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内孔同轴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7461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零件内孔同轴度测量装置,其包括:支架以及水平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的圆筒形定位套;水平设置的内径量表的直管穿插于定位套中并固定,内径量表侧头延伸出定位套外部;在定位套中设有径向突出于定位套外壁的第一至第四钢球;且第一钢球、第二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并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呈120°±5°分布;在定位套中还设有径向突出于定位套外壁的第五钢球,其以弹簧支撑,弹簧以定位套的内壁为弹簧座;第五钢球与其它四个钢球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上,第五钢球与其它四个钢球处于相对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测量深孔工件两内表面的同轴度,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evice for measuring coaxiality of inner hole of mechanical pa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axiality measuring device, a mechanical parts comprising a bracket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on the bracket of the cylindrical positioning sleeve; level set diameter scale of straight pipe and is fixed on the positioning sleeve with diameter scale, extending from the external side head positioning sleeve in the positioning sleeve; a radial projecting from the wall of the positioning sleeve of the first to the fourth ball; and the first ball, second ball in the same section of the positioning sleeve, and a positioning sleeve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is 120 degrees - 5 degrees distribution; in the positioning sleev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radially projecting from the outer wall of the positioning sleeve fifth ball, the spring support. Spring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positioning sleeve is equal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pring seat; fifth ball and other four balls, and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positioning sleeve, fifth ball and four other ball in the surface of this. The utility model can measure the coaxiality of the two inner surfaces of the deep hole workpiece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 and practic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零件内孔同轴度测量装置。技术背景:在机械零件中,位置误差测量是个难点,特别是某些零件的特殊要求用通用测量仪器无法检测,如图2所示,零件内孔内径不同,外端孔内径大于内端孔内径,以外端孔为基准,内端孔相对于外端孔有同轴度要求,无法用通用仪器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内孔同轴度测量装置,满足检测要求。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机械零件内孔同轴度测量装置,其包括:支架以及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圆筒形定位套;水平设置的内径量表,所述内径量表的直管穿插于所述定位套中并固定,所述直管的端部具有延伸出所述定位套外部的侧头;所述定位套中设有径向突出于定位套外壁的第一钢球、第二钢球、第三钢球以及第四钢球;所述第一钢球、第二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并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呈120° ±5°分布;所述第三钢球、第三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并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呈120° ±5°分布;所述定位套中还设有径向突出于定位套外壁的第五钢球,所述第五钢球以弹簧支撑,所述弹簧以定位套的内壁为弹簧座;所述第五钢球与其它四个钢球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上,第五钢球与其它四个钢球处于相对面上。本技术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定位套上分别径向设有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所述定位套以所述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与所述直管固定连接。本技术的结构特点还在于:所述第一螺钉与第一钢球、第二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所述第二螺钉与第三钢球、第四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中,定位套上的钢球突出定位套外壁0.5mm,用于定位待测零件内孔,内径量表活动测头能接触到测量工件的内表面,可以测量深孔工件两内表面的同轴度,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待测工件内孔同轴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架,2内径量表,3定位套,41第一钢球,42第二钢球,43第三钢球,44第四钢球,5侧头,61第一螺钉,62第二螺钉,7弹簧,8第五钢球,9直管,10零件。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结合图1-5,本实施例的机械零件内孔同轴度测量装置,其包括:支架I以及水平固定连接在支架I上的圆筒形定位套3。内径量表2水平设置,并且内径量表的直管9穿插于定位套3中并固定,直管9的端部具有延伸出定位套外部的侧头5,侧头5朝上设直。在定位套3中设有径向突出于定位套外壁的第一钢球41、第二钢球42、第三钢球43以及第四钢球44;第一钢球、第二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并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呈120° ±5°分布;第三钢球、第三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并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呈120° ±5°分布;在定位套3中还设有径向突出于定位套外壁的第五钢球8,第五钢球8以弹簧7支撑,弹簧7以定位套的内壁为弹簧座;第五钢球与其它四个钢球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上,第五钢球与其它四个钢球处于相对面上。具体设置中,在定位套3上分别径向设有第一螺钉61及第二螺钉62,定位套以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与所述直管9固定连接。并且第一螺钉61与第一钢球、第二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第二螺钉62与第三钢球、第四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参见图5,使用时,将零件10内孔装在定位套上,定位套上第一至第四四个钢球接触零件基准内孔表面,零件左端面定位在定位套端面,定位套第五钢球8在弹簧7作用下,紧紧接触下表面,并使上部四个钢球定位内基准表面,内径量表活动测头5接触待测表面。用手按图示转动零件,待测表面相对基准表面的同轴度误差通过测头5反应在内径量表的指示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械零件内孔同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以及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圆筒形定位套(3);水平设置的内径量表(2),所述内径量表的直管(9)穿插于所述定位套中并固定,所述直管(9)的端部具有延伸出所述定位套外部的侧头(5);所述定位套(3)中设有径向突出于定位套外壁的第一钢球(41)、第二钢球(42)、第三钢球(43)以及第四钢球(44);所述第一钢球、第二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并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呈120°±5°分布;所述第三钢球、第三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并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呈120°±5°分布;所述定位套(3)中还设有径向突出于定位套外壁的第五钢球(8),所述第五钢球(8)以弹簧(7)支撑,所述弹簧(7)以定位套的内壁为弹簧座;所述第五钢球与其它四个钢球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上,第五钢球与其它四个钢球处于相对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零件内孔同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I)以及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圆筒形定位套(3); 水平设置的内径量表(2),所述内径量表的直管(9)穿插于所述定位套中并固定,所述直管(9)的端部具有延伸出所述定位套外部的侧头(5); 所述定位套(3)中设有径向突出于定位套外壁的第一钢球(41)、第二钢球(42)、第三钢球(43)以及第四钢球(44);所述第一钢球、第二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并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呈120° ±5°分布;所述第三钢球、第三钢球处于定位套的同一截面上,并在定位套的圆周方向呈120° ±5°分布; 所述定位套(3)中还设有径向突出于定位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飞沈善林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