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平武专利>正文

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747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片本体(1)和设置在网片本体(1)上的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2),所述网片本体(1)为由复合层结构的网线编织成的具有平行四边形网孔的网络平面结构,所述网线包括设置在外层的生物可吸收的包覆层(3)和设置在包覆层(3)内部的非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疝修补材料的内芯层(4),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2)的直径和网孔孔径相匹配,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2)穿过网孔设置在网片本体(1)上。其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该疝修补网片能够方便的仅采用2根固定绳索即可将腹腔内的组织固定,减少病人的手术时间,同时缩短病人受苦过程。(*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片本体(1)和设置在网片本体(1)上的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2),所述网片本体(1)为由复合层结构的网线编织成的具有平行四边形网孔的网络平面结构,所述网线包括设置在外层的生物可吸收的包覆层(3)和设置在包覆层(3)内部的非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疝修补材料的内芯层(4),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2)的直径和网孔孔径相匹配,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2)穿过网孔设置在网片本体(1)上。其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该疝修补网片能够方便的仅采用2根固定绳索即可将腹腔内的组织固定,减少病人的手术时间,同时缩短病人受苦过程。【专利说明】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
本技术涉及医药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
技术介绍
疝修补术是指通过手术治疗疝气,可以分为三大类:传统疝修补术、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和疝腹腔镜修补术。而这三种修补术均会用到专门的修补材料——疝修补网片,特别是目前专业疝修补术的应用标准:微创化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疝修补网片的要求会更高。普通补片和钛钉配合成为疝修补网片系统,应用时直接用钛钉将普通补片固定在人体内,但钛钉的价格昂贵,会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由钛钉将补片固定在人体内,时常有错钉或者在钉的过程中移位的现象发生,这样会延长手术操作的时间,进而延长给病人带来的手术痛苦,并且钛钉将补片钉在组织内,由于钛钉和补片之间的作用力,使得补片与组织间的间隙小,而当腹内压增高时,就没有一定的缓冲空间,造成腹内脏器对补片的直接冲击,引起牵拉等不适感,极易复发。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技术作出了如下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该疝修补网片能够方便的仅采用2根固定绳索即可将腹腔内的组织固定,减少病人的手术时间,同时缩短病人受苦过程,并且因网片本体是采用具有复合层结构的网线编织而成,在病人恢复期外层包覆层能够很好的和人体相溶,避免腹腔粘连、乃至肠壁被侵蚀的发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本技术操作简单、能大大减少手术时间,并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及病人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可广泛用于临床上。 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包括网片本体和设置在网片本体上的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所述网片本体为由复合层结构的网线编织成的具有平行四边形网孔的网络平面结构,所述网线包括设置在外层的生物可吸收的包覆层和设置在包覆层内部的非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疝修补材料的内芯层,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的直径和网孔孔径相匹配,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穿过网孔设置在网片本体上。非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疝修补材料健康对人体无危害。 所述网孔孔径为4_6mm。 在网片本体上设置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能够轻松的穿过腹腔内的5层结构,进行结绳捆绑固定处理,比其他处理方式更加简单快捷,医生能够熟练快速的进行这样的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网片本体的平行四边形的网孔以及网孔的平均直径的设计有利于组织长入,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更好,加强腹壁弹性,抗腹压能力强。目前一般的网孔平均直径较小,而大网孔结构的设计能够允许体液流通,降低感染风险,这也是本技术考量之处。 对于网片本体的复合层网线结构,网线包括包覆层和内芯层,包覆层为生物可吸收的材质,内芯层则为非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疝修补材料,这种结构的设计更容易植入人体腹膜前间隙、异物反应更小、更能让病人感觉舒适,而随着后期病人的逐渐康复,包覆层能够绝大部分被人体吸收,而固定绳索仍然能够将网片束缚在原位不会使其发生大的移位,非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疝修补材料继续起到固定腹膜的作用,从而避免复发的可能性。 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均设置在网片本体的中心位置且穿过网片本体的中心位置。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穿过网片本体的中心位置时,其捆绑的作用力更加有力而使得网片本体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在腹腔组织间。具体实施时,用医学上专用的勾线针,将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从腹壁外的同一个点上穿过,之后分别将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从两条不同路径穿过皮上、皮下再到腹膜前间隙(网片就放置在腹膜前间隙中)将网片固定在组织间从而完成整个修补工作。 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网片本体的四角中的两个对角处。对角处也是一个较好的位置,对角处设置者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能够提高网片固定在腹膜前间隙中的稳定性,而能够保证之后网片不会轻易移位,从而减少复发的几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所述包覆层为圆柱体或正η面体。包覆层的形状设置有利于其与人体进行最大面积的接触,从而能够植入更容易、更加没有异物感。 所述生物可吸收的包覆层的材质为聚羟基乙酸或者聚乳酸羟基乙酸。 所述内芯层为聚酯或者聚丙烯。例如包覆层可选用聚羟基乙酸,内芯层选用聚酯,或者包覆层选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内芯层选用聚丙烯等等。 所述网孔为矩形或者菱形或者正方形。 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在网片本体上设置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能够轻松的穿过腹腔内的5层结构,进行结绳捆绑固定处理,比其他处理方式更加简单快捷,医生能够熟练快速的进行这样的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2、本技术的网片本体的平行四边形的网孔以及网孔的平均直径的设计有利于组织长入,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更好,加强腹壁弹性,抗腹压能力强; 3、本技术的网线包括包覆层和内芯层,包覆层为生物可吸收的材质,内芯层则为非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疝修补材料,这种结构的设计更容易植入人体腹膜前间隙、异物反应更小、更能让病人感觉舒适,而随着后期病人的逐渐康复,包覆层能够绝大部分被人体吸收,而固定绳索仍然能够将网片束缚在原位不会使其发生大的移位,非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疝修补材料继续起到固定腹膜的作用,从而避免复发的可能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技术结构图; 图2是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3是技术的局部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网片本体,2、高分子固定绳索,3、包覆层,4、内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包括网片本体I和设置在网片本体I上的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2,所述网片本体I为由复合层结构的网线编织成的具有平行四边形网孔的网络平面结构,所述网线包括设置在外层的生物可吸收的包覆层3和设置在包覆层3内部的非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疝修补材料的内芯层4,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2的直径和网孔孔径相匹配,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2穿过网孔设置在网片本体I上。 所述网孔孔径为4_6mm。 在网片本体I上设置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2能够轻松的穿过腹腔内的5层结构,进行结绳捆绑固定处理,比其他处理方式更加简单快捷,医生能够熟练快速的进行这样的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网片本体I的平行四边形的网孔以及网孔的平均直径的设计有利于组织长入,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更好,加强腹壁弹性,抗腹压能力强。目前一般的网孔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简单固定的疝修补网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片本体(1)和设置在网片本体(1)上的两根高分子固定绳索(2),所述网片本体(1)为由复合层结构的网线编织成的具有平行四边形网孔的网络平面结构,所述网线包括设置在外层的生物可吸收的包覆层(3)和设置在包覆层(3)内部的非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疝修补材料的内芯层(4),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2)的直径和网孔孔径相匹配,两根所述高分子固定绳索(2)穿过网孔设置在网片本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平武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赵平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