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和ARM的三相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177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3:44
基于CAN总线和ARM的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用于对电机运转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保护模块、传感模块、CAN通讯模块及上位机;所述ARM芯片通过CAN通讯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上位机发出指令使ARM芯片产生PWM波控制电机的转速,改变PWM波的占空比即可实现电机无级调速;所述增量式光电旋转编码器将电机旋转的角度和速度转变为脉冲信号,反馈回ARM芯片的正交编码脉冲单元,ARM芯片收集反馈回的脉冲信号并与给定的位置和速度的期望值相比较,以实现位置、转速双闭环控制;通过电机驱动模块采集电机堵转电流,转化为电压信号,并通过电压比较器反馈回电机驱动模块以实现过流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通讯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运转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控制系统,并研究了控制器的CAN总线通信和智能化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是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及新型材料发展而迅速成熟起来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电机,他既具有交流电机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又具备直流电机那样良好的调速特性而无由于机械式换向器带来的问题,还具备运行状态稳定、效率高、相对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调速驱动场合。以往的无刷直流电机多由单片机附加多种接口设备构成,不仅复杂,而且速度也受到限制,难以实现从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电压环的控制,也不方便扩展。而用ARM芯片就可以替代单片机和各种接口,扩展方便,可实现速度、位置、电压和电流环的全数字化控制。CAN总线作为一种有效支持分步控制的串行通信总线,具有通信距离远、结构简单、支持多组工作方式等优点。另外CAN标准只定义了物理层及数据链线路,而对应用层未做规范,用户可根据电机控制需要灵活设计控制层协议。CAN总线采用短帧结构,每帧信息都有CRC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数据出错率极低,有很高的通信可靠性。CAN总线的通讯速率为lMbps/40m和5Kbps/10km,节点数达110个,传输介质为双胶线、同轴电缆和光纤。采用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使各设备之间具有较好的互操作性、互换性和通用性。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实现与上位机的高速通信,可实现接受控制指令,实现对多种机构在多种运行模式下的高精度控制。并将测得的速度、位置、电压、电流等数据传递给上位机。控制器具有处理霍尔信号和旋变信号的能力。实验表明该控制器设计合理,完成了与上位机的高速通信和对电机的智能控制,达到设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通讯效率高的基于CAN总线和ARM的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CAN总线和ARM的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用于对电机运转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保护模块、传感模块、CAN通讯模块及上位机;其中: 所述的电源模块有电源转换单元,电源转换单元与直流电源接口连接,用于将外界电压转换成上述各模块的对应工作电压;所述传感模块采用了增量式光电旋转编码器;所述控制模块含有ARM芯片,所述ARM芯片通过CAN通讯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上位机发出指令使ARM芯片产生PWM波控制电机的转速,改变PWM波的占空比即可实现电机无级调速;所述增量式光电旋转编码器将电机旋转的角度和速度转变为脉冲信号,反馈回ARM芯片的正交编码脉冲单元,ARM芯片 收集反馈回的脉冲信号并与给定的位置和速度的期望值相比较,以实现位置、转速双闭环控制;通过电机驱动模块采集电机堵转电流,转化为电压信号,并通过电压比较器反馈回电机驱动模块以实现过流保护;所述的保护模块由过温保护模块及过流保护模块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为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由用三个IR2101半桥电路和六个MOSFET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CAN通讯模块采用CAN总线通讯接口模式;所述的CAN总线上的CAN信号通过PCA82C250T的CAN收发器转换成ARM芯片能够识别的TTL信号,从MSCAN_TX和MSCAN_RX端输出ARM的CAN控制器部分信号连接到MSCAN_TX和MSCAN_RX 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ARM芯片采用STM32F103,所述STM32F103包括数模转换器、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异步串口通信接口、PWM控制的管理器,其PWM波形生产单元包括可编程死区控制,可输出非对称PWM波形、对称PWM波形和空间矢量SVP-VM波形;STM32F103也提供通过外围接口进行操作的输入输出端口 ;STM32F103使用了一个外围设备CAN通讯模块以支持对大量外设的可选性,外围设备CAN总线用数据总线寻址,并通过一个特殊的模块与数据总线连接,可以对所有的外围设备寄存器进行操作;在本系统中有三路斩波器的PWM信号,利用STM32F103的一个定时器Tl和三个安全比较单元来产生三路占空比可调的PWM波形,频率为20kHz。通过改变PWM波形的占空比,控制斩波输出电压,实现电动机调速控制。基于CAN总线和ARM的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采用事件管理器产生3路高精度PWM波形,分别控制U、V、W绕组的斩波电路;ARM芯片输出的有关功率管换向的数据经逻辑转换为三路换向触发信号,经驱动电路分别驱动3组M0SFET,实现对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电动机给定转速,系统启动相应的事件管理器产生一定的PWM波形输出,通过调节PWM波形的占空比,从而控制斩波电路功率管的开通与关断,进行电压调节,实现对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和转矩的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处理器采用高速的ARM数字芯片,它继承了微控制器的特点,无论在运算速度和数据的处理能力上都可以满足运动控制的高实时性要求,为完成复杂的实时运动控制算法提供了可靠的平台。2、本专利技术装置与上位机通讯部分采用CAN总线方式,CAN总线通讯具有多主机方式、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应用灵活等诸多优点,解决了传统控制器点对点数据传输方式中传输效率低、接口电路复杂等问题。3、本专利技术还设有自我保护功能,实时检测电机运行时的工作电流,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后与预设电压比对,一旦检测值高于预设电压则停止动作,实现装置的自我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控制电路结构 图2_a、2-b、2_c是电源转换不意 图3是温度报警原理流程 图4是温度报警原理流程图;图5_a是驱动控制流程 图5-b是控制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 图6是编码米集原理意 图7是CAN总线通讯原理示意 图8是滤波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构成: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保护模块、传感模块、CAN通讯模块。电源转换单元与直流电源接口连接,用于将外界电压转换成上述各部分的工作电压,ARM芯片通过CAN通讯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上位机发出指令使ARM芯片产生PWM波控制电机的转速,改变PWM波的占空比即可实现电机无级调速。增量式光电旋转编 码器将电机旋转的角度和速度转变为脉冲信号,反馈回ARM芯片的正交编码脉冲单元,ARM芯片收集反馈回的脉冲信号并与给定的位置和速度的期望值相比较,以实现位置、转速双闭环控制。通过电机驱动芯片采集电机堵转电流,转化为电压信号,并通过电压比较器反馈回电机驱动芯片以实现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基于STM32F103的ARM芯片的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电源模块、功率驱动模块、传感电路、保护电路、换向电路及通信电路等。该系统采用事件管理器产生3路高精度PWM波形,分别控制U、V、W绕组的斩波电路;ARM输出的有关功率管换向的数据经逻辑转换为三路换向触发信号,经驱动电路分别驱动3组M0SFET,实现对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电动机给定转速,系统启动相应的事件管理器产生一定的PWM波形输出,通过调节PWM波形的占空比,从而控制斩波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CAN总线和ARM的三相伺服电机,用于对电机运转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保护模块、传感模块、CAN通讯模块及上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有电源转换单元,电源转换单元与直流电源接口连接,用于将外界电压转换成上述各模块的对应工作电压;所述传感模块采用了增量式光电旋转编码器;所述控制模块含有ARM芯片,所述ARM芯片通过CAN通讯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上位机发出指令使ARM芯片产生PWM波控制电机的转速,改变PWM波的占空比即可实现电机无级调速;所述增量式光电旋转编码器将电机旋转的角度和速度转变为脉冲信号,反馈回ARM芯片的正交编码脉冲单元,ARM芯片收集反馈回的脉冲信号并与给定的位置和速度的期望值相比较,以实现位置、转速双闭环控制;通过电机驱动模块采集电机堵转电流,转化为电压信号,并通过电压比较器反馈回电机驱动模块以实现过流保护;所述的保护模块由过温保护模块及过流保护模块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CAN总线和ARM的三相伺服电机,用于对电机运转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保护模块、传感模块、CAN通讯模块及上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源模块有电源转换单元,电源转换单元与直流电源接口连接,用于将外界电压转换成上述各模块的对应工作电压;所述传感模块采用了增量式光电旋转编码器;所述控制模块含有ARM芯片,所述ARM芯片通过CAN通讯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上位机发出指令使ARM芯片产生PWM波控制电机的转速,改变PWM波的占空比即可实现电机无级调速;所述增量式光电旋转编码器将电机旋转的角度和速度转变为脉冲信号,反馈回ARM芯片的正交编码脉冲单元,ARM芯片收集反馈回的脉冲信号并与给定的位置和速度的期望值相比较,以实现位置、转速双闭环控制;通过电机驱动模块采集电机堵转电流,转化为电压信号,并通过电压比较器反馈回电机驱动模块以实现过流保护;所述的保护模块由过温保护模块及过流保护模块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总线和ARM的三相伺服电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模块为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由用三个IR2101半桥电路和六个MOSFET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总线和ARM的三相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CAN通讯模块采用CAN总线通讯接口模式;所述的CAN总线上的CAN信号通过PCA82C250T的CAN收发器转换成ARM芯片能够识别的TTL信号,从MSCAN_TX和MSCAN_RX端输出ARM的CA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雄严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欧丰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