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包括第一精馏段和第二精馏段,第一精馏段下部与第二精馏段法兰连接,第一精馏段底部出料通过降液管送至第二精馏段的中间部位,降液管底部设溢流喷头,溢流喷头侧面均匀开孔,孔的位置高于降液管底部。第一精馏段塔顶与冷凝器连接,第二精馏段上部设置有外回流冷凝器,外回流管连接第二精馏段的外回流回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将传统的二步精馏工艺所用设备集成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等特点;用于多组分分离不仅过程简单,在同一装置上实现多组分分离,而且减少辅助设备及占用场所,节省能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组分液液混合溶液的精馏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多组分分离,在流程上一般设计为多塔分离流程,先采用第一精馏塔提取混合液体中轻组分,然后采用第二精馏塔提取中间组分,实现三组分或多组分分离,采用以上流程可以实现三组分或多组分分离,但过程复杂,需要增加许多中间环节和辅助设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精馏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采用该装置不仅过程简单,在同一装置上实现实现三组分或多组分分离,而且减少辅助设备及占用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精馏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简化多组分精馏分离过程,节约设备成本和设备占地面积,简化操作过程,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 型提出的一种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包括第一精馏段和第二精馏段,所述第一精馏段下部连接第二精馏段,所述第一精馏段底部出料通过降液管送至第二精馏段的中间部位,所述降液管底部设溢流喷头。本技术的装置将第一精馏段和第二精馏段组合,两段间物料由降液管输送,将传统的二步精馏工艺所用的精馏塔设备集成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等特点,且节省能耗。所述溢流喷头侧面均匀开孔,孔的位置高于降液管底部,起到液封的效果。前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所述的第一精馏段底部设置有一段加热器,所述的第二精馏段底部设置有二段加热器。所述的一段加热器和二段加热器均优选盘管式加热器。所述第一精馏段与所述第二精馏段通过法兰片相连接。 前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所述的第一精馏段顶部设置有塔顶冷凝器。优选地,前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所述的第一精馏段内设置有内回流冷凝器。前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所述的第二精馏段上部设置有外回流冷凝器,所述外回流冷凝器出料口设置外回流管,连接第二精馏段的外回流回流口。前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第一精馏段和第二精馏段为填料塔。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用于多组分分离不仅过程简单,在同一装置上实现三组分或多组分分离,而且减少辅助设备及占用场所。本技术的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①塔顶与冷凝器连接,第一精馏段通过法兰片与第二精馏段连接,第一精馏段底部出料通过降液管送至第二精馏段的中间部位,将传统的二步精馏工艺集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等特点,节省能耗第一精馏段底部出料通过降液管送至第二精馏段的中间部位,降液管底部设溢流喷头,喷头侧面均匀开孔,孔的位置高于降液管底部,起到液封的效果—段加热器和二段加热器均设计为盘管,以提高传热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包括第一精馏段3和第二精馏段14,第一精馏段3下部连接有第二精馏段14,第一精馏段3与第二精馏段14通过法兰片5相连接。第一精馏段3底部出料通过降液管7送至第二精馏段14的中间部位,降液管7底部设溢流喷头8,溢流喷头8侧面均匀开孔,孔的位置高于降液管7底部,起到液封的效果。 第一精馏段3底部设置有一段加热器4,第二精馏段14底部设置有二段加热器9,一段加热器4和二段加热器9均为盘管式加热器。第一精馏段3顶部设置有塔顶冷凝器1,第一精馏段3内顶部设置有内回流冷凝器2 ;第二精馏段14上部设置有外回流冷凝器12,外回流冷凝器12的出料口设置外回流管,外回流管连接第二精馏段14的外回流回流口 13。第一精馏段3上部与第二精馏段14上部均设置有填料加料口 6,第一精馏段3与第二精馏段14内装填填料。第一精馏段3中部设置有进料口 10,第二精馏段14顶部设置有第二精馏段出料口 11,第二精馏段14底部设置有底部出料口 15。所述装置用于多组分混合溶液的精馏分离,第一精馏段3和第二精馏段14内加填料,填料分别从填料加料口 6加入,分离原料从第一精馏段3中部的进料口 10加入,第一精馏段3塔顶出料为轻组分,第一精馏段3塔底出料通过降液管7送至第二精馏段14的中间部位,第二精馏段14塔顶的第二精馏段出料口 11出中间馏分并通过外回流冷凝器12部分回流,第二精馏段14塔底为重组分。所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集两座精馏塔为一体,将传统的二步精馏工艺集为一体,在同一装置上实现三组分或多组分分离,而且减少辅助设备及占用场所,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等特点,节省能耗。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 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 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第一精馏段和第二精馏段,所述第一精馏段下部连接第二精馏段,所述第一精馏段底部出料通过降液管送至第二精馏段的中间部位,所述降液管底部设溢流喷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喷头侧面均匀开孔,孔的位置高于降液管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精馏段底部设置有一段加热器,所述的第二精馏段底部设置有二段加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段加热器和二段加热器均为盘管式加热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精馏段与所述第二精馏段通过法兰片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精馏段顶部设置有塔顶冷凝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精馏段内设置有内回流冷凝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精馏段上部设置有外回流冷凝器,所述外回流冷凝器出料口设置外回流管,连接第二精馏段的外回流回流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精馏段和第二精馏段为填料塔。专利摘要一种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包括第一精馏段和第二精馏段,第一精馏段下部与第二精馏段法兰连接,第一精馏段底部出料通过降液管送至第二精馏段的中间部位,降液管底部设溢流喷头,溢流喷头侧面均匀开孔,孔的位置高于降液管底部。第一精馏段塔顶与冷凝器连接,第二精馏段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降液式双精馏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第一精馏段和第二精馏段,所述第一精馏段下部连接第二精馏段,所述第一精馏段底部出料通过降液管送至第二精馏段的中间部位,所述降液管底部设溢流喷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正桂,马振叶,孙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