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涉及一种待研磨部件的夹持结构。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长度为几毫米至十几毫米的待研磨部件,通常是采用待研磨部件与组合体连接的整体结构。在制造和研磨时,整体结构要求在待研磨部件的全长范围内有严格的角度要求和平行度要求,其待研磨部件平行度与整体结构基本允差为2μm。这种待研磨部件通常是与组合体连接的整体结构,所以整体结构都比较大且较重。如果用常用的方法来研磨有两个问题一是待研磨部件很长、研磨角度要求很严格,不易在转动盘上摆平,因此,研磨后不易保持原有的几何形状,使待研磨部件不能重新使用;二是待研磨部件与机床的相对位置由待研磨部件整体结构上的定位面确定,待研磨部件从整体连接结构中拆下来,研磨后再重新装回整体结构很难保证待研磨部件的原有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待研磨部件不易在转动盘上摆平,重新装回整体结构很难保证待研磨部件的原有位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使待研磨部件摆平在转动盘上,且能保证待研磨部件的原有待磨面的整体夹持结构。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包括基板、垫板、固定件、调整杆、螺孔、锁紧部件、待研磨部件整体结构、转动盘、压块、夹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待研磨部件的夹持结构,包括待研磨部件整体结构(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1)、垫板(2)、固定件(3)、调整杆(4)、螺孔(5)、锁紧部件(6)、转动盘(8)、压块(9)、夹紧元件(10)、夹紧孔(11),基板(1)和垫板(2)上分别制备有四个小螺孔,基板(1)和垫板(2)上还分别制备有三个螺孔(5),由固定件(3)置于基板(1)和垫板(2)的螺孔中并固定连接,三个调整杆(4)的螺纹置于基板(1)和垫板(2)所对应的三个螺孔(5)中,三个调整杆(4)的螺纹置于三个锁紧部件(6)内并固定连接,在基板(1)的本体上有四个夹紧孔(11),夹紧元件(10)置于夹紧孔(1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