构中,所述花蕊头部为粘结剂粘结成的麦杆末团。优选的,在上述麦草画的结构中,所述麦杆末团的最大直径为2_4cm。优选的,在上述麦草画的结构中,所述粘结剂为鱼珠胶。优选的,在上述麦草画的结构中,还包括花茎,所述花茎为粘贴于画板上的麦杆。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将花蕊的结构设计为集成簇状的若干花蕊单元,且花蕊单元的花蕊丝的一端粘贴于胚体上,花蕊头部粘结于花蕊丝的另一端,且花蕊头部与胚体保持分离,增强了花蕊的立体感,进而提高了麦草画的整体结构的立体感。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中花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麦草画的结构,能够使麦草画更具有立体感,增强麦草画所体现的艺术效果。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结合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中花蕊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包括花蕊,花蕊包括若干花蕊单元。具体的花蕊单元包括:花蕊丝I和花蕊头部2。花蕊丝I的一端通过粘结剂粘结在胚体上;花蕊头部2通过粘结剂粘结于花蕊丝I的另一端,且与胚体分离。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将花蕊的结构设计为若干花蕊单元的结构,且花蕊单元的花蕊丝I的一端粘结于胚体上,花蕊头部2粘结于花蕊丝I的另一端,且花蕊头部2与胚体 保持分离,增强了花蕊的立体感,进而提高了麦草画的整体结构的立体感。为了进一步提高麦草画的真实感,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麦草画的结构中的若干花蕊单元的花蕊丝I与胚体粘结的一端聚集的布置,另一端分散的布置。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将若干花蕊单元设置为簇状结构,更接近真实花蕊的结构,提高了麦草画的真实感。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麦草画的真实感,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麦草画的结构中的花蕊丝I为细丝状的麦杆杆壁。花蕊丝I在制作时,是将麦杆截成长度为3_5cm的小段,每小段均竖向劈成若干份,使得所劈成的每一部分呈细丝状。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中,花蕊丝I呈细丝状更加接近真实中的花蕊丝的状态,进一步增强了麦草画的真实感。为了进一步提高麦草画的真实感,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花蕊头部2为粘结剂粘结成的麦杆末团。在制作花蕊头部2时,首先将麦杆磨成末,在花蕊丝I的一端涂上少量粘结剂,将花蕊丝I在麦草末中滚动,以便在粘结剂处粘上麦杆末,然后将涂胶和滚动过程重复几次,一般为3-4次,直到花蕊头部2成为足够大的麦杆末团,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花蕊头部2的最大直径为2-4cm,从而达到仿花粉的效果,之后便完成了花蕊单元地制作。请结合图2,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麦草画的结构还包括花茎3。花茎3为粘贴于画板上的麦杆,且相对画板具有一定的高度。增强了麦草画结构的立体感。优选的,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中,粘结剂为鱼珠胶。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麦草画的结构,包括花蕊,其特征在于, 所述花蕊包括若干花蕊单元,所述花蕊单元包括: 花蕊丝(1),所述花蕊丝(I)的一端通过粘结剂粘结在胚体上; 花蕊头部(2),所述花蕊头部(2)通过粘结剂粘结于所述花蕊丝(I)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胚体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草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花蕊单元的花蕊丝(I)与胚体粘结的一端聚集的布置,另一端分散的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草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蕊丝(I)为细丝状的麦杆杆壁,长度为3-5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草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蕊头部(2)为粘结剂粘结成的麦杆末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草趣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麦杆末团的最大直径为2-4c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草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鱼珠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草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花茎(3),所述花茎(3)为粘贴于画板上的 麦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麦草画的结构,包括花蕊,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蕊包括若干花蕊单元,所述花蕊单元包括花蕊丝,所述花蕊丝的一端通过粘结剂粘结在胚体上;花蕊头部,所述花蕊头部通过粘结剂粘结于所述花蕊丝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胚体分离。本技术所提供的麦草画的结构,将花蕊的结构设计为集成簇状的若干花蕊单元,且花蕊单元的花蕊丝的一端粘贴于胚体上,花蕊头部粘结于花蕊丝的另一端,且花蕊头部与胚体保持分离,增强了花蕊的立体感,进而提高了麦草画的整体结构的立体感。文档编号B44C5/06GK203093596SQ20132004555公开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麦草画的结构,包括花蕊,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蕊包括若干花蕊单元,所述花蕊单元包括:花蕊丝(1),所述花蕊丝(1)的一端通过粘结剂粘结在胚体上;花蕊头部(2),所述花蕊头部(2)通过粘结剂粘结于所述花蕊丝(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胚体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月英
申请(专利权)人:袁月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