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2218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1:30
提供一种小径钻头,使孔的位置精度提高,抑制由于磨损的产生而导致的修磨部的面积缩小,抗破损及折损能力强,再磨削容易,能够一定地维持再磨削后的切削性能。具有凹部(6),从顶端面(3)朝向后端侧延伸而令小径钻头的至少顶端区域中的钻心(9)的厚度变薄地形成,切削刃(4)包含:第一切削刃部(4a),形成于前刀面和顶端面(3)的交叉部,所述前刀面形成于至少一条槽(2)而具有正的前角;第二切削刃部(4b),形成于前刀面和顶端面(3)的交叉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前刀面形成于凹部(6)而具有正的前角,第二切削刃部(4b)与第一切削刃部(4a)连接,并且与横刃(5)交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径为3.175mm(1/8英寸)以下的小径钻头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小径钻头中,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钻头。即,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为一种小径钻头,具备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线对称地配置的两条槽,在顶端具备切削刃及横刃,直径为φ3.175mm以下,其中,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线对称地形成有修磨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64228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小径钻头的目的在于,特别地在安装有集成电路、各种电子部件的印刷电路板上开孔时提高被加工的孔的位置精度(之后,称为孔位置精度)。但是,专利文献1的小径钻头的由修磨部的加工而形成的切削刃为,前角为负角度,所以锋利度不足而对被切削材的切入时的冲击容易变大。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小径钻头中,不能说孔位置精度的改善是充分的。此外,由于切削力集中于借助修磨部的加工而形成的切削刃,所以专利文献1的小径钻头存在容易产生自修磨部周边的破损、由较大切削力的产生而导致的折损的问题。进而,由于若产生磨损则修磨部变浅并且面积变小,所以专利文献1的小径钻头失去基于修磨部的孔位置精度的改善效果。此外由于借助修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1.26 JP 2010-2630921.一种小径钻头,具备:至少一条的槽(2),从顶端面(3)朝向后端侧;切削刃(4)以及横刃(5),形成于该顶端面(3),具有3.175mm以下的直径(D),其特征在于,
具有凹部(6),从上述顶端面(3)向后端侧延伸,以令上述小径钻头的至少顶端区域中的钻心(9)的厚度变薄的方式形成,
上述切削刃(4)包含:第一切削刃部(4a),形成于前刀面和上述顶端面(3)的交叉部,所述前刀面形成于至少一条的上述槽(2)且具有正的前角;第二切削刃部(4b),形成于修磨面和上述顶端面(3)的交叉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修磨面形成于上述凹部(6)且具有正的前角,
上述第二切削刃部(4b)与上述第一切削刃部(4a)连接,并且与上述横刃(5)交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径钻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2)包含关于上述小径钻头的旋转轴线(O)线对称地配置的多条的槽(2),
与上述多条的槽(2)分别对应地形成上述凹部(6),
从上述小径钻头的顶端侧观察,该槽(2)为两条时,求出与两个的上述凹部(6)的修磨面和上述顶端面(3)的交线相接的圆(CL),该槽(2)为三条以上时,求出与三个的上述凹部(6)的修磨面和上述顶端面(3)的交线相接的圆(CL),此时,上述圆的直径(A)相对于该小径钻头的工具径(D)的比例(A/D)设定为15%以上、且35%以下的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径钻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2)包含关于小径钻头的旋转轴线(O)线对称地配置的两条或者四条的槽(2),
从上述小径钻头的顶端侧观察,上述横刃(5)的长度(C)相对于该小径钻头的工具径(D)的比例(C/D)设定为40%以上、且70%以下的范围。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香月崇大峰惠池上英儿堀川进一西登志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钨钛合金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