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具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具备一对固定电极和在两端具有端子的熔丝,该第二壳体具备可动电极,通过从该第一壳体拔出该可动电极来将固定电极彼此切断,通过将可动电极插入该第一壳体来将固定电极彼此连接,其中,第一壳体具有用于进行熔丝的导通检查的开口部,在电路连接状态下,开口部被第二壳体覆盖。易于对内置于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熔丝进行导通检查,并且必然遵守在切断电源电路之后进行导通检查的维护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的电源电路切断以及连接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技术介绍
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在进行维护作业时,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手动地使电源电路为切断状态,作为进行切断的这种装置,已知下面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构成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一对固定电极和熔丝、通过相对于两个固定电极拔出或者插入而将两个固定电极彼此切断或者连接的可动电极以及具备可动电极的拔出插入操作用的手柄,该装置在导通状态下导通通路被收纳在壳体内,因此该装置的安全性良好。然而,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在壳体内设置有熔丝,因此为了进行熔丝的导通检查,需要从固定电极拔出可动电极、将螺钉松动、打开壳体,由此使整个熔丝暴露,因而检查过程长。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658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具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具备一对固定电极和熔丝,该第二壳体具备可动电极,通过从该第一壳体拔出该可动电极来将上述固定电极彼此切断,通过将上述可动电极插入该第一壳体来将上述固定电极彼此连接,其中,上述第一壳体具有用于进行上述熔丝的导通检查的开口部,在电路连接状态下,上述开口部被上述第二壳体覆盖。根据本专利技术,不暴露整个熔丝就能够进行熔丝的导通检查,因此能够缩短检查过程,而且为了进行导通检查必须将具备可动电极的第二壳体拔出,因此能够维持安全性。另夕卜,在电源电路连接的通常状态下由第二壳体覆盖导通检查用的开口部,因此能够防止灰尘等异物的侵入。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SDSW)的电源电路的一部分的电路图。图2的(a)是表示本实施例的SDSW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的(b)是主视图。图3的(a)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俯视图,图3的(b)是表不第一壳体内部的熔丝和固定电极的配置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设置在第一壳体中的一对固定电极和熔丝的配置的几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仰视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的(a)是从左侧观察的剖视图,图6的(b)是从前侧观察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在第一壳体的开口部的周围设置的毂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导通检查用的专用盖的(a)俯视图和(b)左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8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表示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的电源电路的一部分的电路图。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即使用切断开关(Service disconnect switch) I (以下略记为SDSW)作为电池组2的一部分,在电源电路的途中作为将电池彼此切断或者连接的断路器装置而发挥功能,该服务切断开关I能够切断包括熔丝的电源电路。SDSffl由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构成,其中该第一壳体3具备一对固定电极和熔丝5,该第二壳体4具备通过相对于两个固定电极拔出或者插入而将两个固定电极彼此切断或者连接的可动电极,通过将隔着第二壳体4的可动电极拔出或者插入来将电池彼此切断或者连接,由此能够安全地作业。在连接状态下,来自电池的电流经由主继电器流向逆变器、DC/DC转换器。图2的(a)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SDSW I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通过将螺栓经由设置在第一壳体3的四角的螺栓孔6紧固于电池组2而使SDSW I与电池组2成为一体并形成盒状。在该SDSW I中,通过将第二壳体4插入从第一壳体3的基部突出来的周壁部8而将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的电极彼此连接,从而电源电路成为连接的状态。图2的(b)是从前方观察SDSW I而得到的主视图。在SDSW I与电池组2的接合部设置有密封件7来防止灰尘、水等异物侵入到电池组2内。熔丝5配置在由SDSW I和电池组2形成的盒中。 图3的(a)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3而得到的俯视图。在电源电路连接的状态下,周壁部8的内侧被第二壳体4覆盖。在周壁部8的内侧设置有一对固定电极9、10和用于对两端具有端子的熔丝5进行导通检查的开口部11 (IlaUlb)。将探针插入开口部11使之与熔丝5的两端的导体部分接触,由此进行导通检查。即,不必从电池组2卸下SDSW I来使整个熔丝暴露就能够进行导通检查,因而能够缩短检查过程。在此,如果开口部11位于周壁部8的外侧,则即使在电源电路连接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导通检查,因此不一定能够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不卸下第二壳体4则开口部11不会暴露,因此能够可靠地确保在切断电源电路之后进行导通检查的维护过程。并且,在电源电路连接的状态下开口部11被第二壳体4覆盖,因此即使在开口部11不设置专用盖也能够防止灰尘等异物侵入到电池组2内。如图3的(a)所示,通过将熔丝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由周壁部8朝第二壳体4的拔出插入方向投影而形成的投影面内,使熔丝5靠近固定电极9,因此能够使第一壳体3小型化。并且,在导通检查中,要将探针插入开口部11并使之与熔丝5的两端的导体部分接触,因此需要使开口部11与熔丝5彼此邻近,从而开口部11也靠近固定电极9地进行配置。因而,能够使周壁部8小型化,还能够使第二壳体4小型化。图3的(b)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3内的一对固定电极9、10和熔丝5的配置的图。熔丝5的熔丝端子17a经由螺栓12与导线相连接,从而与前方的电池相连接。另一个固定电极端子9经由导体15和螺栓13与导线相连接,从而与右方的电池相连接。另一个固定电极端子10经由导体16和螺栓14与熔丝端子17b相连接。因而,通过利用固定电极端子10和开口部Ila也能够进行导通检查,但是固定电极端子9和固定电极端子10从表面上观察难以辨别,因此有可能进行利用了固定电极端子9和开口部Ila的误检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还设置导通检查用的开口部Ilb来避免将固定电极端子9、10用于导通检查,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误检查。图4是对由第一壳体3的一对固定电极9、10和熔丝5的配置形成的第一壳体3和周壁部8的面积进行比较的图。在利用横长形状的固定电极的情况下,还能够如图4的(b)、(C)那样实施本专利技术。与此相对地,在上述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的(a)那样,将一个固定电极9与熔丝5平行地配置,使另一个固定电极10朝向与上述固定电极9呈90度角的方向并将该固定电极10配置在与该固定电极9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18交叉的位置处。由此,与图4的(b)、(c)的配置相比,即使设为熔丝5与一个固定电极端子9之间的距离X相同,也能够以最小的面积来配置一对固定电极9、 10和熔丝5,能够使第一壳体3小型化。并且,在导通检查中要将探针插入开口部11使之与熔丝5的两端的导体部分接触,因此需要使开口部11与熔丝5彼此邻近,从而还能够以最小的面积配置一对固定电极9、10和开口部11。因而,能够使周壁部8小型化,还能够使第二壳体4小型化。图5是从下方观察本实施例的第二壳体4而得到的仰视图。在第二壳体4中设置有形成与第一壳体3的一对固定电极9、10对应的形状的可动电极18。第二壳体4具备密封件19,该密封件19沿着第二壳体4四周延伸且在第二壳体4插入该第一壳体3时嵌入该第一壳体3,将与第一壳体3的周壁部8之间的缝隙密封。因而,在电源电路连接的状态下,能够使设置于第一壳体3的一对固定电极9、10防水。同时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崎晋,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