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传福专利>正文

扳手工具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38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扳手工具柄构造,其结构设计上,主要是于扳手握柄近颚夹头部处预设有适当数目、形状的贯穿孔,藉由该等贯穿孔恰得吸收抵消扳手扳转操作时所形成的部分应力,使其能承受更大的扭力值,同时经由贯穿设置而可适度减轻扳手重量,使能在操作或拿取上更为顺手、省力,甚至可配合特定工具将贯穿孔作不同变化设计,藉以可作为工具的辅助施力与操作。(*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扳手,特别地,涉及扳手工具柄的构造。扳手工具乃为一种泛用于螺栓(帽)等工件锁卸操作的工具,其主要是利用头部端预设的顎夹对螺栓(帽)等形成适当夹持,再以适当长度的握柄供扳转施力,进而达成螺栓(帽)的锁卸作业。就扳手的结构设计观之,其顎夹的间距乃为决定适用螺栓(帽)的关键因素,是以因应不同尺寸的螺栓(帽)锁卸而必须制造不同规格顎夹间距的扳手工具,又其顎夹的规格乃决定扳手工具的大小,换言之,即顎夹的规格愈大则其扳手整体体积亦呈相对增加,此一情形下,将造成扳手的重量大增,导致在拿取时较为费力,加上其头部较重而柄部较轻的结构重量不平衡现象,更影响其操作上的顺手性,是以一般的扳手工具均会在其握柄部由其头部向尾端作凹陷削薄处理而形成凹槽状,藉以减轻其整体重量,以改善前述重量过大的缺失。但是,在扳手的操作施力上,因系以顎夹夹持工件而由握柄部扳转施力,是以其应力现象乃集中在头部与握柄衔接的颈部位置,此时前述于握柄部作凹陷削薄处理以减轻重量的设计,反倒成为影响扳手结构抗应力强度的不利因素,导致其遭遇过大扭力与抗应力时容易损坏的缺失,实难称为理想的设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扳手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扳手工具柄构造,该扳手工具(10)包括颚夹头部(12)及握柄(11),其中,在该握柄(11)上由该颚夹头部(12)向后凹设一凹槽(13),其特征是,于该凹槽(13)近颚夹头部(12)处设有适当数目、形状的贯穿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福
申请(专利权)人:吴传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