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疝针,它主要由穿刺针和引线针构成,所述穿刺针呈中空管状,所述引线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线勾和勾线凹槽,在该勾线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引线针套置在穿刺针内,且引线针的两端分别位于穿刺针的两端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采用本器械进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简单、易行、安全、创伤小、术后疤痕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器械的
技术介绍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的患病率为(10-20)/1000,主要是因为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至,因此不需要作局部的修补就能达到治愈,即使有局部肌肉的薄弱因素,也可通过以后的发育得到加强,因此小儿腹股沟斜疝只作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近年,腹股沟疝的外科手术治疗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趋势是无张力疝修补和腹腔镜疝微创手术,而目前的腹腔镜疝微创手术大多采用的是二孔法,该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于脐左、右缘脐环作3mm、5mm切口,刺入3mm、5mm穿刺套管,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分离钳,观察疝囊内环。在疝囊内环体表投影处做2mm切口,疝针带双4号丝线刺入腹壁疝内环前方中点,疝针顶端到达腹膜外间隙,在此间隙内逐渐从疝环一侧边分离边刺向内环后方中点,男童避开输精管,然后刺入腹腔,用分离钳抓住疝针针头的4号丝线,轻轻向外拖出,将线留置在腹腔内,退针后同法从另一侧刺向内环后方中点和出针点汇合后刺入腹腔,使用4号丝将第一次引进的丝线经由线环卡住并从内环口外半周拖出体外,完成内环口高位结扎。目前,为了达到创伤更小,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成为微创手术总体趋势,但是没有专门一种适用于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专用器械,解决目前在单孔腹腔镜监视下,进行鞘状突高位结扎器械存在的结构上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疤痕形成小且操作方便的单孔腹腔镜手 术用疝针。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疝针,它主要由穿刺针和引线针构成,所述穿刺针呈中空管状,所述引线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线勾和勾线凹槽,在该勾线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引线针套置在穿刺针内,且引线针的两端分别位于穿刺针的两端外。所述引线针两端的进线勾开口向内侧,勾线凹槽的开口向前侧。所述穿刺针的前端呈弧形状。所述穿刺针的后端设置有手柄。所述穿刺针的后端还设置有漏斗状进线口。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器械进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简单、易行、安全、创伤小、术后疤痕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图2和图3所示,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疝针,它主要由穿刺针I和引线针2构成,所述穿刺针I呈中空管状,所述引线针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线勾3和勾线凹槽4,在该勾线凹槽4的开口处设置有卡口 5,所述进线勾3的开口向内侧,且该开口略小于手术用结扎线的直径,利于手术用结扎线从该开口处进出,所述勾线凹槽4的开口向前侧,且该勾线凹槽4处的卡口 5略小于手术用结扎线的直径,也是利于手术用结扎线从该卡口 5处进出,所述引线针2套置在穿刺针I内,且引线针2的长度大于穿刺针I的长度,使得引线针2的两端分别位于穿刺针I的两端外,为了减少穿刺针I的前端对腹腔内的精索、输精管及邻近器官的损伤,便于穿刺针I的前端在腹膜外间隙游离,特将穿刺针I的前端制作呈弧形状6,为了便于在手术时,较方便地握持穿刺针I,在穿刺针I的后端设置有手柄7,为了保证在操作过程中,方便准确的将引线针2套入穿刺针I内,特将穿刺针I的后端设置呈漏斗状8。使用时,于脐下缘脐环作5mm切口,刺入5mm穿刺套管,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观察拉!囊内环。在拉I囊内环体表投影处做2mm切口,将穿刺针刺入腹壁拉J内环前方中点,使穿刺针的前端到达腹膜外间隙,在此间隙内逐渐从疝环一侧边分离边刺向内环后方中点,男童避开输精管,然后刺入腹腔,再利用引线针的进线勾带双4号丝线从穿刺针的中空管中穿过,将丝线留置在腹腔内,退针后同法从另一侧刺向内环后方中点和出针点汇合后刺入腹腔,现利用引线针的勾线凹槽通过穿刺针的中空管将留置线勾退出腹壁外,此时已全部包绕内环腹膜,皮下打结,即将内环疝囊高位结扎。采用本技术方案由于不直接采用穿刺针引入和勾出结扎线,只是用穿刺针来进行穿刺,通过穿刺针中空管道来进行操作,这样的结构减少了对腹腔内的精索、输精管及邻近器官的损伤;同时,由于引线针的进线勾开口朝后,勾线凹槽的开口朝前,也能方便将结扎线顺利的引入和勾出,解决了减少创伤,方便引线和勾线的技术问题。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器械能更好的减小手术创伤及术后疤痕的形成,更好的在单孔腹腔镜 监视下,完成对鞘状突高位结扎,更有效的治疗腹股沟斜疝。权利要求1.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疝针,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穿刺针和引线针构成,所述穿刺针呈中空管状,所述引线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线勾和勾线凹槽,在该勾线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引线针套置在穿刺针内,且引线针的两端分别位于穿刺针的两端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疝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针两端的进线勾开口向内侧,勾线凹槽的开口向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疝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的前端呈弧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疝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的后端设置有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疝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的后端还设置有漏 斗状进线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疝针,它主要由穿刺针和引线针构成,所述穿刺针呈中空管状,所述引线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线勾和勾线凹槽,在该勾线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引线针套置在穿刺针内,且引线针的两端分别位于穿刺针的两端外,本技术优点是采用本器械进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简单、易行、安全、创伤小、术后疤痕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文档编号A61B17/34GK203089250SQ20132009579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黄云, 刘娜, 周平, 李堃, 叶茂庭, 聂士平, 张方红, 叶荣, 罗琼华, 王梅, 安祥 申请人:荆门市妇幼保健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疝针,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穿刺针和引线针构成,所述穿刺针呈中空管状,所述引线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线勾和勾线凹槽,在该勾线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引线针套置在穿刺针内,且引线针的两端分别位于穿刺针的两端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刘娜,周平,李堃,叶茂庭,聂士平,张方红,叶荣,罗琼华,王梅,安祥,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