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粉体材料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806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2:41
一种无机粉体材料合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方法中的工艺条件苛刻、工艺步骤繁杂、混合与包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技术方案:本装置包括原辅料供应系统、反应系统、收集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原辅料供应系统将原料送入反应系统,原料反应后的产品进入收集系统、尾气进入尾气处理系统;原辅料供应系统包括气体原料供应装置、液体原料供应装置和固体原料供应装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反应系统包括烧结炉和设置在烧结炉内的至少一根的反应管;尾气处理系统为以下两种结构的中任一一种:一处理系统为集成式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主箱、储液罐、冷凝器、雾化片和隔板;二处理系统为单元串联式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汽雾处理单元、除雾单元、冷凝器和储液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机粉体材料合成装置,涉及荧光粉体、陶瓷粉体的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无机粉体材料包括荧光粉体、陶瓷粉体等,广泛应用于显示屏、照明光源、陶瓷制品等的制造。在实际使用中,基于工艺性能或使用性能的要求,往往要求具有光滑表面、近球形或球形的微观颗粒特征,有些情况下还需要获得多组分均匀混合的混合型粉体,或需要获得颗粒表面包膜的包覆型粉体材料。合成无机粉体材料的方法有固相合成法、化学沉淀法、燃烧合成法、微波合成法、水热合成、溶胶-凝胶法等。固相合成法能实现规模生产,但由于采用固相原料粉末混合灼烧的工艺方法,化学组成的均匀性较难控制;一次颗粒的团聚现象严重,需要经过球磨处理,从而造成较差的颗粒形貌,并会引入杂质。化学沉淀法具有灼烧温度较低、化学组成均匀的特点,但常存在沉淀不完全、也需球磨处理等问题。燃烧合成法得到的产品颗粒形态不规则、尺寸分布广 、反应过程较难控制。微波合成法、水热合成、溶胶-凝胶法具有反应组分均匀、精确、合成温度低等优点,但由于制备过程复杂、间断操作,不易实现连续化制备过程。现有的混合型及包覆型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先制备各种单组分粉体,然后再采用干法或湿法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机粉体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辅料供应系统、反应系统、收集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原辅料供应系统将原料送入反应系统,原料反应后的产品进入收集系统、尾气进入尾气处理系统;其中,原辅料供应系统包括气体原料供应装置、液体原料供应装置和固体原料供应装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反应系统包括烧结炉(400)和设置在烧结炉(400)内的至少一根的反应管(500);尾气处理系统为以下两种结构的中任一一种:结构一:尾气处理系统为集成式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主箱(701)、储液罐(702)、冷凝器(703)、雾化片(706)和隔板(711),主箱(701)为密闭腔体,其腔体分为雾室(704)与除雾室(705);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粉体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辅料供应系统、反应系统、收集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原辅料供应系统将原料送入反应系统,原料反应后的产品进入收集系统、尾气进入尾气处理系统; 其中,原辅料供应系统包括气体原料供应装置、液体原料供应装置和固体原料供应装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反应系统包括烧结炉(400)和设置在烧结炉(400)内的至少一根的反应管(500); 尾气处理系统为以下两种结构的中任种: 结构一:尾气处理系统为集成式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主箱(701)、储液罐(702)、冷凝器(703)、雾化片(706)和隔板(711),主箱(701)为密闭腔体,其腔体分为雾室(704)与除雾室(705);雾化片(706)装在雾室(704)的底板上;隔板(711)装在雾室(704)内且将雾室(704)分隔成至少一个的小室,所述各个小室内的液体及气体能够互相导通;储液罐(702)与冷凝器(703)均通过管路与主箱(701)相连; 结构二:尾气处理系统为单元串联式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汽雾处理单元、除雾单元、冷凝器(703)和储液罐(702);汽雾处理单元(720)包括至少一个雾化室(728)和安装在各雾化室(728 )底板上的雾化片(706 );所述雾化室(728 )上设置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 ;每相邻两个雾化室(728)之间的前雾化室(728)上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后雾化室(728)上的进气口,前雾化室(728)上的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后雾化室(728)上的进液口 ;除雾单元包括除雾箱(729)和隔板(711);隔板(711)装在除雾箱(729)内且将除雾箱(729)分隔成至少一个的小室;除雾箱(729)顶部设有与冷凝器相连的出气口 ;除雾箱(729)的下部设有除雾箱进气口和除雾箱进液口 ;所述除雾箱进气口与前述串联设置的最后一个雾化室(728)的出气口相连 ,除雾箱进液口与前述串联设置的最后一个雾化室(728)的出液口相连;除雾箱(729)的上部设有与冷凝器(703)相连的出口 ;储液罐(702)通过管路装在除雾箱(7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宪忠曾明敏郭萍张彦娜赵春宝赵玮周志近孙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