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峰源专利>正文

均衡净态快速沉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40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均衡净态快速沉降器,包括有外壳、进汁装置、排渣装置和驱动装置。外壳的底部连通有排泥管;外壳内的上部设有环形排汁槽;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和驱动轴,驱动轴设于外壳顶盖的中心并竖直伸入到排泥管内;排渣装置包括有刮泥装置和泥汁浓缩器;进汁装置包括有中央进汁管、环形溢流斗、环形进料槽和锥形导向板,中央进汁管的两端具有开口并通过支承导向板套于驱动轴的上部,环形溢流斗位于中央进汁管的上端口内,环形进料槽位于中央进汁管和环形溢流斗的正上方;锥形导向板位于中央进汁管的下端口外;环形进料槽、环形溢流斗和锥形导向板通过进汁套管固定于顶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清洗,沉降效果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糖工业使用的沉降器。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09201405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糖用沉降器,其由圆形筒体、环形挡板组、进汁口、分配板、出汁口、泥汁收集锥斗、刮泥装置、固体浓缩斗组成,筒体的下部连接锥形的泥汁收集锥斗,环形挡板组设于筒体内,筒体的上部环形挡板组的上方设出汁口,筒体的中心环形挡板组的下方设进汁口,进汁口下方设有分配板,固体收集锥斗内设刮泥装置,泥汁浓缩锥斗连接泥汁浓缩斗,泥汁浓缩斗的末端设有排泥口。待分离的物料(蔗汁和蔗渣的混合物)由进汁口落入筒体内,在分配板的分隔作用下,物料中的蔗渣沉淀入泥汁浓缩锥斗,在刮泥装置的运转下进入泥汁浓缩斗,浓缩后由排泥口排出。清液向上穿过环形挡板组经出汁口排出。这种结构的沉降器的不足之处在于:待分离的物料进入沉降器的流速较高、也不够均衡,容易扰动筒体内物料,使沉降器内已沉降的泥汁翻腾,造成沉降器出汁混浊,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又由于结构复杂,死角多,会造成糖份的转化。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均衡净态快速沉降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易清洗,且沉降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均衡净态快速沉降器,包括有外壳、进汁装置、排渣装置和驱动装置,外壳的上部为顶盖,中部为圆筒形壳体,下部为圆锥形壳体,外壳内部的空间为沉降室;圆锥形壳体底部中央具有出泥口,圆锥形壳体底部外出泥口处连接排泥管,排泥管内为排泥室;沉降室的上端部靠圆筒形壳体设有环形排汁`槽,排汁管穿过外壳与环形排汁槽连通。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和驱动轴,电动机设于外壳的顶盖上,驱动轴设于顶盖中心竖直穿过沉降室中央并伸入到排泥室,驱动轴的上端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连接;排渣装置包括有刮泥装置和泥汁浓缩器,刮泥装置包括有拨臂和刮板,拨臂连接到驱动轴上,刮板连接到拨臂上,刮板的下边缘为橡胶板并与圆锥形壳体相抵接;泥汁浓缩器安装于驱动轴的下末端并置于排泥室内,泥汁浓缩器具有排泥口。进汁装置包括环形进料槽、环形溢流斗、中央进汁管、锥形导向板和进汁套管。中央进汁管的两端具有开口,其通过支承导向板安装于沉降室的中央,其上端口稍高出环形排汁槽,支承导向板的两端分别与中央进汁管和圆筒形壳体固定连接。环形溢流斗位于中央进汁管的上端口内,环形溢流斗和中央进汁管之间留有间隙,环形进料槽位于中央进汁管和环形溢流斗的正上方,锥形导向板位于中央进汁管的下端口外,环形进料槽、环形溢流斗和锥形导向板与中央进汁管同轴并通过进汁套管固定安装于顶盖上,驱动轴穿过进汁套管,环形进料槽靠进汁套管边部具有进汁口。优化方案,沉降室的上部还设有一挡渣环,挡渣环的底面稍低于环形排汁槽,挡渣环固定于中央进汁管或支承导向板上,挡渣环的外边缘与环形排汁槽之间留有溢流口。进一步优化是,在沉降室的中部沿圆筒形壳体内壁设有中间排汁管,中间排汁管水平位置高于锥形导向板,中间排汁管具有若干与沉降室连通的排汁孔,中间排汁引管穿过圆筒形壳体与中间排汁管连通,中间排汁引管上设有控制阀。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使本技术适合于不同的生产规模,当产量大时,将控制阀关闭,使用沉降室上方的排汁槽排汁,当产量较小时,将控制阀打开,使用沉降室中部的中间排汁管排汁。本技术运行时,待分离物料由进汁装置进入沉降室内,依次经过环形进料槽—环形溢流斗一中央进汁管一锥形导向板,在环形溢流斗和锥形导向板的缓冲作用下,下落的物料流速减缓,最终缓慢地横向平流入沉降室内,流入过程的速度逐渐减缓而达到静态,有效避免了对沉降室内已入物料的扰动。本技术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1、本技术的入料速度均衡平缓,对沉降室内已入物料的扰动小,使出汁的清液的含渣量小,有效确保了制糖质量;2、本技术还可进一步使清液通过溢流方式出汁,减少了清液在出汁时的含渣量,进一步确保清液的质量;3、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清洗方便的特点;4、本技术设 置有中间放汁环管,该管出口的连接管由阀门控制,在生产能力不足时,打开此阀门放汁,则液位只在此位置,不会到达上面的排汁槽,保证蔗汁在池内停留时间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考图1,均衡净态快速沉降器,包括有外壳、进汁装置、排渣装置和驱动装置,夕卜壳的上部为顶盖11,中部为圆筒形壳体12,下部为圆锥形壳体13,外壳内部的空间为沉降室10 ;圆锥形壳体13底部中央具有出泥口,圆锥形壳体13底部外出泥口处连接排泥管14,排泥管14内为排泥室;沉降室10的上端部靠圆筒形壳体12设有环形排汁槽15,排汁管16穿过圆筒形壳体12与环形排汁槽15连通。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21、传动装置22和驱动轴2,电动机21设于外壳的顶盖11上,驱动轴2设于顶盖11中心竖直穿过沉降室10中央并伸入到排泥室内,驱动轴2的上端通过传动装置22与电动机21连接。排渣装置包括有刮泥装置和泥汁浓缩器43,刮泥装置包括有拨臂41和刮板42,拨臂41连接到驱动轴2上,刮板42连接到拨臂41上,刮板42的下边缘安装橡胶板并与圆锥形壳体13相抵接;泥汁浓缩器43安装于驱动轴2的下末端并置于排泥室内,泥汁浓缩器43具有排泥口 40。进汁装置包括环形进料盘31 (此进料盘也可以扩大至外壳大小,作为散汽层)、环形溢流斗32、中央进汁管33、锥形导向板34和进汁套管35。中央进汁管33的两端具有开口,其通过支承导向板3安装于沉降室10的中央,其上端口稍高出环形排汁槽15,支承导向板3的两端分别与中央进汁管33和圆筒形壳体12固定连接。环形溢流斗32位于中央进汁管33的上端口内,环形溢流斗32和中央进汁管33之间留有间隙,环形进料盘31位于中央进汁管33和环形溢流斗32的正上方,锥形导向板34位于中央进汁管33的下端口外,环形进料槽31、环形溢流斗32和锥形导向板34与中央进汁管33同轴并通过进汁套管35固定安装于顶盖11上,驱动轴2穿过进汁套管35、环形进料槽31、环形溢流斗32和锥形导向板34,环形进料槽31靠进汁套管35边部具有进汁口。在本实施例中,沉降室的上部还设有一挡渣环5,挡渣环5的底面稍低于环形排汁槽15,挡渣环5固定于支承导向板3或中央进汁管33上,挡渣环5的外边缘与环形排汁槽15之间留有溢流口。本实施例的沉降器运行时,待分离物料由进汁装置进入沉降室10,依次经过环形进料盘31 —环形溢流斗32 —中央进汁管33 —锥形导向板34,在环形溢流斗32和锥形导向板34起缓冲作用下,使下落的物料缓慢地横向平流入沉降室10内(如图1中箭头所示),有效避免了对沉降室10内已入物料的扰动。物料在沉降室自然沉降后,沉降的甘蔗渣与泥汁的混合物汇集在沉降室10底部,刮泥装置在驱动轴2的带动下运行将沉积的甘蔗渣与泥汁的混合物由出泥口排入排泥室内,泥汁浓缩器43将泥渣进行浓缩后由排泥口 40排出。清液位于沉降室10的上层并由溢流口一环形排汁槽15 —排汁管16排出沉降器,环形排汁槽15起缓冲作用,减少了清液在出汁时对上层清液的扰动,挡渣环5起阻 挡浮在清液表面的蔗渣随清液流动的作用,减少排出的清液中的蔗渣含量。实施例二参考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增加中间排汁管,在沉降室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均衡净态快速沉降器,包括有外壳、进汁装置、排渣装置和驱动装置,外壳的上部为顶盖(11)、中部为圆筒形壳体(12)、下部为圆锥形壳体(13),外壳内部的空间为沉降室(10);圆锥形壳体(13)底部中央具有出泥口,圆锥形壳体底部(13)外出泥口处连接排泥管(14),排泥管(14)内为排泥室;沉降室的上端部靠圆筒形壳体(12)设有环形排汁槽(15),排汁管(16)穿过圆筒形壳体(12)与环形排汁槽(15)连通;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21)、传动装置(22)和驱动轴(2),电动机(21)设于外壳的顶盖(11)上,驱动轴(2)设于顶盖(11)中心竖直穿过沉降室(10)中央并伸入到排泥室,驱动轴(2)的上端通过传动装置(22)与电动机(21)连接;排渣装置包括有刮泥装置和泥汁浓缩器(43),刮泥装置包括有拨臂(41)和刮板(42),拨臂(41)连接到驱动轴(2)上,刮板(42)连接到拨臂(41)上,刮板(42)的下边缘为橡胶板并与圆锥形壳体(13)相抵接;泥汁浓缩器(43)安装于驱动轴(2)的下末端并置于排泥室内,泥汁浓缩器(43)具有排泥口(40);其特征在于:进汁装置包括环形进料槽(31)、环形溢流斗(32)、中央进汁管(33)、锥形导向板(34)和进汁套管(35);中央进汁管(33)的两端具有开口,其通过支承导向板(3)安装于沉降室(10)的中央,其上端口稍高出环形排汁槽(15),支承导向板(3)的两端分别与中央进汁管(33)和圆筒形壳体(12)固定连接;环形溢流斗(32)位于中央进汁管(33)的上端口内,环形溢流斗(32)和中央进汁管(33)之间留有间隙,环形进料槽(31)位于中央进汁管(33)和环形溢流斗(32)的正上方,锥形导向板(34)位于中央进汁管(33)的下端口外,环形进料槽(31)、环形溢流斗(32)和锥形导向板(34)与中央进汁管(33)同轴并通过进汁套管(35)固定安装于顶盖(11)上,驱动轴(2)穿过进汁套管(35),环形进料槽(31)靠进汁套管(35)边部具有进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峰源杨悦飞许哲铭
申请(专利权)人:许峰源杨悦飞许哲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