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轨悬吊步态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6634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根据不同康复机构的需要设计步行路线,并可随时进行扩展的天轨悬吊步态训练装置,其包括支架和拉绳或拉杆,拉绳或拉杆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患者身体的吊带,支架上还安装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可沿着导轨滑动的滑块,滑块连接拉绳或拉杆。拉绳或拉杆上还安装有可升降吊带的电机,该电机自带驱动蓄电池和控制器,拉绳或拉杆还安装有可使拉绳或拉杆连接吊带端自由转动的旋转接头或万向接头,患者只需穿戴好吊带便可随地进行训练,其导轨可安装在室内或室外任何地方;其中,导轨可设成直线形或环形或“S”形。本天轨悬吊步态训练装置能有效地提高减重步行训练的效果,其结构和操作简单,适于医院、家庭等地方进行康复训练。(*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重步态步行训练装置,具体为一种可根据不同康复机构的需要设计步行路线,并可随时进行扩展的天轨悬吊步态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会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这直接影响脑组织,使脑细胞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大约80%的患者患病后会有瘫痪、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且给患者本人及家庭造成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严重负担。而其他疾病及意外事故造成的病残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不少也患有肢体功能障碍。中枢神经损伤是导致偏瘫或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而中枢神经具有可塑性,通过早期康复治疗、术后康复训练和配备必要的康复器械,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的重组和代偿,从而部分或全部地改善或恢复患者失去的肢体功能。因此,通过有效的康复手段以及科学的康复治疗技术能够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失去的肢体功能,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医学理论和实践证明,在初期的手术、药物治疗之后,患者借助康复医学手段进行康复训练,能更好地促使其肢体功能的恢复,其中减重步行训练是肢体运动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天轨悬吊步态训练装置,包括拉绳(2)或拉杆,所述拉绳(2)或拉杆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患者身体的吊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在地面上方的导轨(1),所述导轨(1)上安装有可沿着所述导轨(1)滑动的滑块(5),所述滑块(5)连接所述拉绳(2)或拉杆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兰保俐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