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医用缝合针。技术背景: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缝合针是由针体及针眼组成,先将线由针眼内穿入,医生再用持针器夹住针体进行缝合,缺点是:1、由于持针器与针体成一定角度,在缝合时容易使作用力不对称而导致针体弯曲甚至折断;2、在对深部组织进行缝合时,由于操作空间狭小,持针器由占据一定空间,操作者很难使针体按预定方向进出,3、有时由于针体短小,整个针体会埋在组织中,很难出针,4、需要浪费时间去穿针引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医用缝合针,它结构简单,持针器能够很好的掌控缝合针,方便操作,两个线槽的设置可以实现深组织的双线快速缝合,简单实用。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缝合针本体1、持针器2、第一卡线槽3、第二卡线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合针本体I底部设置有持针器2,缝合针本体I的尖端设置有第一卡线槽3、第二卡线槽4。所述的第一卡线槽3向上倾斜开口,用于穿过组织时缝合线的卡接,减少穿针引线的时间。所述的第二卡线槽4向下倾斜开口,主要缝合线用于双线缝合时,缝合线的的回抽,将缝合线卡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缝合针本体(1)、持针器(2)、第一卡线槽(3)、第二卡线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合针本体(1)底部设置有持针器(2),缝合针本体(1)的尖端设置有第一卡线槽(3)、第二卡线槽(4)。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