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万传专利>正文

具有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737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其是在具有内环棘齿的扳杆上装设一可卡掣传动的棘轮头,该棘轮头上开设有两切槽,以供分别装设两具有棘齿的卡掣块,另一具有转轴的转动盘是装设于棘轮头内,并可以转轴选择勾拉其中一卡掣块内缩,而以转动盘控制选择切换施力操作的方向,且该切换的方向是相反于转动盘可带动棘轮头快速转动的方向,使得在切换时,棘轮头受到卡掣力而不会随同转动;据此,转动盘不仅可与扳杆作相同施力操作方向的快速操作,且反向转动转动盘时,可易于作施力操作方向的选择切换,进而达到便于使用的效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其是利用转动盘选择勾拉卡掣块内缩,以使卡掣块抵顶带动棘轮头作快速的转动,且于反向转动转动盘时,可作施力操作方向的选择切换,以便使用者操作使用的具有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习式一的具有转动盘的棘轮工具,其是在板杆10一端开设承座101,以供装设一棘轮头11,该棘轮头11一端为作动柱111,相对的另端则成型一转动盘112,作动柱111与转动盘112间则环设棘齿113,另承座101一侧开设有一切槽102,以供装设一具有棘齿的卡掣块12,该卡掣块12并可由一抵顶块13及一切换开关14控制切换,以选择板杆10的施力操作方向。请参阅图2,以旋松对象来说,当板杆10施力旋松对象后,为了使对象快速松脱,使用者可接着直接转动转动盘112,由转动盘112带动作动柱111转动,而不需正、反向交替操作板杆10,使得对象可快速松脱,此即转动盘112设置的作用;然而该种型态的棘轮工具,因其控向的机构是设于棘轮头11的侧方,将使得整个工具的体积较大,使用上亦显得较为笨重。为了改善此一情形,遂有业者将控向的机构设于棘轮头上,以减少工具的体积;请参阅图3,其示出了另一种习式,即习式二的具有转动盘的棘轮工具,其是在板杆20一端开设具有内环棘齿202的承座201,以供装设一棘轮头21,该棘轮头21一端为作动柱211,相对的另端则成型一转动盘212,作动柱211与转动盘212间则开设有一切槽213,于该切槽213内以一枢轴25枢设一具有棘齿的卡掣块22,该卡掣块22并可由一抵顶块23及一切换转杆24控制切换,以选择板杆20的施力操作方向。请参阅第4图,当板杆20逆时针施力旋松对象时,由于卡掣块22右侧棘齿222受到抵顶块23的弹性抵顶,而凸出与内环棘齿202卡掣,左侧棘齿221则抵顶于切槽213壁面,因此板杆20逆时针转动时,可利用卡掣块22的左侧棘齿221抵顶于切槽213壁面,而无内缩的空间,进而带动棘轮头21逆时针转动。请参阅图5,当松脱后直接改采逆时针转动转动盘212时,由于板杆20为固定不动状态,因此逆时针转动转动盘212时,卡掣块22的右侧棘齿222会受到内环棘齿202的推压而内缩,转动盘212便可逆时针转动,使用者便可直接相同的以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盘212,而使对象可快速松脱;请参阅图6,当要作施力操作方向的切换时,切换转杆24是需作逆时针的转动,以使卡掣块22的左侧棘齿221凸出与内环棘齿202卡掣,而此切换转杆24逆时针方向的切换转动,却又相同于棘轮头可逆时针转动的方向,在切换转杆24转动须以较大的力量以克服抵顶块23的弹力下,逆时针转动切换转杆24将反而会带动棘轮头随同转动,而无法作方向的切换,因此切换转杆24欲作逆时针转动切换时,必须以另一手握住转动盘212或下方的作动柱,以固定住棘轮头21防止随同转动,切换转杆24才能与棘轮头作相同转动方向的切换,因此该种型态的棘轮工具虽然可改善工具的体积问题,但却又产生不易操作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其是通过在具有内环棘齿的板杆上装设一可卡掣传动的棘轮头,该棘轮头上开设有两切槽,以供分别装设两具有棘齿的卡掣块,另一具有转轴的转动盘是装设于棘轮头内,并可以转轴选择勾拉其中一卡掣块内缩,而使另一卡掣块外伸与板杆的内环棘齿啮合,并抵顶于棘轮头一侧的切槽壁;据此,当扳动板杆时,可利用板杆的内环棘齿啮合推抵外伸的卡掣块,而使卡掣块推顶切槽壁,进而带动棘轮头转动,以施力操作工具,且当转换直接由转动盘转动时,可由转动盘的转轴推抵内缩的卡掣块,而使卡掣块推顶带动棘轮头转动,以快速操作工具,而可由转动盘提供快速的操作模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所提供一种具有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其中在具有内环棘齿的板杆上装设一可卡掣传动的棘轮头,该棘轮头上开设有两切槽,以供分别装设两具有棘齿的卡掣块,另一具有转轴的转动盘是装设于棘轮头内,并可以转轴选择勾拉其中一卡掣块内缩,而使另一卡掣块外伸与板杆的内环棘齿啮合,并抵顶于棘轮头一侧的切槽壁;据此,当反向转动转动盘时,棘轮头因外伸的卡掣块受到板杆内环棘齿的反向推抵,使得卡掣块推顶切槽壁,而令棘轮头无法随同转动,转动盘即可变换勾拉外伸的卡掣块内缩,而原内缩的卡掣块则改变成外伸状态,以切换成另一施力操作方向的使用,进而可由转动盘提供便利切换的操作模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形式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其包括有板杆其端部开设具有内环棘齿的承座;棘轮头其是装设于板杆的承座内,该棘轮头下端为一作动柱,本体上开设有两直向的切槽以及一直向的大径轴孔,且使大径轴孔与两切槽相通;转动盘盘体下端是凸设有一转轴,该转轴并套置于棘轮头的大径轴孔内,转轴一侧并成型有成型有两勾块;二卡掣块是分别装设于棘轮头的两切槽内,其外环面设有棘齿以与板杆的内环棘齿啮合卡掣,二卡掣块的侧边并凸设有抵块,以与转动盘转轴的勾块对应抵顶,而可由转动盘控制伸出或收缩。为能对本技术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兹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习式一棘轮工具的零件分解图;图2习式一棘轮工具的使用示意图;图3习式二棘轮工具的零件分解图;图4习式二棘轮工具由板杆操作使用的示意图;图5习式二棘轮工具由转动盘操作使用的示意图;图6习式二棘轮工具作施力操作方向切换的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零件分解图;图8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9本技术由板杆作施力操作使用的示意图; 图10本技术板杆作反向复位的的示意图;图11本技术由转动盘操作使用的示意图;图12本技术转动盘无法带动棘轮头反向转动的示意图;图13本技术转动盘作施力操作方向切换的示意图;图14本技术施力操作方向切换后的使用示意图。组件编号习式部份10板杆;101承座;102切槽;11棘轮头;111作动柱;112转动盘;113棘齿;12卡掣块;13抵顶块;14切换开关;20板杆;201承座;202内环棘齿;21棘轮头;211作动柱;212转动盘;213切槽;22卡掣块;221左侧棘齿;222右侧棘齿;23抵顶块;24切换转杆;25枢轴。本技术部份30板杆;301承座;302内环棘齿;31棘轮头;311作动柱;312切槽;313切槽;314大径轴孔;315抵顶壁;316抵顶壁;317小径轴孔;318顶珠;319置入孔;32转动盘;321转轴;322勾块;323勾块;324顶掣槽;325顶掣槽;326通孔;33压杆;331弧槽;34卡掣块;341棘齿;342抵块;35卡掣块;351棘齿;352抵块;36弹簧;37抵顶块;38弹簧;3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8和9,本技术的棘轮装置其主要是在板杆30的一端开设具有内环棘齿302的承座301,以供装设一可卡掣传动的棘轮头31,该棘轮头31下端为一作动柱311,本体上则开设有两直向的切槽312、313以及一直向的大径轴孔314,且使大径轴孔314与切槽312、313相通,切槽312、313并分别在一侧形成抵顶壁315、316,大径轴孔314再于作动柱311位置,连通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板杆:其端部开设具有内环棘齿的承座;棘轮头:其是装设于板杆的承座内,该棘轮头下端为一作动柱,本体上开设有两直向的切槽以及一直向的大径轴孔,且使大径轴孔与两切槽相通;转 动盘:盘体下端是凸设有一转轴,该转轴并套置于棘轮头的大径轴孔内,转轴一侧并成型有成型有两勾块;二卡掣块:其是分别装设于棘轮头的两切槽内,其外环面设有棘齿以与板杆的内环棘齿啮合卡掣,二卡掣块的侧边并凸设有抵块,以与转动盘转轴的勾块对应 抵顶,而可由转动盘控制伸出或收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传曾恺中
申请(专利权)人:李万传腾达工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