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万传专利>正文

可转换手动或电动操作模式的棘轮扳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51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转换手动或电动操作模式的棘轮扳手工具,其是于具有内环棘齿的板杆上装设一可卡掣传动的棘轮头,所述棘轮头上开设有两切槽,以供分别装设两具有棘齿且开设有弧槽的卡掣块,另一于盘面下方具有环齿及凸设有转轴、勾销的转动盘,是以转轴套设于棘轮头内,并分别以勾销穿置于两卡掣块的弧槽,而可以勾销勾拉卡掣块内缩,一穿设于板杆内且端部具有啮齿的第二传动杆,是以啮齿与转动盘的环齿啮合,另一穿设于板杆内且端部具有离合机构的第一传动杆,是以离合机构连结传动第二传动杆,另一端部则凸伸出板杆;藉此,使用者可于板杆的第一传动杆后端连结装设具有马达的电动握柄,或于板杆的第一传动杆后端连结装设手动握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供使用者选择以电动或手动操作的方式驱动棘轮头进 行拆装作业,进而达到易于变换操作的可转换手动或电动操作模式的棘轮扳手工 具。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图2、图3,其是为本专利技术人先前提出的台湾申请第95140625 号「具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三)」专利案(US.PAT.APPLNO.il/606.319),所 述棘轮装置主要是于板杆10的头端开设具有内环棘齿102的承座101,以供装设 一可卡掣传动的棘轮头11,所述棘轮头11下端为一作动柱111,本体上则开设有 两横向的切槽12、 113以及一直向的大径轴孔114,切槽112、 113并分别在一 侧形成抵顶壁115、 116,大径轴孔114再于作动柱111位置,连通开设一小径轴 孔117,小径轴孔117侧方并装设一顶珠118,另大径轴孔114的侧壁开设一置入 孔119,以供装设一弹簧16及抵顶块17,两具有棘齿141、 151的卡掣块14、 15 是分别装设于棘轮头11的切槽112、 113内,并以弹簧18、 19的弹性抵顶,而可 于切槽112、 113内伸縮,两卡掣块14、 15并分别于本体上开设弧槽142、 152, 一转动盘12下方是凸设有转轴121,所述转轴121并套置于大径轴孔114内,转 轴121的一侧成型有两个顶掣槽124、 125,以对应卡顶于棘轮头11内的抵顶块 17,另转轴121的周侧对应两卡掣块弧槽142、 152的位置分别凸设有两勾销122、 123,使得两勾销122、 123可分别套设于两卡掣块14、 15的弧槽142、 152内, 进而可由转动盘12上的两勾销122、 123控制两卡掣块14、 15于切槽112、 113 内伸出或收縮滑移作动,并于伸出时,个别顶推抵顶壁115、 116,以由卡掣块14、 15连动至棘轮头11。请参阅图3,以欲旋松物件为例,转动盘12的勾销123是将卡掣块15压抵 内縮,而卡掣块14因不受勾销122的压抵,而通过弹簧18的弹力呈外伸的状态, 因此当板杆10逆时针扳动时,其内环棘齿102将会逆时针啮合卡掣块14的棘齿141,且卡掣块14又因抵顶于切槽112的抵顶壁115,而可带动棘轮头ll同步作 逆时针转动,以施力操作进行旋松对象。请参阅图4,当板杆10反向顺时针扳动 时,其内环棘齿102将会顺时针顶压卡掣块14的棘齿141,使得卡掣块14可压 縮弹簧18而内縮,板杆10的内环棘齿102即可跨越卡掣块14的棘齿141,而可 反向复位,以便继续进行下一循环逆时针旋松对象。请参阅图5,当旋松对象至松开时,为了使对象快速松脱,用户可接着改采 转动转动盘12的方式,由转动盘12相同作逆时针的转动,转动盘12逆时针转动 时,其勾销123将因压抵卡掣块15内縮,因此在转动盘12转动时,通过卡掣块 15顶推棘轮头11,而可由转动盘12带动棘轮头11同步作逆时针转动,此时,卡 掣块14的棘齿141将因板杆10的内环棘齿102的压抵而内縮,并逐齿跨越板杆 10的内环棘齿:l02,以快速转动进行旋松对象。然而,所述具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虽然可利用板杆10扳动操作拆装对象, 或以转动转动盘12的方式快速拆装对象,其是皆以手动操作模式进行操作,而无 法搭配电动操作模式,因此在使用效益上仍显不足。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 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究研创出一种可适用于 电动及手动双操作模式的棘轮扳手工具,此即为本技术的设计宗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转换手动或电动操作模式的棘轮扳手工 具,其是于具有内环棘齿的板杆上装设一可卡掣传动的棘轮头,所述棘轮头上开设有两切槽,以供分别装设两具有棘齿且开设有弧槽的卡掣块,另一于盘面下方 具有环齿及凸设有转轴、勾销的转动盘,是以转轴套设于棘轮头内,并分别以勾 销穿置于两卡掣块的弧槽,而可以勾销勾拉卡掣块内縮, 一穿设于板杆内且端部 具有啮齿的第二传动杆,是以啮齿与转动盘的环齿啮合,另一穿设于板杆内且端 部具有离合机构的第一传动杆,其一端是以离合机构连结传动第二传动杆,另一 端则凸伸出板杆, 一装设有马达的电动握柄,是连结装设于板杆的第一传动杆后 端,并使输出转轴连结于第一传动杆,而于马达作动时,可经由第一、二传动杆 及转动盘的传动,以带动棘轮头转动,进而提供电动的操作模式进行拆装作业。 本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转换手动或电动操作模式的棘轮扳手工具,其是于具有内环棘齿的板杆上装设一可卡掣传动的棘轮头,所述棘轮头上开 设有两切槽,以供分别装设两具有棘齿且开设有弧槽的卡掣块,另一于盘面下方 具有环齿及凸设有转轴、勾销的转动盘,是以转轴套设于棘轮头内,并分别以勾 销穿置于两卡掣块的弧槽,而可以勾销勾拉卡掣块内縮, 一穿设于板杆内且端部 具有啮齿的第二传动杆,是以啮齿与转动盘的环齿啮合,另一穿设于板杆内且端 部具有离合机构的第一传动杆,其一端是以离合机构连结传动第二传动杆,另一 端则凸伸出板杆, 一手动握柄是连结装设于板杆的第一传动杆后端,而于手动握 柄作动时,可经由第一、二传动杆及转动盘的传动,以带动棘轮头转动,进而提 供手动的操作模式进行拆装作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转换手动或电动操作模式的棘轮 扳手工具,其包括有-板杆其是于头端开设有具有内环棘齿的承座,以及开设有与承座相通的穿槽;棘轮头是装设于板杆的承座内,所述棘轮头下端为作动柱,本体上开设有 两横向的切槽以及一直向的大径轴孔;二卡掣块是分别装设于棘轮头的两切槽内,并以弹簧弹性抵顶,其外环面 设有棘齿,与板杆的内环棘齿啮合卡掣,并于本体上设有弧槽;转动盘是装设于板杆的承座,其下端凸设有一转轴以套置于棘轮头的大径 轴孔内,转轴周侧并成型有对应二卡掣块弧槽的两勾销,并使所述两勾销分别套 设于二卡掣块的弧槽内,另转动盘于盘面下方设有环齿;传动杆是穿设定位于板杆的穿槽,其一端部是具有与转动盘环齿啮合的啮 齿,另一端部则凸伸于板杆的穿槽。本技术具有的优点使用者可于板杆的第一传动杆后端连结装设具有马 达的电动握柄,而以电动操作的方式传输驱动棘轮头作动,或于板杆的第一传动 杆后端连结装设手动握柄,而以手动操作的方式驱动棘轮头作动,进而提供多种 操作型态,达到易于变换操作以进行拆装作业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台湾申请第95140625号专利案的零件分解图; 图2为台湾申请第95140625号专利案的组合外观图; 图3为台湾申请第95140625号专利案板杆作施力操作使用的示意图;图4为台湾申请第95140625号专利案板杆作反向复位的示意图;图5为台湾申请第95140625号专利案转动盘操作使用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零件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8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方向的组合剖面图;图IO为本技术于电动操作模式时的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于电动操作模式时的组合剖面图;图12为本技术于手动操作模式一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于手动操作模式一的剖面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于手动操作模式二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于手动操作模式三的分解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换手动或电动操作模式的棘轮扳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板杆:其是于头端开设有具有内环棘齿的承座,以及开设有与承座相通的穿槽;棘轮头:是装设于板杆的承座内,所述棘轮头下端为作动柱,本体上开设有两横向的切槽以及一直向的大径轴孔;二卡掣块:是分别装设于棘轮头的两切槽内,并以弹簧弹性抵顶,其外环面设有棘齿,与板杆的内环棘齿啮合卡掣,并于本体上设有弧槽;转动盘:是装设于板杆的承座,其下端凸设有一转轴以套置于棘轮头的大径轴孔内,转轴周侧并成型有对应二卡掣块弧槽的两勾销,并使所述两勾销分别套设于二卡掣块的弧槽内,另转动盘于盘面下方设有环齿;传动杆:是穿设定位于板杆的穿槽,其一端部是具有与转动盘环齿啮合的啮齿,另一端部则凸伸于板杆的穿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传林束隨
申请(专利权)人:李万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