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素注射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10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核素注射用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核素注射用设备,包括三通,三通上分别设有核素注射器插口、生理盐水注射器插口和输出管道,三通上设有三通阀,三通阀下端连接有阀柱,阀柱上均匀分布有三个通孔,输出管道末端套入连接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核素注射用设备,采用“软性留置针与三通结合”的结构,留置针柔软性好、不易损伤血管壁,隔室操作在移动患者过程中可避免出现针头刺破血管壁的情况,避免了传统方法在注射药物时可能出现的一次穿刺不成功的现象;注射核素时的残余药物经生理盐水稀释、冲洗后,残余药量明显减少,提高了受检病人接受药物的精确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核素注射用设备,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PET-CT是把微量正电子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利用PET探测这些正电子核素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并将PET与CT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清晰地显示机体生物代谢过程的同时,对病灶精确定位,是功能影像学和解剖影像学的完美结合,代表了当今医学影像仪器发展的最高水平。检查常用的正电子药物18F-FDG射线穿透力强、射程远;注射要求高,要求保证药物注射剂量的精确性,尽可能的减少注射器残余药量,注射药物外渗可直接导致检查失败。核素辐射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给PET-CT检查患者注射核素时护士受到的辐射主要是外照射,外照射的防护方法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时间防护的外照射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受照射时间,因此我们采用了在注射室静脉穿刺、高活度室推注核素药物的隔室操作方法,以缩短护士在辐射高活度区停留时间。现有的注射用设备往往会出现一次穿刺不成功、患者在隔室注射移动过程中针头易刺破血管壁的现象,并且注射后注射设备内药物残留较多影响检查结果的精确性、增加了护士测量残余药量过程中接受的外照射剂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够减少药物残留、保证注射剂量的精确性,缩短推药时间、减少对工作人员造成的辐射的核素注射用设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核素注射用设·备,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三通1,三通I上分别设有核素注射器插口 2、生理盐水注射器插口 3和输出管道4,三通I上设有三通阀5,三通阀5下端连接有阀柱18,阀柱18上均匀分布有三个通孔19,输出管道4末端套入连接管7中,连接管7前端外周螺纹连接有套筒6,连接管7末端与软管8连接,软管8末端连接有中间连接管9,中间连接管9与外套管10固定连接,外套管10内设有填充层14,外套管10顶端设有软性留置针12,外套管10顶部外周安装有用于保护软性留置针12的护套11,外套管10底部插有推进器15,推进器15上固定连接有针芯13,推进器15 —侧连接有手持片16,手持片16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17 ;所述填充层14由聚丙烯制成。本技术的核素注射用设备,采用“软性留置针与三通结合”的结构,留置针柔软性好、不易损伤血管壁,隔室操作在移动患者过程中可避免出现针头刺破血管壁的情况,避免了传统方法在注射药物时可能出现的一次穿刺不成功的现象;注射核素时的残余药物经生理盐水稀释、冲洗后,残余药量明显减少,提高了受检病人接受药物的精确性,同时减少了测量注射器残余药量过程中对工作人员造成的辐射。在保证减少注射器残余药量的同时,可缩短推药时间,有效减少护士手部接受到的辐射剂量,可进行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核素注射用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三通与三通阀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三通阀与阀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右视图;图5:本技术的外套管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推进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三通,2、核素注射器插口,3、生理盐水注射器插口,4、输出管道,5、三通阀,6、套筒,7、连接管,8、软管,9、中间连接管,10、外套管,11、护套,12、软性留置针,13、针芯,14、填充层,15、推进器,16、手持片,17、凸起,18、阀柱,1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的构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核素注射用设备,包括三通1,三通I上分别设有核素注射器插口 2、生理盐水注射器插口 3和输出管道4,三通I上设有三通阀5,三通阀5下端连接有阀柱18,阀柱18上均匀分布有三个通孔19,输出管道4末端套入连接管7中,连接管7前端外周螺纹连接有套筒6,连接管7末端与软管8连接,软管8末端连接有中间连接管9,中间连接管9与外套管10固定连接,外套管10内设有填充层14,外套管10顶端设有软性留置针12,夕卜套管10顶部外周安装有用于保护软性留置针12的护套11,外套管10底部插有推进器15,推进器15上固定连接有针芯13,推进器15 —侧连接有手持片16,手持片16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17 ;所述填充层14由聚丙烯制成。器具的选择:除了本设备外,还需要两个注射器,一个为核素注射器,里面抽有18F-FDGlOmC1、体积0.5ml、外周套有铅防护套;一个为生理盐水注射器,里面抽有生理盐水3ml。护士均采用静脉穿刺与推注药物隔室操作的方法。操作方法:步骤一:将护套摘下,露出软性留置针,三通上插上生理盐水注射器,排气后将三通阀旋至生理盐水注射器与软性留置针单通状,如图2中所示,阀柱上三个通孔的布置与三通阀一致,通过上面标注的箭头即可得知开通情况;步骤二:选择血管,皮肤常规消毒,操作者手持内部套有针芯的软性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退针芯l_2mm至外套管内(通过手持片将推进器向外拉出,从而使针芯退出软性留置针),再将软性留置针缓慢送入血管内,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拔出针芯,推注生理盐水0.5ml,病人无不适后固定软性留置针;步骤三:协助病人至注药室铅防护屏前,病人取舒适体位后抽回血、再次推注生理盐水0.5ml,病人无不适后护士转至铅防护屏后,通过铅防护屏的操作孔,护士将双手伸至屏风病人侧;步骤四:将抽有18F-FDGlOmCi的注射器插入三通插口中,将三通阀逆时针旋转90°,使核素注射器与软性留置针呈连通状,推注药液,再将三通阀逆时针旋转90°,使核素注射器与生理盐水注射器呈连通状,抽动核素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注射器内的生理盐水全部抽尽,对核素注射器内残留的药物进行稀释和冲洗,以减少药物残留,最后再将三通阀顺时针旋转90°,又使得核素注射器与软性留置针呈连通状,继续推注药液;步骤五:拔下软性留置针,用棉签按压针眼,取下生理盐水注射器,测软性留置针、三通、核素注射器内的残余药量。本技术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施例及现有技术获得启发,进行变形得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来确定。`权利要求1.一种核素注射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1),三通(I)上分别设有核素注射器插口(2)、生理盐水注射器插口(3)和输出管道(4),三通(I)上设有三通阀(5),三通阀(5)下端连接有阀柱(18),阀柱(18)上均匀分布有三个通孔(19),输出管道(4)末端套入连接管(7)中,连接管(7)前端外周螺纹连接有套筒¢),连接管(7)末端与软管(8)连接,软管(8)末端连接有中间连接管(9),中间连接管(9)与外套管(10)固定连接,外套管(10)内设有填充层(14),外套管(10)顶端设有软性留置针(12),外套管(10)顶部外周安装有用于保护软性留置针(12)的护套(11),外套管(10)底部插有推进器(15),推进器(15)上固定连接有针芯(13),推进器(15) —侧连接有手持片(16),手持片(16)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1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素注射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14)由聚丙烯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核素注射用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素注射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1),三通(1)上分别设有核素注射器插口(2)、生理盐水注射器插口(3)和输出管道(4),三通(1)上设有三通阀(5),三通阀(5)下端连接有阀柱(18),阀柱(18)上均匀分布有三个通孔(19),输出管道(4)末端套入连接管(7)中,连接管(7)前端外周螺纹连接有套筒(6),连接管(7)末端与软管(8)连接,软管(8)末端连接有中间连接管(9),中间连接管(9)与外套管(10)固定连接,外套管(10)内设有填充层(14),外套管(10)顶端设有软性留置针(12),外套管(10)顶部外周安装有用于保护软性留置针(12)的护套(11),外套管(10)底部插有推进器(15),推进器(15)上固定连接有针芯(13),推进器(15)一侧连接有手持片(16),手持片(16)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贵萍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毓璜顶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