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腹腔疝气修补针,适用于修补治疗腹腔疝气。
技术介绍
目前腹腔疝气主要多发于未发育成熟的小孩,治疗疝气主要是通过将皮肤皮下各层切开并找到外环口,把丝线引入腹腔,通过修补针将丝线进行打结,关闭疝气内环口,对疝气进行治疗。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修补针都是直线形,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不方便,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由于针头的成本高,通常都是将修补针制作为一个整体,导致整个修补针使用与针头一样的材料,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腹腔疝气修补针,结构简单,操作更方便,成本低。本技术的上 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腹腔疝气修补针,包括手柄,还包括手柄连接杆、针体连接杆、针体和引线孔,针体为半圆弧形且直径为0.5cnT5Cm,针体一端开设有引线孔,另一端与针体连接杆一端连接,针体连接杆另一端与手柄连接杆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手柄连接杆另一端与手柄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2、优化针体形状,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更方便,操作更简单,减少手术时间;3、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直径大小的针体,修补针的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手柄;2_手柄连接杆;3_针体连接杆;4-针体;5_引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f 2所示,一种腹腔疝气修补针,包括手柄I,还包括手柄连接杆2、针体连接杆3、针体4和引线孔5,针体4为半圆弧形且直径为0.5cnT5Cm,针体4 一端开设有引线孔5,另一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疝气修补针,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连接杆(2)、针体连接杆(3)、针体(4)和引线孔(5),针体(4)为半圆弧形且直径为0.5cm~5cm,针体(4)一端开设有引线孔(5),另一端与针体连接杆(3)一端连接,针体连接杆(3)另一端与手柄连接杆(2)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手柄连接杆(2)另一端与手柄(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蓝普医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